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敬忠教授团队探索“小农扶贫”模式政策建议获中央领导批示
本网讯 近日,我校人文与发展学院叶敬忠教授、贺聪志副教授撰写的政策建议《衔接小农生产和城市消费 实现稳定脱贫》被《人民日报(内参)》第643期采用,获得了中央领导的重要批示。国务院扶贫办为此专门召开座谈会,叶敬忠教授详细汇报了其团队探索实施的“小农扶贫”模式。《人民日报》于2018年7月4日对该模式进行了公开报道。
当前,脱贫攻坚的重点是深度贫困地区和深度贫困人口,多以小农户为主,产业扶贫很难覆盖到。叶敬忠教授认为,鉴于产业扶贫遭遇的一些瓶颈,扶贫工作需尝试突破常规思维,基于零散地块的小农式家庭生产应是生产扶贫的立足点。
自2010年,叶敬忠教授的研究团队发起“小农扶贫”模式探索。8年的实践表明,基于小农户生产、直接对接城市固定消费者的扶贫方式,可以成为贫困小农户增收脱贫的突破口。
研究团队与河北保定易县扶贫办合作,在该县坡仓乡桑岗村发起扶贫实践,后又扩展至附近的宝石村,这种小农扶贫方式产生了良好的效果。首先,以生计资源为基础,贫困户参与很普遍,可对接产品种类丰富,提供的产品达30余种。桑岗村几乎所有具备生产空间和劳动能力的贫困农户都参与了这一项目,包括6个政策兜底的贫困户。其次,以固定的消费者和较高的产品价格为保障,贫困户收入稳定且持续。贫困小农户每年通过产品对接获得的收入,少则千元,多则万元。产品价格稳定,交易可全年进行,脱贫效果显著。其三,以充分的互动和信任为基础,拉近城乡关系。70%的消费者表示,参与对接是基于对农户的信任。除了持续购买农户产品之外,不少消费者自发为村庄捐赠衣物、儿童玩具和图书;有的消费者还为到北京看病的农民提供帮助,体现了和谐的乡城关系和协调的发展理念。其四,以整体性修复为补充,乡村建设兼顾生态与文化。桑岗村80%以上的农户已减少农药、化肥和除草剂的使用,在蔬菜种植和养殖过程中则很少或完全不使用化学添加剂。生产小组还开展垃圾治理和文化活动,提升了村庄组织能力。
研究团队认为,小农扶贫方式具有高度的可行性和稳定性,可弥补当前产业扶贫覆盖的空白区域,建议在更大范围内推广。
研究团队认为,小农扶贫方式的可行性,在于所利用的是贫困小农户现有生计资源:小块土地、庭院、山场、多年种植和饲养的品种、家庭劳动力,以及按照小农方式进行农业生产和乡土食品加工的知识和技能等。小农扶贫方式的稳定性,在于农村生产者和城市消费者建立起的相互信任。近年来,很多城市居民对这些产品和食品有较大需求,且愿意以适当价格与贫困户对接购买。把贫困户的乡土产品与城市消费者的需求对接,是贫困小农户增收脱贫的有效途径。
除了一线城市外,县城(或县城以上城市)范围内的任何一个社区、政府部门或企事业单位,均可与贫困村庄实现对接,且产品运输和配送更为容易。同时,每个村庄都有驻村工作队,他们是建立对接的最佳组织者和“搭桥”者。另外,农村社工、大学生村官、村干部等也可承担起组织者和发动者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