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证会前换下“开车族”代表

25.10.2014  17:10

  京报网讯 (记者杨滨)北京公共交通价格调整听证会将于下周二举行,一名被推荐参与听证的消费者代表,因日常出行的交通工具是私家车,其代表资格未被审核通过。这也是市消协在选取听证代表时首次由于代表不合要求而换人。

  此前北京市发改委公布了此次公共交通价格调整听证会的25位听证参加代表名单,其中消费者代表10人。记者梳理发现,这次消费者代表的产生出现了3个“首次”:所有代表均是第一次参加听证会;因为条件不符合要求,市消协第一次撤换候选代表;消费者代表中第一次出现了“非京籍”。

  拿掉开车族避免“屁股决定脑袋

  昨天下午,市消协新闻发言人郎丹柯告诉记者,价格听证会消费者代表要符合两个标准,首先是年满18周岁的成年人,有独立的生活来源;其次是对价格听证的产品有所了解,有一定的调查研究、分析问题和语言文字表达的能力。

  “针对此次公共交通的价格调整,还设置了一些特殊选取标准”,郎丹柯说,首先就是强调是以地铁、公交车等公共交通为主要出行方式的工薪阶层。在区县消协推荐名单后,市消协会进行严格审核,“此次在核实过程中,我们发现一名代表的主要出行方式是开车出行,不符合‘以公共交通出行’的要求,最后这名消费者的资格被拿掉了,更换了新的代表。”郎丹柯说,这在消协审核工作中也是第一次。

  摆脱惯性思维

  代表全是“新手

  此次10名消费者代表全部是第一次参加价格听证会,这在近几年的听证会中还是第一次。为何选取10名“新手”参加听证?郎丹柯表示,为了减少听证会消费者代表的重复性,让更多不同领域的消费者可以参与听证,今年在推荐人选时“曾经参加过听证会的代表不在本次听证会代表之列”作为条件之一。

  此外,市消协也发现有些听证代表在多次参与之后,会有一些懈怠情绪,为了避免这些代表用惯有思维导致对这项工作存在一些片面或者疏忽,所以选取了新的代表。

  代表各类群体

  “非京籍”首次亮相

  在消费者代表选取过程中,要求代表为北京市常住人口(不限户籍),因此此次有两个外地户籍的常住人口成为消费者代表。这也是近年听证会消费者代表中首次出现“非京籍”。

  郎丹柯对此解释说,只有在北京的常住居民才有可能接触北京的公共产品,了解公共交通,同时为了保障推荐的消费者代表具有多样性、代表性,并兼顾各不同利益群体表达不同利益诉求,这次人选涵盖了乘坐公交及地铁上班的工作人员、低保人员、接送学生的家长、社区干部、退休人员、业内专家等不同代表。

  另外,考虑了代表的地域性,兼顾远途消费者,这次筛选基本涵盖了北京的城区和郊区、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包括一些交通拥堵地点,比如天通苑、通州等。D044


  京报网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京报网网:XXX(署名)”,除与京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5202099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京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京民执罚〔2019〕16号
序号 处罚决定书文号 被处罚人名称(姓民政局
2019年2月城乡低保和城乡特困人员救助情况
    截止2019年2月28日,我市城乡低保人员6.民政局
《北京市老年人能力综合评估实施办法(试行)》政策解读
根据市人大代表的建议和政策体系的完善需要,民政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