四万路侧车位实现电子收费

13.07.2017  10:34

  去年12月底北京启动路侧停车电子收费试点,今年的目标是完成3916个路侧车位电子收费,目前已完成近八成。2019年,城六区和通州近四万个路侧车位将全部实现电子收费。市交通委停车管理处处长穆屹昨日接受本报专访时表示,差别化停车收费政策将借鉴国内外经验,向更加精细化调整,收费分区将细化。

  夜间有望分时按次收费

  电子收费正规透明,管理效率也大大提高,但“没商量”的固定价格也成了车主停车入位的一道门槛。有市民抱怨道,“小区外路侧停车,一天四五十元真是停不起。

  穆屹告诉记者,本市差别化停车收费政策已经六年没有调整过了,市交通委正配合市发改委研究出台新一轮政策,差别化停车收费标准会更精细化。

  举例来说,目前本市路侧停车的夜间价格为两小时一元,但执行夜间价格的时段为21时至7时,对于许多居民来说,不能等到那么晚才回家。未来细分定价区间后,下班后至21时这段时间将设置“过渡价”,没有夜间价格那么低,但低于白天收费标准。

  同时,夜间路侧停车的计费方式也有望调整为按次计价。而对于休息日和限行日,也将研究制定更人性化的停车收费标准。为了引导鼓励停车电子缴费,减少现金交易,相关部门正在研究,像乘客使用公交一卡通享受优惠一样,为电子支付停车费的用户提供优惠于现金缴费的定价。

  差别化收费分区将细化

  不久前出台的《北京市路侧停车管理改革方案》明确提出,通过研究完善差别化停车收费政策,引导市民降低机动车使用强度。

  目前,根据2011年实施的《北京市非居住区停车价格调整方案》,本市停车收费标准划分为三档,一类地区大致为三环路(含)以内,二类地区大致为三环路至五环路(含),三类地区为五环路以外地区,收费标准依次递减。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关于细化停车收费分区的呼声越来越高。

  穆屹介绍,市交通委正在协助市发改委研究制定调价方案,或将拉开价格分区的梯次,比如将现在的三类区域扩展为更多个分区,为居住区、商业区、政务区、综合区等不同区域分类定价。

  车位统筹平台年内建成

  事实上,除了路侧停车,还有许多其他类型、价格更低的停车资源可供市民选择,但供司机查找车位信息的途径还不完善。未来,这样的寻位需求可通过一个全市统一平台得到满足。

  穆屹介绍,本市今年将建设统一的停车资源统筹管理系统,随后会将各种类型的停车资源、车位动态变化等信息接入平台,再通过导航等软件反馈给车主,为车主提供更多选择。

  借力“电子眼”捕捉车辆信息

  在个别采用地磁技术的电子收费点,一些车辆乱停、斜停现象时有发生,也暴露了这种技术的弊端——不能捕捉车辆本身信息,需要管理员拍照取证。同时,地磁设备较易受到信号干扰。穆屹介绍,今后电子收费技术手段将以自动化程度更高、准确性更高的矮桩视频和高点视频监控为主,以地磁技术作为补充。同时通过加固手段,为视频桩搭建“保护伞”,避免人为破坏。这种高点视频监控新技术正在通州试点,通过“电子眼”监控较大范围车位车辆进出,并通过拍摄号牌计费。此外,还有基于RFID技术的电子车牌管理手段,可以实现停车缴费“一卡通”。

  停车管理收支制度也将改革,各区政府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每个区通过招标选取一至两家优质停车企业进行全面管理,实现收支两条线,即停车费用通过平台实时结算,直接纳入区财政,再由政府根据企业管理成本,核算支付其合理利润,从而实现人钱分离。(来源:北京日报    记者:孙宏阳) 【编辑:刘文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