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最美社区”的“点菜式”志愿服务

11.08.2017  15:13
原标题:

  新华社厦门8月11日电(记者马玉洁、彭培根、付敏)每天早上8点,穿着印有红色“督导员”服装的文明督导队就开始出动,清扫小区里散落的垃圾,并宣传和监督居民实施垃圾分类,就此拉开金安一天热闹社区生活的序幕。之后,厦门市湖里区社区自组的篮球队、合唱队、太极拳队等文体队伍也纷纷活跃起来。社区居民甚至可以像点菜一样“定制”志愿服务。

  占地31万平方米的金安社区是厦门市最大的社会保障性住房社区,8000多注册户籍中超过80%是中低收入家庭。社区建立了全国领先的制度完善、分工明确的志愿者系统,2016年被评为全国最美志愿服务社区。

  金安社区共有256名具有专业特长的志愿者,为社区居民提供包括水电维修、心理辅导、义诊、翻译、法律咨询等各式各样的志愿服务。

  社区居民甚至可以通过网上留言或志愿服务需求意见箱等方式提出需求,居委会实地走访,审核需求确凿便会按照相应特长志愿者的时间安排志愿服务。

  例如,为了关怀小区里的2000多名老人,由低龄老人组成的“夕阳红”志愿服务队自行排班,定期到残疾、空巢、重病、行动不便等困难老年人家中走访和服务,与他们聊天,读报、并且代为采买日用品和打扫卫生。

  为了让幼儿园升小学的孩子们能够顺利适应新的学校生活,每年开学前,社区都会开办幼升小辅导班,寒暑假则会给孩子们开办剪纸课等艺术课程。居委会的所有会议室也全部无偿开放,供志愿活动预约使用。

  “周一至周五的志愿者以中老年居民为主,周末和晚上则以中青年志愿者为主。每栋楼都有志愿者定期收集居民意见,并对志愿服务定期评估,通过建立完善的志愿服务体系推动志愿工作,从居民需求设置服务的形式和项目。”金安社区居委会主任陈丽铭对记者说。

  正是这2000多名志愿者,让金安社区变得不一样。其他社区中常见的停车矛盾、广场舞占道扰民、邻里纠纷在这里几乎无处可寻,某些有特殊需求的居民,如残障人士、独居老人、特困学生都能定期受到社区志愿者的照顾。

  63岁的退休法官吴秀丹是金安社区的“义务灭火员”。她成立的法律驿站协调解决了这里无数起“面红耳赤”的纠纷和矛盾。

  热爱跳舞的吴秀丹刚搬到这里就碰到了广场舞常见的扰民纠纷。老人因为耳背通常将音乐放得很大声,而不堪其扰的年轻人则用报警的方式抗议对平静生活的干扰。声音关小一点,后排的老人们又开始往前推挤,老人之间又出现了纠纷。有三十年法律工作经验的吴秀丹就这样自动担任起了调解员。

  “后来社区领导对此也很重视,于是在三年前设立了绕广场的环绕声,声音向内扩散,就解决了这个问题。”她说。

  成立法律驿站后,吴秀丹也成功调解了一起复杂的家庭继承纠纷,甚至常常接待“冒充”金安居民前来咨询的附近社区的居民。在吴秀丹看来,志愿者在社区里服务他人,同时也享受其他志愿者的服务,“每个人都是受益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