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古典学家斯文·君特教授做客“人大史学讲堂”
4月20日下午,“人大史学讲堂”系列讲座第63讲在人文楼举办。做客本期史学讲堂的是德国古典学家、东北师范大学世界古典文明史研究所教授斯文·君特(Sven Günther)。历史学院历史系主任、副教授王大庆担任本场讲座评议人,讲座由历史系教授徐晓旭主持。北京大学古典学研究中心范维里克和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吕厚量以及数十位同学参加了此次活动。
君特教授认为,在古代希腊罗马经济史研究领域内,“原始主义”(Primitivism)和“现代主义”(Modernism)两种理论模式之间长达一个世纪的争论在最近二十年中已经被跨越:原始主义曾认为古代经济是原始的,是一种建立在交换而非市场基础上的自给自足的家庭经济,因而在古代社会,并不存在独立的经济领域,经济是“嵌入”(embedded)社会之中的;而现代主义者则主张,古代经济也是发达的市场经济,它与现代资本主义之间只存在程度上的差别,没有本质区别。这种理论分歧因近二十年来考古资料的量化分析方法、前近代各社会间的比较研究的新成果而有所变化。新制度经济学(New Institutional Economics)似乎正成为分析古代经济的集成式理论,即“新正统”。这种分析方法把人视为“不再理性的人”(homo non iamrationalis),并将人置于各种具体或抽象的制度中加以观察,认为这些制度引导人做出了经济决策。这使得之前两种对立的理论得以调和,特别是能让“原始主义者”及其“嵌入”式经济观得到更广泛的认同。
然而“新正统”绝非万灵药,君特教授进一步认为,新制度主义视角依然未能解决如何分析经济活动和经济话语的史料文献问题。有鉴于此,君特教授更倾向于运用E·高夫曼(E. Goffman)的“框架分析”(frame-analysis)提出了一种解读古代史料的新路径,即:古代文献的作者们会在其著作中利用其著作认可、反思和创造某些规则框架,来向他的潜在读者们表达其经济思想,甚至力图影响和改变读者的经验框架。例如在《查士丁尼法典》中,《学说汇纂》的一小段就构成了一个案例:它清晰展现了这些规则框架是如何应时代所需而被调适的,而作者甚至完全篡改了其引用的柏拉图《理想国》中一段的本义,用以确证自己观点的权威和确证。
君特教授的讲座引发了在场师生的浓厚兴趣。在评议环节,王大庆副教授结合自己的研究,认为君特教授的研究颇具启发性,做出了弥合和超越已有的争论的有益的尝试,同时指出,在古代史经济研究中也要对中国古代经济史文献和资料的参考价值给予重视。随后,在场的其他师生也就自己感兴趣的话题与君特教授进行了探讨与交流。
斯文·君特教授毕业于德国美因茨大学(Johannes Gutenberg-Universitat Mainz),获历史学博士学位。曾任美茵茨大学古代史研究所研究助理,以及比勒菲尔德大学古代史系学术委员。现任东北师范大学古典文明史研究所 (IHAC)教授,The Journal of Ancient Civilization 杂志主编。君特教授曾发表过的作品有《税收是共和国的神经——罗马帝国从奥古斯都到戴克里先时代的》《论性格写作中的意向和劝谕:关于公元前1世纪拉丁政 治-历史文学中人物形象的宣传形态和宣传功能的解说》《将领、经理、经济学家:提摩太乌斯和公元前4世纪希腊的战时经济》等数量颇丰的论著。君特教授的研究领域包括古希腊罗马经济、社会、法律、行政管理、政治、军事、钱币学、铭文学、古代史和拉丁语教学法、古代文学和钱币的接受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