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死你”方被停用 小广告卷土重来
实习生 曹晓晨 本报记者 耿诺
刚进行完外墙粉刷、外保温加固的小区,公共走廊的窗户就被小广告贴成了花瓜,沿着北三环路一看,安华桥西南角几栋刚改完的小区,外立面玻璃又起了“牛皮癣”。
“这小广告啊,年年治,年年治不了。”看着公共走廊中成片的小广告,居民陈大妈叹了一口气。老旧小区改造后物业跟不上,街道治理小广告缺人缺钱,“呼死你”停用……在诸多缝隙中,小广告又有了生存空间。
小区翻新后再染“牛皮癣”
大兴区林校路路西的一个老旧小区,这次也通过老旧小区改造脱胎换骨了。换管道、刷白墙、贴外保温,几个月折腾下来,老楼看着跟新的一样,里里外外地舒坦。
可还没舒坦几个月,楼道里就再次出现了小广告。开始是零零星星的一两张,随后就“传染”了。
“这帮贴小广告的人,都跟串着的一样。一个来了,后头紧跟着就没完没了。”每天一回家,住在2单元101室的刘大妈就得先撕掉几张小广告。这些小广告,开始贴在楼道外的新防盗门上,后来就贴进了楼道,再往后,就直接贴到每家每户的大门上。
“原来不是有个‘呼死你’的招儿能治他们吗?怎么就治不住了?”刘大妈很是无奈,虽然小区的老邻居们想阻止贴小广告的人,但老胳膊老腿,“谁跑得过那帮小伙子啊?”
没了“呼死你”居委会直犯难
刘大妈说的“呼死你”,是10多年前本市曾经启用的一套非法小广告警示系统。其原理是向小广告上刊登的呼机号和手机号发送信息,敦促其改正违法行为并接受处理,直至机主关机或停机。
“当时这法子还挺管用的。”朝阳区望京南湖东园居委会一位相关负责人回忆。公开报道显示,2006年,北京启动《北京市市容环境卫生条例》,这个条例实施仅39天,对非法小广告暂停电话号码的数量就达到了4455个,平均每天都有114个违法小广告因为失去客源而被迫停止散发和张贴。
但到了2010年,“呼死你”被停用,居委会只能随时到小区里转,看见有人贴,就口头劝告,遭白眼、被骂,都成了常事儿。
一位在居委会工作的大爷告诉记者,在望京地区贴小广告的,大多是刚进京打工的年轻人,没正经工作,没钱,就靠着发小广告、贴小广告挣“第一桶金”。他们三五成群,手脚麻利,见着人就跑,要想从张贴人这个角度治住小广告,还真难。
这位大爷说,后来在向通信公司输入小广告号码要求停机时,通信公司会要求出示该号码确为小广告号码的证据,但要向小广告的主人确认手机号和违法行为,也不容易。
“我们还在坚持上报小广告号码,但不知道最终这些号码会怎么处理。”一位工作人员说,原来他们一个星期上报上千个小广告号码,现在一周也就报40来个。
小区封闭管理或成唯一希望
几年前,朝阳区望京街道办事处请街道中的退休党员组成了一支清理小广告的队伍,但收效甚微。
“贴容易,撕下来费劲;清除一张小广告花的钱,比贴一张贵上两到三倍。”参与清理的一位大爷说,现在有些小区只好号召居民凑钱买涂料,自己重新粉刷楼层。
海淀区八里庄街道办相关负责人也透露,在这次老旧小区改造之前,集中清过一次小广告,一天下来用了10罐高压气,清出来的小广告层层叠叠,摞成了一堆。他认为,只有将小区封闭管理起来,才能不再使用“铲小广告”这种笨办法。
记者在望京、安定门等多个地区对比后发现,启用了门禁、有保安定时巡逻的小区,小广告数量相对都会比较少;而没有封闭管理、物业费低甚至不收物业费的小区,就算是已经进行了改造,大多又会重新成为小广告的“重灾区”。
2013年,市住建委相关负责人曾经在启动老旧小区综合整治工程前表态,会在老旧小区改造过程中同步引入物业管理,而且可以本着节约资金的原则聘用单独的保洁、保安等专业服务。但随着老旧小区改造工程过半,配套物业仍旧没有明显进展。
京报网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京报网网:XXX(署名)”,除与京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5202099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京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