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互助抢农时 北京防疫种植生产两不误

18.02.2020  01:41

  中新网北京新闻2月17日电  在北京市大兴区庞各庄镇的一个西甜瓜育苗场里,随处可见各自忙活的工作人员,育苗,嫁接……“虽然是特殊时期,但是防疫和生产都没有松懈。现在西甜瓜秧苗长势良好,育苗的西瓜预计在今年四月底上市,届时大家可以来品尝咱地道的庞各庄西瓜。”老宋瓜园负责人宋绍堂说。

一手抓防控,一手抓种植

  记者从北京市大兴区了解到,大兴区庞各庄镇,西甜瓜种植面积2.5万亩,预计需要嫁接苗数1940万株。由14家育苗场承担,供应全镇西瓜种植的育苗量。

  每年的育苗关键时期是从1月初到2月底之间,也是育苗场最忙的时候,由于嫁接技术工人大多来自外地,突如其来的疫情,严重影响了育苗场的生产效率。

  截至目前,全镇育苗场完成嫁接苗数600万左右,仅占总额的30%。农时不等人,育苗场的产量直接影响到农户今年西瓜的种植,乃至夏季西瓜市场的供应。

  庞各庄镇“对症下药”,针对各育苗场遇到的嫁接技术工人不足、用工难的问题,搭桥解决“用工荒”。动员区内有种植经验的农户到园区内帮忙,对返京技术人员经严标准筛查合格后,进行集中调配,满足育苗嫁接技术需求。

  针对各育苗场在生产过程中遇到技术、物资短缺等问题,庞各庄镇还建立镇级农业产业微信群,邀请专业技术人员进群指导、协调物资等,进一步保证育苗质量。

  疫情防控特殊时期,既要保障生产,也要做好疫情防控。庞各庄镇防控办指导相关防控工作,要求所有园区实行封闭式管理,对返京嫁接技术人员来源地情况及身体健康进行把关,并采取14天单元隔离管理,有效降低感染风险。

种好“菜园子” 丰富“菜篮子

  大棚里的快菜又长成了,大兴区北臧村镇种植户赵春良看着地里一片片绿油油的快菜,突然想起了附近潘家大棚。

  潘淑珍是江西人,过年前刚种上菜秧,就回家过年了。没想到刚好赶上疫情,延长了回城时间,温室蔬菜无人管护。“也不知道潘家大棚的快菜长得怎么样了?”赵春良有些担心。

  承担村里岗亭卡口的排查工作的赵春良,担起了照料潘家大棚的工作,还另帮两个未返京的外乡人一同照料。八九亩土地,七个大棚,他白天给大棚翻膜,晚上给大棚盖膜,原本大家担心烂到地里的快菜,现在已经长出三两片叶子。

  快菜成长期在一个月左右,赵春良照料的大棚每个将近能够生产6000-10000斤快菜,按照成熟后的价格计算,这大片的快菜可以卖出20万左右。

  大家纷纷向赵春良表示感谢,他说:“我就是个农民,今年58岁了,种了一辈子地,不能看着地里的菜全糟蹋了,也不能让他们回来以后心寒。

  “菜园子”里的农户们遥隔千里,互帮互助。而目前,大兴区已建立蔬菜生产供应情况的周报制度,每周对各镇蔬菜的在田面积、产量等信息进行调度,及时掌握全区蔬菜特别是叶类蔬菜生产情况,做好应急储备。大兴区种植中心指导各镇摸清蔬菜生产的底数,派出专业技术人员,针对多云、雾霾天气造成的温室“低温寡照”等问题,积极开展冬春季蔬菜生产技术指导、病虫害防治等工作,在用工短缺的情况下,及时进行植株调整,加大速生性叶类蔬菜生产。

  此外,在北京市昌平区,北京鑫城缘果品专业合作社每周都会为抗击疫情的一线医务人员捐赠爱心草莓100斤,还为300多户社员配发了蔬菜苗,保障社员生产,为市民提供更多的优质蔬菜。

  面对当下疫情,昌平区经管站组织辖区内专业合作社,带领社员畅通销售渠道,将原来的线上线下销售,全部转变为线上销售,并以半价售出,保障市民的“菜篮子”。(完) 【编辑:陈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