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古树名木:遂川县南江乡中顺村九龙樟的传说

17.02.2016  19:55

 

      在遂川县南江乡的中顺村口叫九栋屋的地方,有一片和民居交错的古樟林,其中最大一棵樟树高15米,胸径5.5米,九条粗壮树枝就如九条巨龙出水,呈伞状向周围申展开去,枝叶繁茂,树形非常优美,名为“九龙樟”。这棵九龙樟南北冠幅33米、东西32米,覆盖面积1000多平方米,当地村民最喜欢到这里乘荫纳凉、聊天议事。距离这棵九龙樟南边50米,存有一栋青砖砌就的叫“怡悦堂”老祠堂,尽管历经数百年的风雨,依然保存完好。九栋屋及周边群众都属于一个康氏先祖的后代,据康氏后人介绍,这里以怡悦堂为中心,曾经有九栋格局大体相同的古建筑散落周围,“九栋屋”的地名也由此而来。关于九龙樟与九栋屋,有个美丽的传说一直在这里故老相传。
      很久以前,中顺的九栋屋这里还是一片荒地。邻村有一个叫康怡悦的年轻后生,父母早亡,只能靠捡狗屎为生(古时候捡狗屎卖与农户用作田肥,是一门很被人瞧不起的职业)。康怡悦人老实本分,又能吃苦,经人介绍与王氏结为夫妻。婚后康怡悦举家迁至中顺村九栋屋位置,在这里搭了个小茅屋开基创业,成为九栋屋康氏的开基先祖。婚后的康怡悦夫妻俩非常恩爱,还生下了九个儿子,虽然比较清苦,但是他们夫妻俩都勤肯劳作,日子倒也过得去,大家都说康氏妻贤子众好福气。
      然而好景不长,一次外出干农活时,康怡悦的妻子被毒蛇咬伤,卧床仅2个月就去世了。临终前,妻子嘱咐一定他要照顾好孩子。康怡悦悲痛异常,想起妻子嘱托,他暗下决心,不管多苦,都一定要把孩子们健健康康的抚养长大,不让儿子和他一样受苦和被人瞧不起。从此,他更加辛苦地做事挣钱,还学会了好几门手艺,总是早出晚归,回到家里又当爹又当妈,几十年间历尽艰辛,硬是把九个儿子拉扯成人,还帮他们一一娶回媳妇成了家。
      按照农村的习俗,最小的儿子成家后,大家庭就可以为儿子们分家单过了,而老人一般不用劳作,轮流着到儿子们家里过日子,享受晚辈的孝顺。尽管没有什么家产,康怡悦也还是按乡俗给儿子们分了家,他想劳累了大半辈子,总算可以安享晚年,对妻子也有个交代了。谁知道,分家后的九个儿子却都很自私,觉得他老人家年纪大了,不中用了,只会增加负担,没有一个人愿意把他接到自己的家里赡养。这个情形让康怡悦寒心不已,他想起自己少年失去双亲,中年丧偶,劳苦一生,好不容易把孩子抚养长大成人成家后却又都对他不孝顺,各种不幸的事情都发生在他身上,一时百感交集,欲哭无泪。然而,坚强的康怡悦没有被困倒,他决定自已谋出路,不依靠9个儿子,也不给他们增加负担,年近70仍一个人悄悄离开家乡外出漂泊。
      离家前,康怡悦把自己的衣服打上补丁,把仅有的铜钱一个个都藏在补丁里。在外漂泊期间,他经常给别人打短工,靠着年轻时学会的一些手艺和肯吃苦的劲头、聪明的头脑,渐渐地康怡悦不仅没有过得凄惨,反而挣下了不少钱。善良的康怡悦此时又想起了仍在家乡的儿子,想着尽管儿子们对自己不孝,但始终是他和亡妻一生放不下的牵挂,得倾尽所能帮助他们。于是他带着这些年的积蓄回到中顺村,打算最后帮儿子们做点事情:为九个儿子每人盖一栋房子。
      在古时候,盖房子一般都是自家烧窑做砖,没有经验的他烧好砖后,老是被别人偷。为了防止砖块继续被别人偷走,他便在每块砖面刻上“康”字作记号,直到现在,这些房子的古砖上,“康”字仍清晰可见。在康怡悦的不辞辛苦下,历经数年九栋房子终于盖起来了,成为当时方圆百里规模最大的家族建筑群。而就在九个儿子都搬进了新房不久,年迈的康怡悦因为操劳过度,把身体也累垮了,大病一场离开了人世。
      九个儿子帮父亲整理遗物时,发现了衣柜里有一件破旧衣服,虽然打满补丁却叠放得非常整齐洁净,上面还放着一封康怡悦的遗书。遗书里,记述了康怡悦辛劳的一生,对九个儿子每个人都分别有叮嘱的话语,字里行间满满都是一个慈父对孩子不舍的爱和牵挂。儿子们又展开衣服,一个由补丁拼凑成的巨大“孝”字显现出来,而且每个补丁里面都是鼓鼓的藏着钱币,这就是为儿子分家后康怡悦孤独出走漂泊期间一直带着的那件旧衣服,他一个铜子都没有拆开过。老父亲一直告诉他们,不管何时,都不能忘本,只有勤俭吃苦,才能财富不断,只有时刻心存孝心,才会拥有财富和幸福。
      明白了父亲对他们的爱竟然如此的深刻,想起父亲的苦难人生,为自己始终无怨无悔的付出,九个儿子无比愧疚,久久地跪在父亲的遗体前哭泣,忏悔自己的自私和不孝。康怡悦去逝后,终于醒悟过来的九个儿子纷纷改过自新,他们按当地风水乡俗在九栋房子的后山种了很多樟树作为后龙树的同时,又在房子旁边种上了九棵樟树,以示永远铭记慈父教诲,康德久彰(九樟)。此后的康氏九子,终生与人为善,奋发勤肯,团结互助,家族越来越兴旺,中顺康氏逐渐发展成为大家族,繁衍总人口达2万余人,至今仅仍生活在中顺村的九栋屋康氏后人就有2000余人。而入口处的500余年九龙古樟,则和康氏族人一起,见证了九栋屋数百年悲欢离合。
      传说在革命时期,由于九栋屋这里房子多、干净整治,康氏族人好客热情,革命觉悟高,毛泽东每次带队路过时,都要在九栋屋这里作短暂的休整,和当地群众结下了浓厚的友情。上世纪六十年代,曾经有外地人托关系想用几万元买下这棵樟树,当时大家的每天收入还不到5毛钱,面对这笔巨款,九栋屋康氏没有心动,即使外地人去公安局开了调运证明想强行弄走,大家也顶住坚决不卖,最终护住了这棵充满传奇与灵性的九龙樟树。
      老人们都说,九龙樟身上那九根巨大枝条,就是康怡悦九个儿子的化身,他们要为慈父亲坚守在九栋屋这里,让父亲留下的精神财富流传百世,守护着每一位康氏后人康顺成长。如今的康氏族人,继承了祖先坚强、善良、勤劳的优良传统,更加团结一心,让村中的古樟树和族人一起,代代传承,生生不息。(江西省遂川县林业局 谢兵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