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头沟区健全保护机制,引导社会参与,推进困境未成年人社会保护工作有序开展
一、背景情况
2014年9月,北京市启动困境未成年人社会保护工作,门头沟区被定为试点区县。按照市民政局工作部署,我区立刻启动困境未成年人社会保护项目,并决定将龙泉镇作为试点街镇。年内,我区困境未成年人社会保护工作已经初步取得成效,并在今年8月成功将经验做法推广至全区各街镇。
二、主要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
区民政局牵头19个部门成立区困境未成年人社会保护工作领导小组,以小组联系会议形式开展工作。研究制定《困境未成年人社会保护工作实施方案》,明确各部门职责任务。在民政系统内选拔抽调精干人员、在镇街固定一名主管领导和具体部门、在村居建立由村居干部、村民代表、志愿者组成的信息员队伍专门负责困境未成年人社会保护工作,同时引入专业社工组织,形成“政府主导、民政牵头、部门配合、社会参与”的工作格局。
(二)建立五种机制
一是建立区、镇街、村居三级发现报告机制,做到区级部门履职过程协助发现、镇街属地管理巡查发现、村居片区入户走访发现困境未成年人均及时报告。截至目前,全区发现报告困境未成年人601人。
二是建立区、镇街两级台账记录机制。按照人员困难程度及解决部门,能在镇街范围内解决的列为镇街台账,镇街无法自行解决需区级协助解决的列为区级台账。截至目前,镇街台账在列167人,区级台账123人。
三是建立急难一站式速决机制。对于特殊急难困境未成年人,民政部门第一时间给予先行救助,再以联席会议形式协调沟通相关部门商定问题解决具体事宜。截至目前,一站式快速解决急难困境未成年人2例。
四是建立问题解决跟踪督导机制。联席会议办公室对困境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持续跟踪督导,每周一通话,半月一通报,一月一小结,做到跟踪有记录,督导有档案,直到问题得到彻底解决。截至目前,召开督导联系会议3次。
五是建立专业帮扶机制。通过政府购买社会服务的方式,聘请专业社会组织七彩昀社工事务所对救助的困境未成年人进行专业评估分析,制定个性化帮扶方案并组织实施。截至目前,七彩昀社工事务所对试点街镇龙泉镇53名困境未成年人进行入户跟踪帮扶,形成个性化档案53宗,开展家访180人次,心理疏导50人次,课业辅导30人次,小组活动8次。
(三)强化宣传引导
入户180次、村居30次、学校8次宣讲困境未成年人社会保护工作,发放宣传品4000余份;在中国社会报、北京社会报、京西时报、京郊日报、腾讯网等主流媒体进行困未保护工作宣传,开通区未成年人社会保护微信公众平台BJ_mtgjzgl和困境未成年人求助热线61891128,及时发现解决问题。
三、下一步工作
下一步,将以公开公平、项目化运作与竞争择优、政府扶持和社会化运作相结合的原则,在全区范围内公开招标购买门头沟区困境未成年人社会保护社工服务项目。
一是做好街头主动救助,开展街头救助、劝导和宣传,使流浪未成年人和广大市民充分知晓救助政策和求助办法,便于及时发现和救助困难人员。
二是做好预防帮扶工作。做好辖区困境未成年人排查摸底工作,建立随访制度,为困境未成年人建立个案并制定针对性的帮扶措施,对困境未成年人及其家庭开展监护情况与需求评估。
三是承接区级未成年人社会保护平台和试点乡镇的相关社工介入服务。面向困境未成年人及家庭提供个性化、专业化、多元化的社会保护服务。协助政府探索建立本区未成年人社会保护制度体系,积极探索建立门头沟区未成年人社会保护的发现监测、动态管理、危机介入、伤害评估、联合救助、善后安置等工作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