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后勤人:北区食堂“微博主任”王祚荣

03.11.2015  14:21

随着超过两万人次的阅读量,《青年人大》学生报社10月22日的微信推送《人大凌晨三点半,你掌心的温度是我清晨的第一缕阳光》让人大人感受到了不一样的清晨人大,让大家对这些清晨的精灵——食堂的后勤工作者们心生敬意。然而说到人大的食堂,有一个人不得不提,那就是北区食堂主任王祚荣。

(《青年人大》微信评论截图)

2013年,后勤集团为了更好地落实“精细化管理、人性化服务”理念,相继开通了“温馨人大”官方微博、微信公众账号,加强与师生的沟通互动。王祚荣主任也开通了个人实名认证微博“祚荣”,用于发布食堂推出的新菜品、食堂运营时间变更、就餐提示和失物招领等信息,与师生及时积极互动,被学生亲切称为“微博主任”。

微博上的“祚荣”主任受到学生们的热捧,他每一次发布食堂的最新信息,都会有很多同学转发、留言表示支持。其实同学们对这位食堂主任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熟悉,甚至可以说是陌生。他们以为“祚荣”主任姓祚名荣,却很少有人能叫出他的全名——王祚荣。

(王祚荣与学生在一起)

食堂主任,大多都隐匿在公众视野之外,但是从同学们的评价中不难看出他受欢迎的程度。平日里看得到的是他的创新,看不到的是他的责任与担当。

食品安全是餐饮服务工作的第一生命线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据北京市食品药品监督局有关数据表明,2014年北京地区高校共上报10起食品安全问题,150人有疾病反映。

然而,在这保守数字的背后还没有包括校园周边的流动摊贩、三无饭馆这些“漏网之鱼”。人大校园周边的烧烤摊等路边大排档存在食品安全隐患,如何最大程度地保障在校师生的食品安全,王祚荣认为,只有学校尽可能为师生提供多元化的就餐形式,才是确保师生饮食安全的发展方向。

2015年4月,后勤集团进行第五轮全员岗位竞聘,王祚荣从中区食堂主任调任北区食堂主任。由于北区食堂没有风味餐厅,过了饭点,很多学生的用餐需求得不到满足,学校周边的路边大排档就成了同学们“觅食”的主要场所。鱼龙混杂的摊贩夜宵市场,最让人揪心的则是食品安全,尤其是面对售价仅为3元的“新鲜肉串”,王祚荣忧心忡忡。

为此,他带领北区食堂团队商讨在北区三层开设“烧烤”档口的可行性。随后,紧锣密鼓地考察、试做、试吃等准备工作接连开展。直到 6月初,北区食堂三层开启了“烧烤”模式,这一消息引爆了人大校园,大批学生专门到学校食堂吃烧烤。

(王祚荣的微博介绍北区食堂三层大排档)

大排档开市当天,王祚荣的相关微博就有了156次转发、116条评论和68个点赞。

北区食堂的羊肉串,是购买整块羊腩,食堂厨师进行切配、腌制和成串的,是新鲜的真羊肉。

北区食堂用“”不如“”的方式,从另一个角度保证了师生的食品安全。

食品安全是餐饮服务工作的第一生命线。”王祚荣说道。

自掏腰包买菜谱,只为感同身受

是对烹饪的喜爱,亦是肩扛做好食堂工作的责任,王祚荣喜欢收集菜谱。

每每到餐馆吃饭,看到好的菜谱他总想收藏,有些快餐店的菜单很容易收集到,而有些菜谱则不是那么容易,为了得到菜谱,他甚至自掏腰包购买,有些时候即使给钱,也很难买到菜谱。他说,每次在外面吃饭翻看菜谱的时候,总会想哪些可以在食堂进行量化制作。如果是明档操作的餐厅,他总会在档口前观看厨师如何操作,有时甚至会拍些照片。

王祚荣推荐他很喜欢的一本书——《一人食》,顾名思义,“一个人也要好好吃饭”,王祚荣说,“这代表着一个人的生活态度。

在他的办公室里有很多关于烹饪方面的书籍,“每次看到合适的菜品,就将制作流程或者视频发到员工群里,让大家讨论和试做,哪怕翻完一本书,能翻出一个菜来也是收获。

2013年的“重庆小面”事件让时任中区食堂主任的王祚荣第一次走进了师生的视野。一位重庆籍学生在微博留言表示想吃家乡的“重庆小面”。王祚荣看罢立即与厨师长商量,在确保设备和后期工艺能够达到的情况下,很快便给予了肯定的答复。

当时,我和厨师长都没吃过,便先去餐馆品尝正宗小面。回来再找视频和书籍,照着做。”之后,王祚荣又多次听取了那位同学的意见。“干辣椒炒后,需要人工进行捣碎。不能用色拉油,要用菜花油来浸干辣椒,这样才能出辣香味…..” 面对一条条建议,王祚荣不断改进制作工艺,终于,一碗碗正宗的重庆小面在中区食堂上线。

(王祚荣与重庆籍同学在微博上交流“重庆小面”做法和中区食堂自制小面)

王祚荣带领团队不断推陈出新,本学期,北区食堂先后推出了蟹黄汤包、鸡汤小馄饨、鸭血粉丝汤、砂锅系列、榴莲酥等颇受学生欢迎的新品种。当被问及为何会如此主动的推陈出新,花样百出时?王祚荣的回答简洁有力:“感同身受!

他回忆起上大学的时候,有一段时间特别想喝上一碗有家的味道的浓汤,但是无奈学校食堂里并没有卖。

现在自己在食堂主任的位置上,有能力通过团队的努力来改变这一现状,希望可以通过多一点的时间和努力来改善菜品和服务质量,让就餐的师生找到‘回家’的感觉。

家在四川绵阳的法学院大一新生何淼说,她在北京就没有吃过几家地道的川菜,但北区食堂的麻辣香锅算是其中一家,能吃出家的味道。

双高”主任坐阵食堂,只为那份责任

临近饭点,王祚荣照例走进各个楼层的厨房查看状况。厨师们看到王祚荣进门,并没有放下手中翻炒的铲勺,边做边和王祚荣打着招呼。

(北区食堂厨师工作中)

祚荣在基层工作时,便与厨师们相处得非常好,吃员工餐、住员工宿舍。现在,是个名副其实的‘人气王’。”北区食堂副主任——王祚荣的师妹陈巧介绍说。

除了高人气,王祚荣还在不断充电。最近几年,他利用业余时间攻读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的“食品安全与加工专业”在职硕士学位。

具有高人气、高学历的“双高”食堂主任王祚荣从中区食堂调到北区食堂,这一消息立即引发了学生们的强烈反响,菜品不断更新、服务模式的接连华丽转身给师生带来了不断的惊喜。

北区食堂先后获得过“全国高校百佳食堂”、“北京市食品卫生A级单位”和“北京高校标准化食堂”等荣誉称号,如今,北区食堂不仅有名气,而且越来越有“人气”。

当被问及如何看待王祚荣时,在学校食堂工作22年有余的北区食堂二层厨师长郭红生表示,王祚荣有什么新想法,都会跟厨师长们充分沟通。他经常鼓励我们要大胆尝试,在实践中摸索。“他总说,有风险他担着,他就是我们的大后方。”说到这,郭红生笑着竖起了大拇指。

(王祚荣的“北区食堂班组长”微信群)

一直以来,王祚荣非常重视学生的意见反馈,并始终把学生的意见与建议当作管理食堂的另一只手。每次他在微博上看到同学的留言或建议,会立即通知相关负责人并在例会上做以提醒。

是什么动力,能让他坚守在食堂一线工作十余年而热情不减?“是一份责任。学校将学生的一日三餐托付给我们,如何让学校的师生按时吃上饭、吃饱饭、吃好饭,这是一种责任;如何让食堂的员工开心、快乐的工作,也是一种责任”,王祚荣坚定地回答。

在王祚荣眼里,食堂主任虽只负责师生的一日三餐,但责任重于泰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