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保康县尧治河村绿色转型记:一座矿一片景一面旗

16.08.2017  12:01
原标题:

  本报记者李朝民

  7月下旬,记者思慕已久的尧治河村,终于一睹风采。亲历其间,才真正感受到荆山腹地的厚重与博大。尧治河畔,到底藏着一个怎样的中国故事?

  尧治河地处湖北保康、房县、神农架林区交界处,全村160多户、640多人,平均海拔1700多米,地理环境十分恶劣。相传,尧帝和儿子丹朱曾率众在此治山治水。人们为了纪念尧帝,遂取名尧治河。

  到1988年,全村仍然是“吃的供应粮,穿的烂衣裳,点的煤油灯,住的破草房”,人均收入不到300元,是保康县出了名的特困村。

  从1988年起,因为一个人,尧治河开始出现转机。这个人,就是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全国劳动模范、尧治河村党委书记,名叫孙开林。

  近30年来,尧治河村党委一班人带领全体村民,凭着愚公移山精神,修路开矿、改田建园、兴办工厂,一举改变了贫困落后的面貌。2016年,全村工农业总产值38亿元,创造了中国矿区绿色发展的新传奇。

  尧治河变了样子!

  究其巨变原因,孙开林给出了答案:“经过多年实践,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坚持贯彻‘绿色决定生死、经济为生态让路’的环保理念,探索推行矿区变景区发展模式,走出了一条绿色矿山建设与旅游开发深度融合的新路子。”

  白手起家

  “尧治河,石头多,缺粮缺钱缺老婆”。这个民谣让孙开林坐立不安。

  孙开林说,自己是名共产党员,有责任带领大家闯一闯。1988年,孙开林辞去民办教师的工作,被乡亲们推举为矿长。

  “要想富,先修路。”尧治河磷矿资源丰富,因为路不通,矿石卖不出去,只有把路“啃”通了,致富才会有希望。可是,当时村里分文没有。

  怎么办?为了不辜负乡亲们的期盼,孙开林拿出家里攒了多年、准备盖房子的4000元钱,又贷款3000元,才备齐炸材等物资。

  开工那天,刚刚下过一场大雪,地上结满了“牛皮凌”。孙开林和修路的群众一起,爬上陡峭的山崖。因为施工艰险,大家都非常紧张。为了提振士气,孙开林带头腰缠绳子,从岩头滑到半山腰,玩杂技一样挥起了铁锤。人吊在半空,一锤子砸下去,身子左右摇晃,一不小心就可能粉身碎骨。

  没几下,孙开林的手就起了大血泡,汗珠子直冒,但他仍咬牙坚持着。看到孙开林身先士卒,其他党员也冲了上去。

  就这样,经过两个月的日拼夜战,尧治河终于打通了通往第一个矿点的6公里公路。

  孙开林说,近30年,尧治河人修路不止,硬是在悬崖峭壁上凿出130多公里公路,全部达到了省道三级公路的标准。

  “有了路,尧治河的磷矿石可以卖钱了。”尧治河村党委委员、尧治河磷矿公司经理黄传宝说,通过开矿,尧治河村从一穷二白到集体经济有了积累,尧治河人从缺衣少食到家家有吃有喝有存款,村里的企业也搞得红红火火。

  孙开林并不满足于此。为了改变乡亲们“打瞎摸”的现状,他决定把电引进来。

  修路不易,架电更难。把一根根600多公斤的水泥杆子,从弯弯曲曲的羊肠小道上,抬上断崖绝壁。

  孙开林带领村民天不亮就出门,半夜三更才回家,整整拼了183天,栽下554根水泥杆子,腊月三十才把电架到家家户户。

  “开矿吃的是祖宗饭,端的是子孙碗,我们得还子孙的账。”孙开林说,“经过商议,最后一致决定把发展重点放在办电站上,但办电站需要大笔资金投入。于是,我们就创新理念:开放办电,先易后难,梯级开发,引股上山。”

  随后,尧治河村便与房县桥上乡水电公司合作,因为他们有开发小水电的经验。施工期间,孙开林做了大量工作,原本瘦削的他,又瘦了几斤。

  就这样,1995年12月,一家跨县市、跨地区的村级股份制电站,在尧治河村成功投产运行。随后,尧治河村一鼓作气,建起了五级电站,2006年又收购了县属的5座电站,年发电量达1.2亿度,年创产值3000多万元。

  绿色转型

  “尧治河因矿起家,因矿而富,年开采规模在200万吨左右。在开矿之初,的确破坏了环境,由于不规范,到处挖得乱七八糟。”孙开林说,“我们意识到像这样长期挖下去,难以为继,必须转型发展。”

  怎么转?往哪转?围绕绿色矿山建设,尧治河人重点做了三篇文章:生态恢复治理、磷矿转化增值、产业转型。

  ——生态恢复治理。为了确保生态环境不因开矿而遭到破坏,尧治河村党委先后三次修改村民自治章程,把山林植被的保护纳入重要议事日程。

  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尧治河村更是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响亮提出“矿开到哪里、环境治理到哪里、景点建设到哪里”的思路。重点实施了水土治理、植被恢复、废旧矿洞修复等工程,绿色生态恢复率达92%以上。

  尧治河化工股份公司副总经理周清国介绍,在绿色矿山建设上,尧治河村按照资源节约型、安全环保型、矿地和谐型的标准进行建设,投入1.5亿元,尧治河矿区被列为国家级绿色矿山试点单位、全国首批“三型矿山”试点单位。

  ——磷矿转化增值。经过多次商讨,村党委统一思想:搞创新转型是找死,不搞创新转型是等死,搞或许还有出路,不搞就是死路一条。

  谋定而后动。尧治河人走出大山,在十堰、襄樊办起了货场,建起了6家矿粉厂和一个年产15万吨的大型配矿厂,实现了资源的有效利用和转化增值。

  同时,还与中国工程院、中国科学院及大专院校建立了深层次合作关系,挂牌成立了磷化工新产品研究中心、院士专家工作站。目前,已经获得包括治理雾霾在内的5项国家专利,为尧治河企业绿色转型奠定了基础。

  ——产业转型。尧治河东依襄阳古隆中,西接林海神农架,北靠道教武当山,南临长江大三峡,是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的中间节点。基于这个优势,2004年,尧治河村实施“借船出海”方略,买断房县野人洞、野人谷两个景区。

  随后,尧治河村以“双野”为依托,开发尧治河旅游。尧治河旅游资源丰富,境内有4大谷26峡等景观67处。漫步在蜿蜒的栈道,山峦起伏,群峰竞秀,古木参天,藤蔓缠绕,峡谷飞瀑,山雀欢歌,犹如世外桃源。

  近来年,尧治河村按照矿区建景区的思路,累计投资4亿元,建成了尧帝神峡、老龙宫、农耕文化博物馆、中国磷矿博物馆等场馆和景点,成功打造出3个国家4A级景区,目前正在申报国家5A级景区。每年接待游客30多万人次,旅游收入达2亿多元,旅游业已成为尧治河又一支柱产业。

  旅游业发展起来了,游客日益增多,农家乐火了。六姐农家院就是个缩影。六姐介绍,眼下是旅游旺季,外地来尧治河避暑的客人很多,每天生意都不错,因为人手少,有点忙不过来。一年下来,纯收入二三十万元。

  尧治河旅游业发展风生水起,但也遇到新问题:磷矿开采和旅游开发打起了架,成了相互制约的产业,磷矿不开不行,旅游不搞不行,怎么办?

  智慧的尧治河人,给出了解题的思路:利用矿洞搞旅游,让游客地上看风景,地下看文化。于是,尧治河提出“把大矿区建成大景区”的战略。

  2013年,孙开林带领干部群众60多人分两次到澳大利亚、新西兰考察矿区恢复治理和旅游开发,受到了时任新西兰总理约翰·基的亲切接见。2014年,中国第一家,目前也是唯一一家磷矿博物馆在尧治河建成,并正式迎客。

  孙开林说,尧治河先后关闭12个矿井,现有的矿井全部按照景点设计建设,聘请湖北地质大学规划设计矿井旅游项目,初步实现了矿山的二次升值。

  尧治河村党委委员、办公室主任吕泳和介绍,今年5月,尧治河村与美国加美国际投资公司签订合作协议,项目总投资10亿元,合作期限8年。双方将充分运用高科技手段,着力打造独具特色的尧治河梦幻景区。

  共同富裕

  尧治河绿色转型后,最大受益者是山里的父老乡亲。2016年,这里农民人均纯收入4万元,100%的农户住上了别墅,实现了共同富裕。

  尧治河人为什么会这么富?“首先是靠党的领导。由于我们村是集体企业,这决定了村属企业必须始终保证党的领导在其中发挥核心作用。其次是因为坚持走集体经济之路。”孙开林说。

  上世纪90年代初,尧治河赶上全国民营经济的大潮,不少大小国有企业都转为私有。上级领导也让尧治河村响应,将村里矿山实行民营。

  但是,孙开林坚决不同意。他说:“集体经济没有了,我们拿什么为老百姓办实事办好事?当干部为老百姓解决不了困难,党组织哪来凝聚力和号召力?”

  孙开林说:“在当时,我和村里的几个干部要是想把尧治河的矿山、企业都搞成自己的,很容易。如果是个人搞,也一定差不了,或许我们也是个亿万富翁。一些村干部和少数人富了,但村集体成了空壳,老百姓怎么办?”

  思虑再三,孙开林决定带领大家发展集体经济。几十年来,尧治河村的集体经济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如今已达38亿元。孙开林说,村集体经济,是农村基层组织执政的物质基础。村集体有钱了,其他什么事情都好办。

  为了打造“中国山区幸福村”,尧治河村按照“村在园中、水在绿中、房在花中、人在景中”的思路,对村民实行整体搬迁、集中建房,从企业积累中拿出6000多万元,规划新建了龙门社区和滴水岩社区,修建160多幢别墅。

  据了解,每幢别墅造价30多万元,村“两委”成员和企业经理的别墅全部自己出钱,村民缴纳2万-6万元建房款,就拥有一栋漂亮新颖的别墅,其中12户特困户免费住进别墅,并且村里还给他们解决了就业问题,年收入2万多元。

  村民宦吉义就是别墅区中的一户。他今年71岁,与老伴住了一幢200多平方米的别墅。他说:“我家以前是土坯房,2011年才从山上搬进现在的别墅,房前的花花草草,全是村里统一种的。如今的生活,确实很幸福。”

  “口袋满不能脑袋空,否则今天富明天穷”。学校是村里的重点,曾三次重建。2015年投资1000万元,按照景点式、花园式学校建设标准,建起了建筑面积达5000多平方米的学校,配套设施齐全,实行多媒体教学。

  从1996年起,学生在校的学杂费、课本作业费及住宿生活费全部由村集体收入提供;考上大学的孩子,村里每年给予奖励0.4万-1万元。为了让村小学的老师留得住、安心工作,村里给老师每人每月额外补贴1500元。

  “大河有水小河满。如果集体经济成为空壳,想为群众办实事,很难!如果老百姓得不到实惠,看不到希望,村干部在群众中就失去了公信力,群众也不会买村干部的账。”孙开林说,“在尧治河,没有最富有的人,也没有最穷的人。”

  回望尧治河的发展轨迹,从极度贫困走向共同富裕,历经激荡的尧治河村无疑会成为研究中国矿区绿色发展的典型标本。

  记者手记

  曾经,有村党支部书记到尧治村参观学习时说:“尧治河富,是因为有矿啊,如果我们村有矿比尧治河搞得还好些。”

  事实真的像个别村支书说的那样吗?其实,尧治河富了,不仅仅是因为矿。在保康,像尧治河一样有矿的村就有30多个,为什么只产生一个尧治河?其成功的秘诀是:尧治河有一个好带头人、有一个好班子、有一个坚持发展集体经济的好机制、有一个坚定不移实现共同富裕的好目标。

  尧治河村党委一班人,最难能可贵的就是:以敏锐的触角和世界的眼光,思辨一个地方变迁的动因所在,并且不断地解放思想。有好的想法,关键还得靠实干。要实干,首先得有好干部。可以说,尧治河的干部都是个顶个的好干部,孙开林是其中的杰出代表。近30年来,尧治河人不等、不靠、不要,实干当先,不争论,不折腾,蹚出了一条绿色发展之路,成为中国矿区的一面旗帜。

  孙开林说,实干就是解放思想,干好就是科学发展。群众最现实,群众也最朴实,他们总是喜欢从身边的党员、干部身上,看党的形象,看政府的形象;你干好了,他们就对党和政府充满感激,充满希望。所以,干部要当好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