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淄博原山林场:不砍一棵树 照样能致富
“苍茫的云海里有座大山,她的名字叫原山。风吹清波接祥云,绿树芳草碧连天……金山银山在哪里?就在绿水青山间。”
汽车在山东省淄博市博山区一片茂密森林中穿行,风中传来一首悠扬的歌。哦,原山林场到了。
进入林场场部,一位拄拐小个子迎上来,是林场党委书记孙建博。“这是我们的新场歌,灵感来自党的十九大精神!”孙建博一脸自豪。聆听十九大报告时,听到“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他灵光一闪,一口气创作了这首《绿水青山歌》,然后请朋友谱上曲。
灵感虽属偶发,底蕴却很深厚。60年苦干实干,原山林场从一个小山头扩展为6个营林区,给石漠荒山披上绿装,森林覆盖率由不足2%升至94%,森林面积达4.4万亩。
孙建博刚与班子成员敲定林场发展的新目标。“十九大提出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我们要把十九大精神融入林场二次创业。”他拿起一本厚厚的目标书,“新征程已经开启,咱林场可不能落后哩!”
从场部的窗子望出去,满目皆是郁郁葱葱的侧柏。“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说,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这话说到我们的心坎上。”孙建博感慨地说,“这一带尽是石头山,山陡土薄水缺,只有耐干旱瘠薄的侧柏成活率高。凿石窝,撬石缝,背土上山,原山职工每种活一棵树都要脱层皮,把每一棵树都看得像生命一样珍贵。”电闪雷鸣阴雨天,别人往家跑,原山林场职工往山上跑,只为多栽一棵、多活一棵。
林场副场长王延成要去巡山,我们也跟着去。林荫掩映,山道蜿蜒。“以前可没有上山的路,是一代代原山人踩踏出来的。”
凤凰山山巅的瞭望塔上,护林员韩茂忠手握望远镜极目远眺,漫山遍野的侧柏随风摇摆。韩茂忠说,塔以前叫颜灵塔,现在称望海楼。
“这里离海远着呢,为啥叫这名?”我们疑惑。
“眼前这绿油油的,不就是一片绿海嘛!”韩茂忠神情自豪,“守好这片林海,就保住了我们的金饭碗。”
在原山艰苦创业纪念馆,巧遇一个考察团来取经。现如今,原山林场总资产已达10亿元,拥有职工1070人,集生态林业、旅游服务、绿化等多产业于一体,成为全国国有林场的一面旗帜,有100多家林场派人来挂职学习。学啥?孙建博概括为一句话,“就学不砍一棵树,林场咋致富。”
“都说靠山吃山,我们20年没有砍过一棵树。”王延成向客人介绍,“我们换了一种吃法,不再走种树砍树卖树的老路,而是背靠大树,发展森林旅游、绿化等副业。”
话说得轻松,往事却不堪回首。20年前,事业单位改企和限伐政策,4000多万元的欠债,压得他们喘不过气来,职工连续13个月没领工资。
就在这当口,孙建博接下烂摊子。他筹措500多万元,领着职工们相继建起酒厂、食品厂、森林乐园、苗木基地。几年后,林场发展大变样,为职工补发了工资,报销了医药费,还清全部借贷款,人心重新聚拢。
“最初决定发展森林旅游时,很多人反对。”王延成说,“不仅职工们不赞成,上级部门也不认可,说原山只是个小山头,除了满山的树,没有任何名胜古迹,旅游优势不足。”
孙建博耐心解释:这满山的树,就是最大的优势,咱们不能端着金饭碗要饭吃。
1999年6月1日,山东省第一家森林乐园开园,游客纷至沓来。当年,适逢旅游黄金周火爆,原山人捡了“大馅饼”。现在,原山国家森林公园已是4A级景区,每年接待游客几百万人。
令我们吃惊的是,林场竟有两只憨态可掬的大熊猫。“在全国林业系统中,我们是第一家有资格引进大熊猫的林场。”王延成说。
就在我们采访时,孙建博刚谈成一笔大买卖:向一家国有林场预订所有的树苗。电话那头,声音高起八度:“我干场长这么多年,还从来没见过这么大手笔的!”
孙建博介绍,原山林场的苗木生意“买全国、卖全国”,“十九大报告提出推进绿色发展,我们现在要把苗木产业做大做强。”
告别原山林场时,回眸远望,漫山遍野的侧柏随风摇曳,仿佛在为原山人点头赞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