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18区议会发表联合声明 全力支持政改方案

24.04.2015  18:54

  

  据《香港商报》报道,昨日中午,香港18区区议会正、副主席发表联合声明表示,特区政府已按基本法及全国人大常委会“8·31决定”,提出了合宪、合法、合情、合理的行政长官普选方案;他们会全力支持特区政府提出的政改方案,衷心希望立法会议员能支持方案,让香港500万合资格选民可于2017年实现“一人一票”普选行政长官。

  政改方案体现最大民主化

  特区政府前天发表《行政长官普选办法公众咨询报告及方案》后,一众官员继续与各界解释相关方案。昨日,政务司司长林郑月娥、政制及内地事务局局长谭志源来到湾仔与18区区议会正、副主席召开例会,向他们讲解政改方案。

  会后,身兼屯门区议会主席的乡议局主席刘皇发表示,香港18区区议会全体正、副主席达成共识,并发表了联署声明。

  声明指,特区政府已经按照基本法及全国人大常委会去年8月31日的决定,提出了一个合宪、合法、合情、合理的行政长官普选方案。声明言明众主席、副主席戮力同心支持政改的心声:“我们18区区议会正副主席,全力支持政府提出的方案,并衷心希望立法会议员能支持方案,让全港五百万合资格选民可于 2017年‘一人一票’普选行政长官。”

  冀政改尽快通过

  元朗区议会主席、新界社团联会会长梁志祥接受记者采访表示,据他接触的市民中大部分都支持政改方案,而新社联早前民意调查亦显示逾半市民希望政改通过,他希望政改方案可以尽快通过。他说,这次政改方案弹性比预期大了很多,特别是“入闸”方案较为宽松,期望当局能积极向市民解释此方案。

  议员应顺民意投赞成票

  观塘区议会主席、九龙社团联会会长陈振彬亦强调,一众区议会都支持政改方案,而多个民调显示大多数市民都希望2017年可以“一人一票”选特首。他呼吁立法会议员尤其是泛民议员,作为民意代表,应该根据民意就政改投赞成票,令方案最终通过。

  陈振彬续说,这次政改方案在基本法及全国人大常委会决定下,已给予了最大的空间。他举例,只要120位提名委员会委员推荐便可参选,推荐上限是 240位委员,如此门槛下“入闸”、“出闸”做法都很好,特别是提委会委员可以投2至10票,无论是建制派还是泛民参选都有机会,真正体现了特首选举的最大民主化。

  政改若被否 未知何时可重启

  关乎香港未来发展的政改方案终于出炉,政改三人组昨分别出席多个电台节目,解释方案细节。政务司司长林郑月娥表示,政改方案已设下宽松位,包括降低“入闸”门槛至提委会的120票及提委会委员可投票给所有参与人,令参与人争取“出闸”的机会更大;而一旦方案被否决,下届政府未必有信心和动力再启动政改。

  林郑﹕民主须先行出第一步

  昨日,林郑先后接受港台与商台访问,她在节目中承认,经过十多个月的讨论,多次接触泛民议员,但仍未能取得突破。她说,议员作为民意代表,需听取市民意见;她会尽量争取市民支持,令立法会议员支持政改方案。她担心政改方案若被否决,未知何时可再启动。

  林郑解释,今次启动政改方案,是基于2007年时全国人大常委会所作出的时间表。如果未能完成时间表的要求,因当时未有提到2017年后的安排,加上考虑到今次政改的讨论、政府花费的力气、讨论所引发的分歧,下届政府未必有信心和动力重新启动政改;即使下届特首再要求启动“五步曲”,在启动第一步后,全国人大常委会是否同意再启动(香港政改),亦是未知之数。

  节目中,林郑反问泛民议员,否决今次方案后,有何理据认为下次重启就可以得到普选?她认为泛民应向市民解释清楚。她再次重申,民主是一个过程,先行出第一步,将普选变成香港政治体制的重要一环,便不能再走回头路,到时泛民仍可按法律程序争取改善和优化相关制度。

  政改方案设下宽松位

  林郑认为,政府是次政改方案已设下宽松位,包括降低入闸门槛至120票,有机会出现5至10名参选人,提委会成员可以投N票,设计较为宽松,亦能增加竞争,已平衡进取和保守的声音。提委会为保持制度公信力,投票时一定会考虑公众意见,如果公众心仪的参选人未能出闸,相信对之后的选举程序会有影响。

  被问到政府会否安排泛民议员与中央官员会面,林郑表示,只要有议员想与中央官员对话,特区政府都会积极跟进,也已经向中央官员反映,但在“好短期”内未必能安排,需有耐心等待成效。她指,如果安排到会面或参观活动,会是全体议员都参与,但过去也出现过建制派议员离席、让泛民单独与中央官员讨论政改的情况。

  谭志源:一人一票最大亮点

  政制及内地事务局局长谭志源昨出席新城节目时表示,政改方案最大的民主元素是,由现行1200人的选举委员会变为全港500万合资格的选民普选行政长官;随着门槛大大降低,他估计泛民至少可有1人成功“入闸”。

  他表示,明白泛民议员面对两难,一方面社会上越来越多市民支持政改,另一方面一些温和派泛民议员被狙击;但还是希望议员能够负上历史责任,令政改得以通过。政改方案通过之后,任何层次的修改都有机会进行,因选举分多个层次规管,包括基本法层次、本地立法层次、附属法例层次及选举指引层次。

  袁国强:政改要考虑香港法律空间及政治现实

  律政司司长袁国强昨出席DBC节目《早晨八达通》时表示,政改方案提出提委会界别分组和选民基础维持不变,是客观评估了政治现实,认为现时没有空间增减界别,亦不希望因小失大,令更多界别或政党反对方案。他还解释,政改让提委会委员最少需提名两人和最多并无限制的建议,是希望建制及泛民委员可以互相提名,认为建制及泛民有不同政治光谱,可令民主元素更广泛。他重申,政改要考虑香港法律空间及政治现实,兼顾不同政见人士,而非单一考虑界别及政党的看法。

  工总:港政改 要先起步

  香港工业总会坚定支持特区政府本周三公布的政制发展改革方案。特区政府按照基本法和全国人大常委会“8·31决定”,并广泛听取民意之后制订政改方案,工总期望立法会议员能够以全港市民的民意及福祉为依归,投下赞成票通过方案,让500万名香港合资格选民可以于2017年“一人一票”选出特首。

  刘展灏吁议员听民意

  工总主席刘展灏表示:“政改方案采纳了较低的‘入闸’门槛,也设提名人数上限,可让更多不同政见或背景的有志人士成为参选人,成功‘入闸’。” 而在“出闸”阶段,政府也提出宽松合理的安排,提委会委员以不记名票,可选择支持所有参选人或部分参选人,但最少投票支持两名参选人。获得提名委员会半数以上支持的两至三名参选人将成为行政长官候选人,再由选民以“一人一票”选出特首。

  刘展灏指,“这个政改方案若得到立法会通过,确实可以把香港民主进程向前推进一大步。近日多项由学者、商界和团体进行的民意调查也反映,超过半数市民希望政改可以通过。因此,我们呼吁立法会议员广泛听取民意,支持政改方案,否则,只会令香港政制发展进程停滞不前,再度陷入无止境的争拗。”

  他续补充指,一旦方案被否决,何时重启政改将会是一个大问号,反对通过政改方案的立法会议员要对香港全体市民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