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匿厂房自制冰毒 怀柔制毒团伙“药师”主谋受审

18.04.2017  18:29

  本报讯(记者王天淇)包括制毒“药师”在内的团伙7名被告人近日在北京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出庭受审。警方破获的这起在京制造冰毒的特大案件,当场起获含有甲基苯丙胺成分的液体共计28.6千克。

  2015年11月初,原本从事工程承包的朱某计划在自己位于怀柔的一处厂房内制造毒品。为此,他特意从四川请来制毒“药师”,又先后从网上购买碘、红磷、烧瓶、玻璃棒等制作毒品所需的原料和器皿,运送至怀柔的厂房内。

  制毒成功后,朱某和女友孔某又先后于2015年12月3日、12月11日在本市顺义区、朝阳区向他人出售所制毒品,第一次154.03克,第二次1378.88克。

  朱某和孔某计划第三次出售毒品时,被警方抓获归案,警方现场起获尚未出售的毒品甲基苯丙胺181.35克、氯胺酮696.4克。并从朱某身上起获甲基苯丙胺10.7克。随后,郝某、胡某、袁某、刘某、黄某陆续被查获归案。警方在朱某所租赁的厂房中,当场起获含有甲基苯丙胺成分的液体共计28.6千克。

  由于身患疾病,朱某的司机郝某先受审。郝某称,他只负责开车,但去接什么人,接人干什么,他均不知情,全程是由朱某指挥。

  而朱某则把制毒的罪责全推出去了,称自己被朋友胡某骗了。

  朱某称,第一次前往四川时,他停留了四天左右,但一直没出宾馆,只是抄经打发时间。对于从四川运回的碘、红磷等原料,他也称毫不知情。

  胡某和黄某来到北京的当天就被送往朱某在朝阳区的暂住地。据郝某回忆,当天三人搬着从四川带回来的东西一进门,朱某就让他到楼下去买矿泉水,还特别指定了品牌,他很快就从楼下买了一箱水上楼,并按照朱某的要求放进了厨房。而就在这之后,胡某和黄某就在朱某的厨房进行了第一次制毒尝试。

  “他们把桶里的东西放到火上烧,然后就有一股说不出来的臭味。”据朱某供述,当天胡某和黄某进门时,带了一只塑料桶,里面约有半桶液体,进门后不久,两人将桶里的液体倒进搪瓷桶内放到火上进行烧煮。很快,被烧煮的液体开始散发出一股怪味。“我还制止了他们,说这楼里街坊邻居的,你俩别烧了。

  但朱某坚称,直到此时他也不知道胡某和黄某是在制毒,“我觉得他(指胡某)就是个骗子,其实到最后也没做出来。”朱某称,他和被告人胡某是朋友,胡某也吸毒,他曾借给胡某约30万元,胡某没有还钱,他才两次让胡某来北京,只是为了挽回经济损失,不是为了让胡某制毒。

  朱某不承认自己是制毒的主谋,但本案其余六名被告人均指认他是制毒的组织者。

  第一次制毒没有成功,三天后,黄某以家中母亲生病为由返回四川,临走时,朱某给了黄某一万元人民币作为路费。此后不久,朱某再次安排郝某前往四川将胡某和袁某接来北京,并安排他们住进自己在怀柔租赁的厂房,秘密制造毒品。警方破案时,在厂房起获含有甲基苯丙胺成分的液体共计28.6千克。

  此案当天没有宣判,仍在进一步审理中。

[责任编辑:白丽克孜·帕哈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