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级及以上公立中医医疗机构达41所 名中医下基层成常态
中新网北京新闻9月26日电 (记者 杜燕)十年来,北京市高度重视中医药事业发展。北京市二级及以上公立中医医疗机构增至41所,每千常住人口中医床位1.17张、中医师1.004人,均远超全国平均水平。同时,优质中医药资源下沉基层成效明显,建立了名中医团队主动下基层服务的常态机制,运用中医药流动医疗服务解决山区、半山区群众就医难问题,实施中医药精准扶贫支援。
这是北京市中医管理局副局长、二级巡视员罗增刚在今天举行的一场发布会上介绍的。他表示,十年来,北京市中医药医疗综合服务能力持续提升,中医药社会贡献度显著增强,文化传承弘扬发展,对外交流成果丰硕,中医药工作取得了跨越式发展。
中医药综合服务能力持续提升
他表示,北京市中医药服务可及性不断提升。全市二级及以上公立中医医疗机构增至41所,每千常住人口中医床位1.17张、中医师1.004人,均远超全国平均水平。全市三级中医医疗机构均设立康复科,妇幼保健机构均建立中医药临床科室,24家综合医院成为“国家级中医药工作示范单位”。
北京市中医药防病治病能力持续增强。全市拥有国家区域中医(专科)诊疗中心32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54个,国家中医重点专科133个,重大疑难疾病中西医临床协作试点项目13个,居全国之首。
北京市优质中医药资源下沉基层成效明显。建立5个区级中医医联体,100家中医药健康文化体验馆,连续开展健康乡村(社区)、健康养老工程、名中医身边工程、治未病健康促进工程,建立了名中医团队主动下基层服务的常态机制。运用中医药流动医疗服务解决山区、半山区群众就医难问题,实施中医药精准扶贫支援。
中医药体制机制改革持续深化
北京市中医药法制建设全面推进,相继出台了《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支持中医药振兴发展的意见》《北京市中医药条例》《中共北京市委、市政府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实施方案》。实施“学术模式、服务模式、管理模式”改革,促进中医学术思维回归。有效整治中医养生保健服务乱象,规范中医行业社会组织建设。
北京市积极探索中医药临床科研一体化新模式,截至2021年底,在北京地区建立了29个中西医结合研究所。在区级中医医疗机构建立了40个“北京基层中医药学科团队基地”,培养了一批基层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夯实了基层中医医疗机构临床科研能力。成立了北京市中医药研究伦理委员会,开展北京地区25家中医医疗机构的伦理委员会以及500余项临床研究项目的备案,进一步规范了北京中医药行业伦理审查工作。整合北京中医药优势资源,推进北京中医药科技创新驱动联盟建设。创建中医药创新驱动示范园,建立中医药成果转化公共平台,促进了科技成果孵化。
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中,北京坚持中西医结合,健全中西医协同救治机制,中医药参与治疗率达90.78%,总有效率达87.46%。全市派出百余名中医药专家赴武汉等疫情重灾区参加抗疫。搭建“北京远程健康服务”平台,覆盖全球198个国家和地区,为海外华人华侨、留学生和世界各国人民开展远程咨询、防疫公共课在线培训和中药服务开辟有效途径。
中医药人才队伍持续壮大
北京市强化高层次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带动了一批中医药高层次人才、领军人才和骨干人才培养。加强中医药骨干人才培养,与河南省中医管理局、南阳市政府联合创建的“仲景书院”,目前已举办三期仲景国医研修班,200位学员已结业;加强各级传承工作室建设。十年来,累计建设北京中医药薪火传承“3+3”工程名家研究室22个、名老中医工作室18个、传承工作站54个、基层老中医传承工作室67个、人文学术和中医文化传承工作室3个、老中医传承工作室站分站116个;在全国率先启动中医药传统技能传承工作室遴选,累计建立中医药传统技能传承工作室17个。培养了一批区级学术继承人,提升了区域中医药人才能力和水平。
中医药服务新业态迅速拓展
北京市打造以“地坛中医药健康文化节”为代表,石景山西山中医药文化季、通州运河中医药文化节、延庆本草文化节、海淀区校园中医药文化节等新兴中医药文化活动为区域特色的中医药科普文化大型主题活动集群。开展北京市中医药文化资源普查,系统整理了北京中医药文化资源内容和传承发展状况。开展北京中医药文化素养教育基地建设、中医药文化进校园示范基地建设等试点活动,拓展全方位弘扬传播中医药文化的新形式。
北京市中医药与旅游、文化、生态、养老等产业融合发展态势基本形成。在京津冀范围内探索共同打造中医药特色旅游服务品牌,率先推出13条中医药养生旅游路线和52家中医药文化旅游基地。打造融健康教育、森林疗养、生态涵养等于一体的中药特色生态产业园带,推进中药保护和发展。中药产业支撑作用明显提升。(完) 【编辑:陈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