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报:标准引领协同发展 共享共建技术机构——“京津冀质量发展合作研讨会”在河北石家庄召开

21.06.2016  00:13
        本报记者    王    越           6月15日,“京津冀质量发展合作研讨会”在河北省石家庄市召开,三地质量监管部门达成一致,将以标准引领三地的无缝对接、协同发展,共享共建检验检测技术机构,推动计量、认证、行政许可等一体化实现区域互认,以质量资源共享服务区域产业经济发展。河北省省长助理尹亚力、北京市质监局局长赵长山、天津市市场监管委主任林立军、河北省质监局局长夏延军等参会。               2016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也是京津冀协同发展加快推进的关键一年。三地质监部门自联合签署《京津冀质量发展合作框架协议(2014年~2017年)》(以下简称《框架协议》)两年多来,通过精准对接、积极作为,成效显著。质量发展合作机制持续完善;标准化引领助推京津冀协同发展;质量基础一体化进程加快;区域资源共享和安全联动逐步深化。三地质量发展合作推进政策到位,各领域工作协同机制逐步建立,多部门共同参与标准化协同的“3+X”工作格局显现。               今年3月,京津冀三地联合印发了贯彻《框架协议》的2016年度行动计划。根据行动计划,将统筹推进5个方面26项重点任务的实施。研讨会上,三地质量监管部门一致认为,新形势下,要求质量工作必须更加突出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这一战略核心,围绕持续推进交通、生态、产业三个重点领域率先突破,发挥标准、计量、检验检测认证等质量技术基础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作用,进一步强化创新驱动、体制改革、试点示范三个关键支撑,务实推进一批重点项目、重大工程、重要事项的落地实施,不断拓展质量协同发展的广度和深度,服务于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战略。               会前,京津与会代表参观了河北质量技术监督检验检测研究中心。这里有国内唯一一家研制发行国家棉花颜色级实物标准的国家棉花颜色级实物标准研制中心,有国内第二家具备了全项目检验能力的国家管道元件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面对河北省一流的检验检测基地,与会代表现场谈起了合作事宜。               共享、共建、合作,成为了本次会议的主旋律。北京市质监局局长赵长山谈到,一定要抓好标准化,以标准的引领做好检测、认证、区域互认等。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结合,要共建共享一批专业化水平高、服务能力强的检验检测认证机构,全面提升区域检测机制工作服务体系。今年北京市质监局将围绕检验检测区域共享共建改革的新思路,提升区域检测机制公共服务的体系,夯实质量发展的技术基础。建设一批国家和华北大区国家计量量值溯源单位,提高区域计量体系保障能力,实施一批先进标准示范项目,提高地区品牌创立水平。               天津市市场监管委主任林立军谈到,建议将京津冀三地的检验检测机构深化合作做得更实。首先是共享,有些重大项目,还可以开展共建。检验检测资源的共享共建机制,既能助推区域经济发展,也可发挥三地检验检测能力的潜能。             河北省质监局局长夏延军谈到,质量工作必须深入融合并服务于地方经济发展,三地合作的方向应该结合“京津冀”的产业转移和各自独特的功能定位。积极推动三地标准上升为区域标准,引领三地的无缝对接、协同发展;围绕行政审批许可开展互认,在检验检测机构合作方面要取得更大进展。           会议对下一步京津冀质量协同发展达成共识:持续完善合作机制,提升服务支撑能力,注重挖掘合作潜力,做好总结探索。顺应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和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新形势,发挥质监部门优势,在行政执法协作、行政许可异地受理、基于风险管理的质量信用体系建设等方面谋求实质性突破,在推动标准、计量、检验检测认证等科技资源一体化,打造京津冀检验检测认证公共服务平台、创建质监服务品牌上出实绩,不断开拓京津冀质量协同发展的新局面。           河北省省长助理尹亚力全程参与了研讨会,他说:“京津冀协同发展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质量发展合作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内容。质量发展框架协议签订以后,三地质监部门主动作为、密切合作,建立了工作的长效机制,在区域标准制定、促进质量提升、质量资源共享、区域联查联动等方面进一步发挥了作用。这次质量发展合作研讨会为三地质量合作引向深入提供了机遇,希望通过这次会议,在京津冀三地质监部门的共同努力下,质量合作取得丰硕成果。”             媒体链接: http://epaper.cqn.com.cn/html/2016-06/20/content_66044.htm?div=-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