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学少年,峥嵘岁月
——纪念清华大学研究生会成立35周年
研通社记者 胡天依 张铭雨
到2014年10月,清华大学研究生会(简称“研会”)已经走过了35年的光辉历程。35年来,研会人秉承服务研究生同学成长成才的宗旨,持续引领着清华研究生的校园风尚,打造了一系列精品活动,以创造与实践的热情谱写着不竭的青春乐章,也为一代代清华人留下了无数的美好回忆。
图为1979年清华大学研究生会创立。
三十五年:不变的是服务
研究生会在建立之初,主要工作就是为研究生同学提供各种生活服务,其中最重要的工作之一就是为当时的研究生新生买火车票。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最早的一批研究生多数曾经参加过工作,平均年龄较大,其中很多人已经组建了家庭。因此研会将服务研究生生活作为最重要的工作核心,这一服务,就是35年。
图为80年代清华大学研究生新生入学迎新场面。
“那时候我印象最深的是为研究生们组织放电影,那时候叫做为人民服务,用现在的话来讲就是服务意识。”第二届研会主席鹿大汉这样回忆当年的研会工作。当时的研究生生活相对单调,因此研会就将重点放在了提供细致入微的生活服务上。
第九届研会主席胡胜发对当年的理发大赛印象深刻,他说:“那时候经济也不是很宽裕,剃一下头发挺麻烦,同学互相剃个头,我想挺好的。”1988年,研究生会组织会理发的同学,在学校小树林里举办理发大赛,同学们都可以去免费理发。比赛弘扬了互帮互助的精神,在当时反响十分热烈。
图为1999年清华研究生“一二·九”大合唱。
随着物质生活的日臻丰富,研会开始注重为同学们提供文化娱乐的平台。第九届研会副主席薛军回忆起办舞会的经历时说:“当时我们希望邀请中央音乐学院跟我们合办,那一次舞会,我们动用了两辆大巴去中央音乐学院接同学。”薛军回忆道,当时现场的人都很激动,等待女同学们的到来。当车快要来时,远远听到一阵喧哗,结果等车开近了一看,车上坐的一半竟然都是中央音乐学院的男生。“那次舞会办得非常热闹,还有很多其他学校的同学从外面听到消息来参加。”而像这样的舞会,以及后来的男女生节系列活动,一直是相伴清华代代研究生的难忘回忆。
直到今天,为同学服务的传统一直在延续。2013年1月11日,学生公寓区事务科发布通知,从1月17日进入寒假开始,将暂停学生宿舍楼内洗浴热水的供应。该通知引发了同学们的激烈讨论,认为这一举措给假期“加班”在学校科研、学习的同学带来极大的不便。校研究生会对此迅速作出反应,通过学生订票量以及宿舍每日刷卡量等数据,调研学生留校情况,并整理清华“我们的家园”网站上相关的留言与回复,广泛收集同学意见。在将这些情况汇总后,向物业中心等学校相关部门进行了沟通汇报,最终妥善解决了此事。
凡是涉及研究生切身利益的大事小事,事事都要关心,这就是研究生会一贯不变的宗旨。
文化与理念塑造:凝聚品牌的力量
在35年的岁月中,研会的各项工作通过点滴凝聚,塑造了一大批属于清华研究生的特色文化品牌活动,向研究生传递着最为先进的理念与思想,引领着校园文化大势的走向。
图为2011年“百年百对”集体婚礼。
在清华百年华诞之际,研会策划组织了“百年百对”集体婚礼。第二十二届第二任研会主席林正航至今仍然对那次集体婚礼记忆犹新,他说:“当选研会主席的第二天早晨8点我就与校庆办老师开会,计划在2011年4月29日和30日做一个百年百对集体婚礼。”林正航也决定将自己的婚礼定在这个极富纪念意义的时刻。这次婚礼虽然称为“百年百对”,但最终人数达到四百对,大量的工作并没有压垮充满热情的研会人。更值得称道的是,负责“百年百对”的两位副主席之后也坠入爱河,现在已经结婚。在百年校庆期间,研会细致深入的工作,诸如“时间邮筒”、“小研”形象设计等也与“百年百对”一道,营造了校庆期间温馨、向上的校园氛围。
35年中,许多“研会出品”的特色活动脱颖而出,成为塑造优秀校园文化的重要品牌。第十六届研会副主席吴群刚回顾在研会的日子时,首先想起的就是1997年的第二届“良师益友”评选:“宣传海报的设计、印刷以及张贴都是我一个人来完成的。”那时计算机技术还不通行,吴群刚便临时自学设计软件,现学现用。时至今日,历经十余年的发展,那个时代创办的“良师益友”评选与“学术新秀”评选已成为研会的“金字招牌”。如何能够让传统活动“旧貌换新颜”,研会的工作思路是更加注重表达活动背后的精神与理念。
图为2014年“良师益友”颁奖晚会上陈吉宁校长与获奖教师合影。
2014年第十四届“良师益友”颁奖典礼为了更好地诠释“良师益友”的精神内涵,通过多次讨论,典礼筹备团队最终决定通过讲述今昔清华大学“良师益友”的故事来展现典礼的主题“师途”。为了找到更多的故事,“小研”们一头扎进图书馆、校史馆和档案馆,从浩繁的卷帙中挖掘大师们的点点滴滴,最终选择了叶企孙、赵忠尧、陈岱孙和张任这4位“良师益友”,并特别上门拜访了他们的家人,将精心整理的大师故事在典礼中完美呈现。
在实践中创新:引领学生时代新航向
最近的35年,对伟大的祖国而言,是一个大变革大发展的时代。在变革的潮流中不断地把握住时代的脉搏、不断地开拓新的隽永篇章,是研会永葆活力的不竭源泉。
回忆起多年来研会走过的旅程,十八届研会第一任主席马扬飚提到了研会工作职能转变所带来的创新机遇。2002年,清华在校研究生数量超过本科生,这意味着研会将服务于半数以上清华园的同学,这是一个新的课题和挑战。
图为薛其坤副校长在2014年清华大学博士生学术论坛上发言。
2002年3月21日,研会举办了第一期博士生论坛,作为博士生培养过程中的必修环节,迄今博士生论坛已经举办逾400期,成为了清华大学“学术软环境”建设的重要抓手,带动了研会从服务职能到全面育人的转变。
多年来,研会中这样满怀时代精神的创新从来没有停息过。在2012年9月的一次午餐中,“小研”们聊起了一个问题:现在的清华研究生不缺少专业素质、交流机会和科研资源,但少有挑战权威的勇气和与大师现场切磋的机会。“我们为什么不能主动邀请大师,让更多的学子与大师对话?”出于这样的思考,清华大学“巅峰对话”起航了。
图为1991年诺贝尔生理学奖获得者埃尔文•内尔(Erwin Neher)在清华“巅峰对话”演讲。
“巅峰对话”从一开始就将目标定位为让同学们真正获得挑战诺贝尔奖得主等国际顶级专家的机会。从当年11月起,研会以学生名义向近五年的诺贝尔奖获得者发出邀请函。在基本石沉大海后,转而向所有诺贝尔奖得主发邀请函,依然没有得到回复。“几乎都要绝望的时候,直到农历蛇年除夕当天,1991年诺贝尔生理学奖得主埃尔文·内尔回复说可以利用在北京转机回国的时间,作为嘉宾参加首场‘巅峰对话’,当时大家都觉得无比振奋。”第二十三届第二任研会主席刘博涵回忆道。此后,经过大半年时间的筹划,“巅峰对话”从无到有,最终结成累累硕果,成为当下清华最前沿的学生学术对话论坛。
35年,几代人的心血浇注,成就了今日的清华大学研究生会。岁月悠悠,往事沉沙,在这一历史的路口上,今人披沙拣金,拾起的可能只是几缕零碎的星点,而在这些背后的,是长久以来照耀后人前进方向的无数星斗,值得后继者不断践行与追随。
(清华新闻网11月14日电)
供稿:校研究生会 学生编辑:小 西
(http://news.tsinghua.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