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公开20年 一中院再推20项公开新举措

25.07.2018  00:53
  1998年7月11日对于北京一中院乃至我国法治进程来说都具有特别的意义。这一天,中央电视台第一次在北京一中院向全国观众直播了一起知识产权案件的庭审,这也被视为我国司法公开的首开先河之举。2018年7月11日,时值该案庭审直播整整20周年,北京一中院召开“司法公开二十周年”新闻发布会,在回眸二十年司法公开历程的同时,发布了《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关于新时代进一步深化推进司法公开的若干意见》,推出20项深化推进司法公开举措。

  发布会首先播放了该院制作的纪录片《让公平正义看得见》,这10分钟的短片,回顾了该院二十年来司法公开的工作历程。难得的是,当年这起案件的3位亲历者也来到了发布会现场,跟大家分享了他们当年参加这次庭审活动的感受。

  进入新时代,人民法院工作面临着新形势新使命,而司法公开工作更须主动适应新任务新要求,树立新理念,明确新定位,构建新格局。基于此,该院制定出台《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关于新时代进一步深化推进司法公开的若干意见》。

  在《若干意见》中,该院依托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与司法审判工作的深度融合,通过20项具体举措,提出了进一步深化推进司法公开工作的主要方向,着力构建“以司法公开促进司法公正,以司法公开深化司法公信,以司法公开保障司法为民,以司法公开提升司法公信,以司法公开增进司法和谐”的“五位一体”司法公开新格局。

  据介绍,在裁判文书说理公开上,该院着重从强化文书证据采信及裁判理由论述上下功夫,构建“深度说理+广泛应用”的裁判文书公开新模式,方便人民群众查阅使用,促进司法责任制落实;在重大疑难复杂问题的处理及专业化程度较高案件的审理中,该院尝试引入专家论证或听证程序,扩大司法实质参与主体范围,辅助法官认定案件事实,保障司法行为的民主性、科学性、合法性与合理性;在探索多元纠纷解决机制上,吸收行业组织、律师协会、基层自治组织等不同社会主体,参与矛盾纠纷化解,强化诉非衔接机制建设;在审判实务公开方面,依托“互联网++”模式,优化电子文件上传和内外网数据交互功能,加强网上立案、跨域立案系统建设,实现电子卷宗随案同步生成,逐步探索实现审判事务信息的全流程主动推送与动态反馈;定期对司法建议情况进行梳理分析,借助信息化手段,构建司法建议公开库,逐步扩大司法建议公开覆盖面,积极延伸审判职能,有效参与社会治理;通过规范应用委托调查令、邀请检察长列席审委会、共签司法协作协议等常态化的制度方式,加强法律职业共同体沟通协作,实现司法资源共享,共同推进司法公正和职业共同体建设。 责任编辑:梅玉兰
北京拟设立互联网法院
  今天,北京互联网法院正在紧张地筹建过程中。法院网
习近平致2022年六五环境日国家主场活动的贺信
值此2022年六五环境日国家主场活动举办之际,法院网
习近平会见李家超
国家主席习近平30日下午在钓鱼台国宾馆会见了新当选法院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