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砥砺奋进看北大】夯实后勤服务保障 打造全方位育人阵地——近年来后勤系统工作回顾

27.10.2017  04:38

编者按:五年来,北京大学全体师生在校党委和行政班子的领导下,守正创新,砥砺前行,在党的建设、人才培养、教学科研、国内外交流与合作、后勤服务、综合改革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北大新闻网特推出“砥砺奋进看北大”专题,回顾总结近年来学校奋力前行的实践、成就和足迹,展望未来发展蓝图,助力北大创建世界一流大学事业,迎接党的十九大和北大第十三次党代会的胜利召开。

2017年10月16日,北大未名BBS一则14日发布的帖子时隔两天后悄悄爬上了首页十大热点的位置。

帖子的发布人pkusole是一名住在畅春新园1号楼的博士研究生,他在帖子中反映了畅春新园宿舍楼卫生间灯光昏暗、阳台晾衣服不方便的问题。然而帖子发布后,回应者寥寥。

眼看这条帖子即将淹没在每天数百条的论坛言论中,两天后,它又突然起死回生,以全站十大热点的方式回归到人们的视线当中。原来,学校动力中心和公寓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在看到帖子后,在经过实际走访和调查研究后,在该帖目录下及时给出回复“决定近期更换LED灯泡”“尝试投放衣物烘干机”,引来了同学们的密切关注和对这些举措具体实施的热烈讨论。

关注并听取师生意见,及时行动起来解决师生们在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这正是后勤系统员工关注师生生活、夯实服务保障、打造全方位育人阵地工作的真实写照。

清晨,享受早餐后的师生从宿舍区涌向教学办公区;中午,食堂成了最拥挤和热闹的地方;傍晚,师生们的身影遍布燕园,有的在图书馆、自习室埋头学习,有的在未名湖畔散步聊天,有的在操场运动锻炼……这样的场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一批批学生在这里成长成才,一位位老师在这里安居乐业……整个北大校园像一个庞大又精密的机器一样有条不紊地运转着,而学校后勤系统正是保障校园系统良好运转的神经中枢。

供水、供电、供热系统的安全运行,餐饮、学生宿舍、教室、浴室、教师公寓、校园环境、运输的坚实保障,幼教、通讯、会议接待、文化活动的优质服务,都离不开后勤系统各单位的协调合作,离不开每一位后勤员工的辛勤付出。

学校后勤服务保障工作是学校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得以顺利进行的基础和保障,是确保学校安全与稳定的重要环节,是实现学校育人工作的另一个重要阵地。”这是后勤系统对自己角色的精准定位,也是近年来后勤系统工作的真实写照。

建设品质校园,打造优质育人环境

走进30号学生宿舍楼,一股温馨雅致的家庭气息扑面而来。门厅里,展板、信息墙、钟表、信报柜、信息显示屏一应俱全,供同学们小憩休闲的桌椅、供分享和阅读的书柜及书籍、用来热饭热菜的微波炉井井有条。走进楼道,精致的板报、美丽的风景画、师生书法作品……让人感受到浓浓的文化氛围。

    30号宿舍楼门厅及走廊文化建设

这只是后勤系统在建设品质校园、为服务育人提供良好硬件条件工作中的一个缩影。目前,学校已完成学生宿舍30楼、31楼改造,类似的宿舍门厅走廊文化建设将在全校宿舍中推广开来。

学生宿舍35楼地下两层是正在建设中的“元培书院”项目。此项目建成后,同学们除了可以在这里学习交流外,还可以进行体育锻炼、文化创作、艺术修习、心理教育、创新创业等活动。元培学院辅导员和专职导师的办公室也将设在这里。

走在生活区,细心的同学会发现一些有趣的变化。48楼附近出现了木质桌椅等供人们休憩活动;燕南食堂周边增加了几组桌椅,让食堂就餐高峰时段座位紧张的压力缓解了不少,除了就餐,同学们还可以在这里讨论、休息。

  48楼附近的休憩空间

即便在空间紧张的教学楼,大片的自习讨论区域、自习桌椅上铺设的电源接口、可以提供饮料和简餐的咖啡厅也纷纷出现,不仅提高了空间利用率,化解了学习空间不足的尴尬局面,更给单调的教学楼增添了一分生动气息。

后湖改造和荷花湖区改造、未名湖水系恢复和中水厂建设项目等在节能的同时,进一步实现了环境育人的目的。除此之外,在总务部的工作规划中,博雅塔灯改造工程已经完成设计方案,将在120周年校庆前完成;对家属区蔚秀园湖区的改造将改变湖区常年无水的状况,完善蔚秀园湖区及周边绿地的观赏性与使用功能。

  后湖系统改造前后

燕园面貌的焕然一新离不开后勤员工的心血和付出。

美丽的景色背后是校园服务中心绿化及环卫工人的默默耕耘:一年四季,顶着夏季的炎炎烈日,冬季的寒风刺骨,种植施肥,浇水护土,剪枝防护,清扫垃圾。每年春季开展绿化补植工作,为燕园增添新的“色彩”。一年四季,根据植物特性开展相关绿化工作,养护燕园植物、维护燕园景观。更加努力的开展校园环境卫生保洁工作,清理无主垃圾、加大环卫清扫的巡查、增加更换垃圾桶,努力为师生提供一个美丽、干净和整洁的校园环境。

2017年5月下旬,燕园街道办事处与房地产管理部对燕南园64号及周边违法建设、圈占绿地进行整治,出动执法人员10余人次,施工人员50余人次,拆除违法建设约200平方米,恢复绿地近300平方米,清运积存生活垃圾近40卡车,显著地净化了校内古建区域环境。

动力中心始终奋战在防汛工作第一线。2017年6月21-24日,根据气象台信息,北京地区自西向东将出现一次强降雨天气过程,持续时间长,影响范围广,雨量大,并伴有强对流天气。防汛期间,动力中心主要领导亲自带领防汛抢险小组70余人分区域重点排查校内道路、地下管网、变配电室、电站等重要设施和管沟、车库等地下空间,并对学校重点区域24小时盯防。经过36个小时的奋战,圆满完成了防汛任务。

2016年汛期,基建工程部为保证在建工程的安全,部内干部职工连夜组织施工单位在综合科研楼工地南侧紧邻围挡处挖了一条明渠沟,并将泥路迅速打成混凝土路面,以加强路面径流;另将工地周边的雨水篦子数量增多,增大顺管道下流的雨水量,以分担路面径流的压力。为保证基坑安全,部内干部职工带领施工单位于工地南门外道路上设置一排临时挡水沙袋,以减缓雨水汇集速度。为减小对校园师生通行的影响,马路不能长时间积水,中心派专人在雨中看守,在瞬时雨量稍有减小时,再打开沙袋墙将雨水泄掉一部分。最终,在经历了长达40个小时的强降雨后,顺利度过此次雨季。

提升管理服务水平,推行服务育人理念

这是发生在勺园公寓的真实故事:住在3号楼教育学院的一名同学,晚上10点多,突然头晕、呕吐,慌张的舍友焦急地跑到楼长室寻求楼长帮助。当值楼长张兢立刻来到学生房间查明情况,立刻拨打急救电话120,张兢担心陪同女生没有经验,亲自随急救车前往北医三院陪同检查治疗,随即告知1号楼楼长李为帮忙照看3号楼情况,果不其然,来到北医三院急诊室检查无法确诊,随即急救车转往999急救中心进行CT检查。还有一次,在校医院看病的一名数学科学学院的新生不熟悉医院环境和就诊流程,茫然中巧遇楼长阿姨,从刷卡挂号到候诊取药,楼长阿姨都全程陪在他的身边。次日,不善言辞的他来到楼长室,送给楼长阿姨一张精心挑选的勺园明信片,上面写着“对同学尽心尽力,关怀无微不至,祝楼长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在勺园学生公寓,每一位楼长能叫出同学们的名字,在楼长室桌板下密密麻麻的表格是居住勺园公寓每一名同学的生日信息,每到同学们过生日,楼长都会将生日祝福打在门厅的电视屏幕上,当同学们下课回来便第一时间送去最真挚的生日祝愿;每到恶劣天气下雨、下雪时,楼长们都会拿着干抹布放在楼门口的栏杆上,为有需要擦拭车座的同学提供便利……

  给楼长送去西瓜

2017年3月,学校一名同学因患有甲状腺疾病,在治疗康复期间不能进食含碘类食品,给这名同学带来很大困扰。艺园食堂二层经理居世江在得知此事后,主动与患病同学联系,并自购无碘盐,安排厨师免费为此同学专门制作病号餐,解决了同学的后顾之忧。得到帮助的同学非常感动,在校园BBS发感谢信向餐厅和居经理致谢,得到全校师生积极回应,纷纷点赞,一度成为校园热点话题,充满着温情和正能量。

2017年3月11-13日晚上10点,因二教大学生创新创业中心电力改造,二教全楼停电。但为保障第二天教室的正常使用、给师生们提供整洁干净的环境,夜班保洁员们打着应急灯完成教室及楼道卫生间的保洁工作。有时因学校线路抢修教学楼停水,员工们就从旁边楼宇一桶一桶地打水过来保障教学楼厕所卫生和日常保洁,虽然保洁员们汗流浃背,但为了同学们有一个良好的环境,大家仍然觉得值得和欣慰。

北京大学的校园里,像张兢、居世江一样的后勤员工比比皆是,他们用心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做好本职工作,为师生们解除衣食之忧,用点滴付出助力学生成长成才,助力学校“双一流”建设。

动力中心3319报修服务平台面向师生提供上水、污水、洗浴、电力、供暖、木工、玻璃维修等报修服务工作,24小时保持畅通,开通校园网和微信报修服务,开通在线传图报修,增设回访机制,做到“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报修维修服务受到师生好评。据了解,总务部牵头,协调后勤各中心,搭建后勤综合服务平台,后勤综合服务平台将集成电话、网络、手机移动终端、现场服务大厅等四种接入手段,直接面向师生为其提供后勤服务保障,同时能够方便地集成到学校的信息门户中,与学校教学、科研等信息平台形成无缝对接,实现数据实时同步交换,共同构成学校整体信息化建设体系。目前网上报修、网上订票已正式运行,受到学生好评;网上订餐、网上订会议室已开发完毕,正在调试过程中;与动力中心、餐饮中心密切配合,建设后勤服务大厅,大厅将报修、水电费收取、电卡饭卡售卖等相关后勤服务窗口集中管理,提供一站式后勤服务,实现资源共享,提升服务水平,满足服务需求,便利校园生活,目前已进入施工阶段。

  动力中心3319报修服务值班室工作人员

为改善食堂就餐环境,扩大就餐面积,丰富餐食种类,餐饮中心对学一食堂进行综合改造,更换餐桌椅,安装吧桌、吧椅,推出“博雅糕点”;学一食堂和艺园食堂推出夜宵服务,方便同学加餐;在食堂增加取勺盒、餐巾纸,方便同学取用。餐饮中心官方微信平台还及时推出“食堂新菜推荐”“就餐指南”等专栏及时推送菜品介绍,目前,餐饮中心微信平台固定用户已达六千多人。

  学一食堂“博雅糕点”售卖区

公寓服务中心在学生公寓楼30楼内设立学生公寓中控室、微型消防站,加大对周边学生公寓安全环境监控,缩短紧急反应时间。针对公寓楼前自行车等各种车辆乱停放现象,中心在学生公寓楼前划出禁停线,公寓周边设置护栏,引导同学们自行车停放。会议中心下属的勺园和中关新园,提出了“全心全意为同学服务,营造宿舍‘家’文化”的服务宗旨,建立了“北大勺园学生公寓”和“中关新园留学生公寓”微信公众平台。

在教室保洁服务工作方面,校园服务中心增加专人进行公共教室卫生间的保洁工作,在原有基础上更加细化公共教室报修台帐。为广大师生延长车辆预约服务时间,积极调度满足校内用车,建立客户反馈表等,提升服务品质。附属幼儿园加强教师培训,提升教学水平,为青年教师解决幼儿保教后顾之忧,使之能够全身心投入学校教学科研工作。

燕园街道办事处、燕园社区服务中心深入了解居民需求,切实解决群众关心的问题,积极推进“一刻钟社区服务圈”等社区建设项目,使社区居民在出了家门15分钟内就可以享受吃饭、理发、看病、日常报修等服务;进一步加强便民服务中心工作,最大限度为师生在社会保险、计划生育、养老助残、住房保障等方面提供贴心到位的服务。

特殊用房管理中心的“万柳大家庭”师生微信群已成为师生口中的“万能群”,中心相关主管随时在线,前厅部服务人员全天在线及时发布信息,随时发现和解决问题,并凝聚了学区师生智慧,吸引师生参与管理,推动中心工作效能提升。

参与式管理,打造学生实践平台

参与式管理是近些年后勤员工常常挂在嘴边的新名词。调动学生积极性,让他们发挥专业特长,参与到校园建设和管理中,不仅仅能加强同学们的主人翁意识,更能让同学们在实践参与中增长见识、锻炼能力。

万柳公寓在这方面的工作别具特色。为了丰富广大同学的活动空间,万柳公寓想方设法挖掘资源、吸纳学生的智慧,与学生一起,打造出风格不同的学习和生活空间。

  “荷风柳苑”学生活动室

荷风柳苑”学生活动室是由曾经的会议室重新设计装修而成,活动室的名字由公寓学生管理服务队伍“万柳学生联合会”的同学们集体命名,室内各项管理规定也由万柳学生联合会根据同学们的特点和需求集体完成,室名及室内书法作品由住在这里的对外汉语教育学院的同学亲自创作。

  设计一新的二区大厅     学生设计的宿舍大厅

此外,万柳公寓还邀请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学生参与优化学生室内空间布局及家具配置,将原本利用率不高、堆放行李的宿舍大厅营造成温馨舒适的学习生活空间;由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学生牵头,广泛征求学生意见,因地制宜,将公寓二区门厅过道规划设计成学生讨论区,得到同学们的一致好评。

不论是“荷风柳苑”的建成,还是学生宿舍大厅的华丽变身,再到二区门厅的装饰改造,万柳的同学们从最初设计到最后完成全程参与,将自己的智慧融入到万柳公寓的建设中来,万柳公寓也通过学生广泛参与后勤服务,将育人理念渗透到日常工作的点点滴滴。

2006年起,餐饮中心与校学生会合作,共同创立食堂监督员制度,食堂监督员由校学生会统一招聘,由在校本科生或研究生担任,每个食堂设立1-2名。食堂监督员参与食堂管理和监督,代表同学与食堂沟通意见和建议,并负责处理同学BBS投诉,维护广大同学权益。食堂监督员定期参加餐饮中心组织的意见沟通例会、食堂生产一线参观、食材供应基地参观及北京高校伙食原材料联合采购招标会等活动,增进了解,减少了误会。同时,食堂监督员通过参与食堂投诉的处理和回复,增加了自身参加社会实践的经历,锻炼了发现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

  学生监督员参观餐饮中心生产采购部食品加工厂

近几年,餐饮中心通过与学生监督员的沟通迅速响应,最大限度地解决师生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逐年丰富伙食供应品种,统一研发无矾油条、油饼、调配料(辣椒油等),中心建立糕点房,提供卫生、价廉物美的自制糕点,让师生享实惠;相继推出多个食堂的早餐和夜宵服务,坚持午间值班餐制度,售饭窗口加装蒸汽保温台、电加热保温灯,采取三级保温措施,解决饭菜容易变凉难题;学一食堂通过改造,增加休闲餐厅功能,在非正餐时间段提供小炒服务,让师生吃上热饭热菜,同时为师生提供休闲交流的空间;还有一些细节,如食堂提供餐勺、自助加糖点、水果供应等,不断满足师生多元化的饮食需求。

燕园变形记”是北京大学青年志愿者协会以北京大学平民学校为平台组织的项目,意在促进北大学子和身边燕园人彼此间的了解,从而共建一个更加和谐、温馨的北大。参加活动的同学在一天或半天的时间里,在对应后勤员工的指导下到其岗位上体验工作。相应地,后勤员工将跟随参加活动的同学体验半天或一天的大学生活,如跟随上课、自习看书、听讲座等。变形记也鼓励互换身份的后勤员工和同学之间建立长期一对一互助关系,丰富北大教工生活,促进学生和教工之间的了解。此外,餐饮中心与校学生会实践部合作,由校学生会招募同学到食堂体验生活,餐饮中心为同学提供挑拣食材异物、择菜等体验岗位。

  同学参与“燕园变形记”时体验打粥

2017年9月27日下午,后勤系统“我的校园我做主”活动首次走进院系。信息科学技术学院师生代表和后勤九个单位的负责人一起沟通座谈,就校园建设沟通意见、分享建议。2017年10月12日,“我的校园我做主”延伸活动继续开展,后勤系统再次走进院系——国际关系学院。国际关系学院的师生代表们和后勤系统的各位负责人进行了坦诚沟通。“我的校园我做主”是学校后勤部门为改进后勤服务、增进与师生互信所采取的一项新举措。该举措旨在统筹协调后勤各单位,通过与师生面对面的座谈与交流,听取师生对后勤服务、校园发展的心声和愿望,让广大师生更加深入了解和参与后勤工作和校园规划。

  “我的校园我做主”活动走进信息科学技术学院

总务部和各中心在服务工作中,建立并落实了与学生沟通的良好机制,“我的校园我做主”沟通座谈会便是其中的有效尝试。总务部重要改造项目、重大事项预先向学生征求意见,总务部与学生专项工作座谈会等;建立良好的服务工作和沟通机制,向大学生传播坚定的理想信念和正确的价值理念,使学生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使荣校、兴校、强校、节能、守规矩、责任、担当、奉献、作为等理念深入大学生心中并用于实践。

房地产管理部在45甲、29楼地下商圈的规划设计中,通过学生会公众号进行多轮的意见征集,采纳师生建议。整个商圈的规划、功能布局等都来自于同学们的灵感,通过服务理念与服务方式的改变,让同学们感受到民主、文明、和谐的氛围。在招评标过程中,同学代表与相关领域专家一起通过公正、公平、公开的招标评标过程,遴选出资质完善、业绩优秀、服务水平高的企业作为推荐中标商。“国安社区”“全家便利”“山合谷”“皖新传媒书店”等全新商户陆续进驻校园,原有在学校服务多年的“物美超市”“博雅堂书店”“明亮眼镜”等十余家单位也都在社会公开招标中脱颖而出。在商铺管理中,建立学生监督员制度,聘请在校学生作为各个商圈、各类商铺的监督员,代表全校同学及时将意见建议反馈给经营方;同时将经营方的活动创意、经营方案向同学们传递。在环境建设方面,同学老师们一起动手,历时一学期,设计、构图、绘制,建成了美观而富有独特新意的29楼服务区文化长廊,吸引不少同学驻足、留影。

  深受同学们欢迎的全家便利店

会议中心百周年纪念讲堂注重发展学生志愿者团队,从参与活动现场服务到增设学生文艺记者团,讲堂学生志愿者的规模和影响力不断壮大,同学们在讲堂传递爱心、绽放青春,同时也充分利用讲堂广阔的平台结交同伴,充实自我,为今后走向社会打下了基础。对外交流中心通过吸纳在校学生参加国际会议承办和海外团队接待的志愿服务工作,将参与对外交流和涉外接待的大量实践机会提供给同学们,同学们在服务实践中拓宽了视野,增长了见识,提升了素质,锻炼了能力。

推进文化育人,建设精神家园

近年来,后勤系统大力推进文化育人,多渠道多形式推进后勤文化传播、文化培养、文化传承,如推进宿舍文化建设,培养大学生健康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推出品牌餐饮,让同学们参与学习、打造饮食文化;组织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增强学生优秀传统文化和先进文化底蕴等。

为营造健康、和谐、文明的公寓文化环境,引导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公寓服务中心积极探索公寓育人新途径新方法,努力提升公寓文化“软件”实力。

北大燕窝”(北京大学公寓服务中心学生自我管理委员会)的成立,不仅让同学们参与到宿舍管理中,更是打出了一张亮眼的北大宿舍文化牌。在“北大燕窝”的组织下,从2016年5月为校友制作蛋糕活动开始,“烤一块红薯温暖你”“做个披萨送给ta”“一起来做马克杯蛋糕吧”等活动也陆续开展,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同学参与。此外,按照学校整体工作部署,在2017级新生楼试行公寓辅导员制度,公寓服务中心克服困难积极配合学工部工作,做好新生楼数据测算和入住规划,并提前改造相应空间用于辅导员的住宿和办公,让公寓辅导员积极发挥作用,与既有的学生公寓楼管组联动起来,分工协作,加强学生公寓楼的思想政治工作,落实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教育格局。

  校友携子女参加制作马克杯蛋糕活动

会议中心下属的学生公寓每逢端午节、中秋节等中国传统节日和圣诞节、万圣节等西方节日,都会精心策划组织文化交流活动,提升人文关怀,如“端午节包粽子”“中秋节和楼长一起度过”“捣蛋万圣节,糖果欢乐送”等,营造出和谐、友爱、青春的文化气息;勺园学生公寓还推出了毕业季系列活动,向毕业生征集“我的大学遗憾”“毕业祝福体”“一张合影”“勺园我想对你说”等,开展“勺园生活一两事”征文,给即将毕业的“勺子”们倾吐离愁、抒发感怀的机会,也促进了公寓文化的多元化建设。

  端午节包粽子

2016年12月21日是中国的冬至节气,也临近西方圣诞节,为了让在北大学习的外国留学生感受中国传统文化,勺园策划了“迎冬至、庆新年”包饺子活动。方案一提出就得到了留学生们的热烈响应,他们甚至将自己的圣诞节party也提前到了冬至日这一天。150多名留学生在冬至之夜齐聚勺园西餐厅,大厅里架起面板,摆满包饺子的原材料,大家分成几个小组,多名厨师齐上阵,详细讲解和演示每一步包饺子的手法和技巧。留学生们纷纷撸起袖子认真学习,在亲手包饺子的过程中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通过创新设计餐厅活动,勺园有效地将文化育人工作的维度扩展到了留学生群体。

  留学生冬至日包饺子

会议中心百周年纪念讲堂管理部着力打造“高雅艺术殿堂”和“素质教育课堂”。讲堂平均每年引进和推出文艺节目近两百场,放映电影百余部。许多优秀节目,如北京大学五四交响音乐会、新生音乐会、新年芭蕾音乐会等,已经成为校园年度品牌。此外,讲堂与中央芭蕾舞团、中国国家交响乐团、中国爱乐乐团等众多中外优秀艺术团体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发起成立海淀区演出联盟,成立百周年纪念讲堂室内合唱团和讲堂话剧团,在高校和首都文化领域辐射度和影响力与日俱增。通过多元化的引进渠道和多样性的艺术形式,讲堂在展示民族经典文化艺术和传播世界优秀文化成果方面,起到了桥梁和窗口作用。同时,讲堂还面向社会承接一些影响力大、辐射面广的大型活动,每年接待各界政要、文体明星、学术先驱、文化名人数以百计,不断提升校园文化品质。

讲堂不仅着力打造“高雅艺术殿堂”,还为校内师生提供了“素质教育课堂”:为艺术名家名团搭建平台,开阔青年学子视野;为师生文化生活提供舞台,展示素质教育成果。在艺术推广领域,讲堂始终秉承“高品位、低价位”的原则,确保广大学生足不出校便可走近各门类海内外高雅艺术。在全力配合学校大型活动、重大接待的基础上,讲堂还为一年一度新生文艺汇演、十佳歌手大赛、十佳主持人大赛、一二·九合唱、新年联欢等学生活动的举办创造良好条件。此外,讲堂还每年上百次免费为各个师生艺术团体提供排练和演出场地,为贫困生发放优惠票兑换券,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服务素质教育。

  2016年新生音乐会     2017年新年联欢晚会

对外交流中心是学校国际交流的窗口之一,承担着国际学术会议和活动的组织承办、海外团队来访接待、英杰交流中心会场的管理和服务工作,在为学校国际学术会议组织承办提供有力支撑的同时也为北大学生搭建了一个不出校门就能走向世界的交流平台,并成为北大学生的涉外事务实践课堂。

2016年,餐饮中心与校学生会合作,举办“十佳菜肴”“十佳服务员”评选活动,由参与活动同学投票选出年度食堂“十佳菜肴、十佳服务员”。活动启动后,迅速在校内掀起了寻找身边美食和“最美”阿姨的热潮,同学们分别投票选出自己中意的食堂美食和窗口服务员。自微信投票开展以来,师生们反响热烈,尤其是“十佳服务员”推选的单篇阅读量已经突破20,000次,创造了学生会历次活动关注度新高。获奖服务员包括农园、艺园、艺园小白房、勺园等食堂的服务员,其中,学五食堂桂林米粉窗口服务员庄晶以其热情的服务拔得“十佳服务员”头筹。“十佳菜肴”评选活动中的获奖菜肴,既包括了松林的青菜包、艺园的卤肉饭等经典菜品,也包含了燕南的香酥鸭腿、学一的松子鱼段等新菜。

  十佳菜肴

2017年6月,餐饮中心与学工部合作,第四年连续举办“回味燕园味道”美食沙龙活动,向毕业生现场传授同学们喜欢的校园美食烹调方法。8月底,在新生入校前夕,餐饮中心与招生办公室合作编写了微信公众号文章《从饭票到饭卡,每个北大人心中都有的印记》。文章通过回溯食堂支付方式的变化,回顾了半个多世纪来北大食堂的变迁。文章一经发出,就得到了在校师生和校友们的热切关注,得到了北大官方微信等公众平台的转载,给北大的餐饮文化添上了历史色彩厚重的一笔。

  “回味燕园味道”美食沙龙活动中,毕业生现场学习校园美食烹调方法

2016年11月19日下午,由北京大学餐饮中心和校学生会共同主办的第二届校园厨艺大赛暨燕园美食节在农园三层举行。来自全校的14支学生代表队共21名同学在比赛中各展厨艺,餐饮中心的技师们也奉献了一道道象形菜、特色菜。同时,日本、韩国留学生现场制作寿司、泡菜等本国特色美食,学生社团“家政与生活创意协会美食部”现场制作慕斯蛋糕、蛋挞、糯米糍等供大家品尝。现场种类繁多、琳琅满目的美食让中外师生感受到中国饮食文化的多样性、艺术性。北大餐饮文化氛围之浓郁可见一斑!

依托党工团,打造综合素质突出的职工队伍

队伍建设是根本,后勤系统积极参与组织办好平民学校,加强后勤服务系统队伍、尤其是一线合同制职工队伍建设;切实加强基层党组织、团组织建设,做好党员、职工思想理论教育和价值引领。

2006年7月,在北大工会、教育学院、后勤党委、北大团委等共同努力下,北京大学平民学校正式启动。平民学校按照“高校教育资源+志愿服务”的模式组织培训、开展活动,迄今已连续举办12期,共招收学员1165名,先后有700余名北大师生加入平民学校志愿服务队伍。2017年5月,为探索新时期校内务工人员不断发展变化的精神文化需求,平民学校再次启动校内务工人员就业与培训调查,为今后一个时期更好地保障平民学校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通过平民学校的培养,一线合同制职工提高了思想政治水平,坚定了理想信念,把爱党、爱国、荣校、兴校的理念深植心中,也更加融入北大,综合素质、专业服务技能得到提高,成为单位骨干,发挥带头作用。

  2017年3月,平民学校第12期开学,中国语言文学系教授程郁缀首讲

后勤党委6个党总支、29个党支部、550余名党员、110余名入党积极分子、1100余名青年积极行动起来,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党日、团日活动。

总务部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坚持每月开展一次支部学习,组织了邀请各学科领域老师作报告、参观长征胜利80周年主题展览、参观平西交通情报联络站纪念馆等活动。总务部还与房地产管理部党支部联合开展了“双学爱岗典范、争做合格党员”主题党日活动。会议中心党总支组织学习中央31号文件精神,党员就高校后勤“三服务、两育人”功能在工作中的体现等进行了讨论,充分认识到后勤服务岗位在学校立德树人过程中的作用;中心团组织在青年员工中传播“立德树人,从我做起”的思想,激发了基层工作人员干事创业、服务育人的热情。餐饮中心组织食品安全与营养讲座、健康讲座,举办职工趣味运动会、女工手工艺品制作比赛等。公寓服务中心党总支一支部组织党员维护校园环境志愿服务活动和外来务工人员座谈会,万柳公寓成立了师生联合党支部。校园服务中心党总支加强团员青年的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餐饮中心中青年技术骨干培训班学员与技术顾问高炳义及相关领导合影

通过开展这些活动,后勤党员、职工、尤其是一线合同制职工坚定了理想信念,牢固树立“四个意识”,树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及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党员争做“四讲四有”合格党员,发挥好先锋模范作用;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日常工作、学习、生活各方面全面贯彻落实;学习学校重要治校理念、党建工作思路,职工思想统一到学校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核心使命和“双一流”建设事业中,营造了良好的政治环境。

在此基础上,后勤系统开展了评优表彰各项活动,如后勤党委评选后勤之星、唐立新奖教金、北京大学青年岗位能手。会议中心对日常服务工作中热情待客、拾金不昧,在突发事件中沉着冷静、表现突出,在业务技能竞赛中技艺超群、勇创佳绩的员工和集体均及时给予通报表扬,并评选年度先进工作者和先进集体。餐饮中心与校学生会合作,举办“十佳菜肴”“十佳服务员”评选。万柳公寓开展员工榜样评选,组织“弘扬工匠精神,争做育人模范”万柳学区首届职工技能大赛,编辑《绿润万柳——特房中心员工风采录》,宣传、弘扬后勤正能量。

  万柳学区首届职工技能大赛

北京大学正在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道路上阔步前进,北大后勤也将继续努力、不断实践,为学校“双一流”建设积极贡献力量。(新闻网记者高雷整理)

专题链接: 砥砺奋进看北大

编辑:白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