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筹备发射长征六号 航天劲旅实现跨越

20.09.2015  10:16

 

  2015年9月20日7时01分,中国新一代运载火箭长征六号,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取得首飞成功。20颗卫星进入预定轨道。7天短周期发射、一箭 20星发射、液氧低温加注、“三平”测发模式使用……一项项新技术、新突破见证了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科研试验综合保障能力的跨越式发展。

   聚焦职能使命 抢占发展制高点

  从1988年9月发射中国第一颗气象卫星风云一号,中心圆满完成了“海洋”“资源”“实践”“创新”“开拓”等系列科学应用卫星发射,创造了中国航天发射领域工位最多、发射手段最全、应急发射响应最快等多项纪录。

  “创新既是发展动力,也是根本出路。挑战和机遇面前,只有不断校正发展坐标,树立新观念、新标准、新模式,才能不断创造空天战场的新奇迹”。该中心主任郝卫中说。

  为此,中心突出信息主导,按照“数据信息网络化、指挥监控可视化、信息传输宽带化、试验决策智能化”的信息化建设总体目标,立标准、改模式、建机制。

  比如,以新发射工位建设、指挥控制平台以及所属测量设备为重点,建设配备了成系列、全覆盖的自动化、可视化、智能化装备。再如,全面推进测控体制转型,新建了中国最先进的大功率固定台站雷达,创新完成了一批重大雷达升级改造项目,大幅增加机动雷达装备的配置比例。

   强化忧患意识 枕戈待旦再出发

  9月中旬,某新型试验任务合练圆满完成,刚刚走下岗位的参试人员还没来得及庆祝胜利,一场新的“战斗”就拉开了序幕。

  “现行组织指挥模式还不能完全满足高密度试验任务需求,实战条件下应急处置、资源调配、统筹能力还有待提高。体系建设与科研试验深度融合还有待加强。”中心科技人员立即对发射过程中一个个“小问题”展开归零和举一反三。

  航天发射诸多不稳定因素,关键问题就出在标准缺失上,必须紧盯战场需求校准战训误差,坚持质量为上。为此,中心着眼新型号、新技术任务的新需求,无缝对接战场,打造制胜“组合拳”。

  这套组合拳首先是科学化管理,积极创新构建集试验组织计划、资源配置、指挥决策为一体的科研试验管理体系平台,实现航天发射组织指挥的数字化、精确化、智能化管理。

  其次是规范化操作,积极开展火箭卫星测试与发射流程各系统各岗位的规范化研究,编写规范化操作文书,组织修订了岗位人员专业能力标准、装备质量管理标准和就业指导书。

  第三是系统化训练,在推行“持证上岗”的基础上,紧紧抓住“学标、用标、验标、达标”4个重要环节,按照“突出重点、攻克难点、补强弱点、消除盲点、巩固强点”的要求,广泛开展多岗位训练和机理剖析训练。

  中心最高峰时9个阵地厂房同时运行、16支试验队伍云集场区,创造了30天内实施6次发射试验的新记录,交出了航天发射系统成功率100%的答卷。

   构建青年方阵 打造人才“主干线”

  余玄飞,专业数据一口清,火箭加注即使蒙上眼睛也能一步到位;魏宇鹏,年仅25岁就担任了北海指控中心任务总调度……一大批这样“身怀绝技”的年轻官兵,在各种大项任务中崭露头角。

  “人才是核心竞争力、人才是第一战斗力,人才培养的被动局面必须改变。”党委“一班人”说。他们着眼中心和个人的长远发展,创新人才培养理念与模式,研究形成了《关于加快中心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等规划,摸索科研单位、生产厂家、科研院校、训练基地“四位一体”的新型人才培训模式,采取集中培训、外送外聘等方式,大力培养“精一门、通两门、会多门”的操作骨干和专业能手。

  针对每个型号、每次任务的技术难题,组织力量重点攻关,以大型任务促进人才培养,做到完成一项任务、攻克一组难题、培养一批人才。

  中心还积极开展科技领军人才、学科拔尖人才和青年科技英才重点培养工程,积极建设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和重点实验室等高科技平台,切实加快重点学科和双百人才培养。并拿出专项资金,对突出贡献的人员在个人发展,物资不足等方面给予倾斜,极大调动科技队伍群体的工作积极性。

来源:中国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