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与时政】以史为鉴 文化自信——论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八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精神

14.10.2014  22:00
原标题:

  10月13日,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八次集体学习时强调,“牢记历史经验历史教训、历史警示,为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有益借鉴。”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高速发展,就像是一列开足马力全速奔驰的庞大列车,向着现代化进程呼啸驶来,既有傲人的成绩,也有速度冲击同时带来的问题和隐忧。此时,能主动回头看,慢下一味冲锋的态势,不仅求快而更求稳,回望我们民族一路走来的过程,从中寻求成败教训、总结得失经验,古为今用、借古鉴今,这是一种非凡的胸怀智慧,一种成熟的治国方略,正是中国文化中所说“极高明而道中庸”的思想体现,能把握一种不过激又不保守的适度原则。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把学问体系分为了经、史、子、集四部,大体来看,经是指儒家典籍,史是指历代史书,子是指诸子百家,集是指文学艺术。经为纲,因为“经”这个字本身就有恒常不动的意思, 中国历史中的治国者、理政者,在主体上皆以儒家经典思想为指导理念,因此史部中所记录的历史风云、朝代变迁,也就在以事实说话、在以史料佐证,反映着历朝历代对于经部的理论运用情况、得失成败教训。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指出的,“历史是最好的老师。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中华民族创造了独树一帜的灿烂文化,积累了丰富的治国理政经验,其中既包括升平之世社会发展进步的成功经验,也有衰乱之世社会动荡的深刻教训。”这种对于历史的重视、对于历史的学习,是中华民族历来的传统。

  古代的治国理政者,十分注重总结历史、以史为鉴,很多出色的政治家同时也是史学家,比如司马光,北宋宰相,官历四朝,主持编纂中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而唐太宗说“以古为鉴,可知兴替”,《晋书》说“前车之覆轨,后车之明鉴”,《韩诗外传》说“故殷可以鉴于夏,而周可以鉴于殷”, 这都是在表明,要以历史的前车之鉴,作为当今的后事之师。

  事实发展也印证着,对于历史的态度,影响了一朝兴亡。比如同样是少数民族入主中原大地、统帅华夏政权,元、清两朝对于历史敬畏心的截然不同,就导致了家国发展的大不同。元代蒙古政府,从主观感受出发,否定了中国文化的历史传承、思想道统,取消科考制度、重划职业等级、歧视儒学教化,使这个外来政权在中华大地上怨声载道、难以久存,不到百年便轰然倒塌, 因为它完全割裂了历史,成为没有根基无法长生的浮木,兴也忽焉,亡也忽焉。 而清王朝在考虑稳定社会的问题时,便充分借鉴了元朝的失策,修前史,崇汉学,使这个异族政权基本顺延了中华民族主体文化,一统天下268年。 虽然,并非历史的就是要承袭的,并非本土的就是要恪守的,但是发展必须要立足于历史,正如创新必须要来源于传统,任何一个国家的现代治理,也都要对待好 它的 传统文化。

<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