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西部 鸟类迁徙的补给站

10.11.2016  09:37
   中国林业网11月10日讯     秋季是鸟类迁徙的季节,吉林西部作为世界鸟类重要的迁徙通道,每年都会迎接数以万计的水鸟来此停歇,因此,吉林西部也被称之为鸟的天堂。
  吉林莫莫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吉林省白城市镇赉县境内,以其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和自然环境,成为世界濒危鸟类白鹤迁徙路途中的重要补给站。据统计,今年秋季,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列为“极危物种”、全球数量不足4000只的白鹤有2200只来到莫莫格自然保护区停歇。莫莫格保护区为恢复湿地,打造候鸟迁徙的“五星级驿站”,采取了河湖连通、退耕还湿、人退鸟进等多项措施,并在区内投食、种植藨草、全天24小时巡护等措施。目前,保护区已累计投入湿地引水资金1200余万元人民币,每年从周边江河向湿地引水5千万立方米。莫莫格湿地记录到白鹤停歇数量达到3800多只,停歇时间也超过了100天,创造了世界之最。并在国内首次成功追踪环志白鹤。白鹤已成为了吉林省一张靓丽的生态名片。
  吉林向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吉林省通榆县境内,处于全球8条鸟类迁徙通道之一的东亚—澳大利西亚迁徙通道上,是迁徙鸟类种类和数量较为丰富的一条通道。保护区有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鸟类10种,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鸟类42种。向海是远近闻名的“鹤乡”,有珍稀禽类丹顶鹤、白枕鹤、白头鹤、灰鹤等。鹤舞向海是具有代表性的吉林八景之一,到了迁徙季节,数不清的鹤类引颈长鸣、盘旋碧空的场面令人难忘。保护区内多种生物区系与复杂的生态环境互相渗透,形成了“沙丘榆林、湖泊水域、蒲草苇荡、羊草草原”四大生态景观。目前,向海保护区通过实施“河湖连通”、“引霍入向”、“引洮入向”等重点湿地补水工程,向海湿地面积恢复至3万公顷,为原湿地面积的83.33%,使水鸟繁殖及生活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2016年向海保护区开展综合治理行动,依法对核心区内私搭滥建的窝棚点、非法捕鱼设施实施强制拆除,使鸟类及其他野生动物的栖息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
  2006年,吉林省启动了湿地立法工作。2011年3月1日,《吉林省湿地保护条例》正式实施,使吉林省成为全国湿地立法较早的省份。吉林省还编制完成了全省第一个湿地保护十年规划,“重要湿地生态补水长效机制”和“生态效益补偿机制”有序推进,湿地保护与修复工程成效显著。(吴林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