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发展中国家可再生能源发展研讨会暨南南合作清洁炉灶技术培训会成功举办

02.11.2019  01:12

本网讯 为有效促进广大发展中国家生活用能清洁化,提高当地清洁能源发展水平,全面推动联合国2030年发展目标实现,10月18至25日,中国农业大学、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联合生态环境部气候变化司、农业农村部农业生态与资源保护总站、中国环境科学学会、中国农村能源行业协会、中国清洁炉灶联盟、中非可再生能源合作创新联盟等单位,成功举办“2019发展中国家可再生能源发展研讨会暨南南合作清洁炉灶技术培训会”。来自11个国家,包括乌干达、蒙古、卢旺达、巴基斯坦、埃及、俄罗斯、南非、加纳、澳大利亚、加拿大、中国的专家、学者及企业代表参加会议。

10月18至20日,与会人员在中国农业大学国际会议中心进行了学术研讨。中国农业大学生物质能科学与技术国家级国际联合研究中心主任董仁杰教授担任会议主席并致开幕辞,会议共进行了20个国内外专题报告,其中包括15个国别专题报告,5个中国相关主题的报告。

与会专家围绕“发展中国家可再生能源发展”战略,针对中国与其他发展中国家在燃料特性、炉具标准、测试方法、炉具性能等方面的不同需求和技术进展进行了研讨。北京化工大学刘广青教授介绍了中国北方农村地区居民清洁供暖现状;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加纳办公室主任Eric Kumi Antwi-Agyei先生分享了中非可再生能源技术转移(Renewable Energy Technology Transfer,RETT)清洁炉灶项目相关经验;俄罗斯锅炉制造商协会主席Sergey Seregi在报告中介绍了俄罗斯联邦电炉行业发展的实际问题及特点;国际标准化组织技术委员会委员Anthony Francis Blake分享了ISO 19867-1和ISO 19869炉具国际标准的对比研究结果;乌干达清洁炉灶联盟代表Geroge Sizoomu介绍了乌干达的炊事用能技术需求和户用炉灶应用现状。

10月21至22日,参会代表前往山东省烟台市开展清洁炉灶技术培训,参观了烟台尚美丽家新能源有限公司的生物质炉具生产线,并进行了炊事、采暖及炊暖等多种类型的户用生物质炉具燃烧演示。技术转移南南合作中心代表刘笑宇介绍了中方在南南合作框架下面向可再生能源领域的三边合作技术转移范例。世界银行清洁炉灶项目高级顾问Crispin Pemberton-Pigott分享了世界银行在中国河北、蒙古、南非、吉尔吉斯斯坦等地的生物质清洁燃烧技术及燃烧装置设计优化成果及经验。广州市海勋贸易有限公司总经理李京浩介绍了其在蒙古推广的生物油炊事采暖炉具。培训期间,烟台尚美丽家新能源有限公司向俄罗斯、南非、加拿大、蒙古、澳大利亚等国与会代表赠送了清洁生物质炉具产品;部分专家还与企业达成了技术开发合作意向,双方同意在技术转移南南合作中心平台上尽早对接实施。此次活动亦为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技术转移南南合作中心成立以来的首次交流活动。

10月23日,代表团一行前往中国农业大学烟台研究院,同中国农业大学生物质能科学与技术国家级国际联合研究中心主任董仁杰教授及相关青年教师进行交流,就校园学科研究领域与未来科研合作方向展开深入讨论,并参观了学校图书馆和实验室。

10月24日,与会代表前往中国农业大学上庄实验站现场考察了清洁炉灶在线性能测试平台有关情况和中国农业大学进行清洁炉灶排放性能测试的最新实验进展,并与专家共同进行了清洁炉灶性能测试演示。

清洁炉灶技术是我国生物质能南南合作技术转移的重要组成部分,“2019发展中国家可再生能源发展研讨会暨南南合作清洁炉灶技术培训会”通过组织发展中国家代表进行学术报告,并实地考察清洁炉灶设计、制造、使用各环节,帮助各国与会专家了解国际可再生能源研究进展,交流可再生能源先进技术,对促进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同时切实促进南南合作清洁炉灶项目合作各方的实质性对接,为中国清洁炉灶技术及产品“走出去”提供展示平台,并有力推动各国普及居民清洁用能技术和产品,携手应对气候变化。

活动最后,国际专家参观了农业部可再生能源清洁化利用技术重点实验室和国家生物燃气高效制备及综合利用技术研发(实验)中心中试平台。乌干达清洁炉灶联盟代表George Sizoomu先生还分别会见了中非可再生能源合作创新联盟和技术转移南南合作中心代表。

本届研讨会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地球科学部综合科技活动专项、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利用清洁炉灶联盟开展气候变化南南合作研究”项目和北京农业工程学会学术活动专项的支持。研讨会及有关活动由山东以琳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和北京坤和时代环境科技有限公司协办。

相关背景 :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确立了17个关乎发展中国家人民福祉的具体目标。其中,人人享有廉价和清洁的能源,关系到各国人民日常生活的炊事、取暖、照明等方方面面。促进由中国向发展中国家进行可再生能源技术转移,已成为南南合作的重要任务之一。

自2006年起,由中国农业大学生物能源科学与技术国家级国家联合研究中心主任、生物能源环境科学与技术研究团队(iBEST)主任、中国农业工程学会常务理事董仁杰教授首倡举办的“发展中国家可再生能源发展研讨会”(Forum on Renewable Energy Promotion in Developing Countries),已经累计邀请100余名来自30余个发展中国家的代表来华,有效促进了广大发展中国家、特别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对中国清洁能源技术及农村能源应用成果的了解,并构建了AfriCAU(中国农业大学-非洲国家专家网络)、S4G(South-South Sustainable Stove Group,南南合作可持续炉灶工作组)等专家合作网络。十余年来,通过“发展中国家可再生能源发展研讨会”这一交流合作平台,有力推动了中国-南非国际科技合作项目、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中国-加纳/赞比亚可再生能源技术转移项目、世界银行“河北省实施清洁能源开发利用工程清洁炉具”项目等的实施,显著加强了各国在ISO TC285(清洁炊事解决方案)国际标准制订进程中的技术协作,携手发展中国家提升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共同建设绿色“一带一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