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名博士老区行|深入调研河边村 科学种养辅就脱贫之路

16.08.2018  17:26

本网讯 近日,我校赴云南省西双版纳自治州勐腊县河边村科技服务博士团在小云助贫中心宋海燕老师带领下,对河边村基础种植及中药材育苗展开调研,博士团成员还针对调研发现的问题提出了解决办法。

河边村地处西双版纳热带雨林自然保护区南腊河流域,平均海拔为800米左右,平均气温19.2℃,年均降雨量在1600-1780mm之间,农民生计的主要来源是种植业和养殖业。

合理规划布局,科学种植是关键

通过田间实地调研,博士团发现河边村田间土壤均为红壤土。当地全年降雨充沛,而红壤质地黏重,保水性好,但当地缺乏田间排水措施,容易导致农田涝、渍,轻则产量降低,重则导致作物烂根失收。当地作物多种植于山间坡地上,植株种植过密,坡地坡度大多超过30°,难以实现机械化。对于以上问题,资环学院硕士生刘海鹏建议:1、在开发红壤土地时,要做到宜农则农,宜林则林,对于坡度大于25°的山坡宜还林还草,对于地势低洼的土地建议改玉米为水稻田;2、红壤地要获得作物产量,必须采用合理的耕作制度,扩大绿肥、豆类和花生等作物的种植比例,减少每年种植的次数,同时增施有机肥,维护地力建设,永续利用土壤资源。

调研过程中,小云助贫中心志愿者高栓民和中草药种植技术员孙峰表示,河边村目前也在帮助农民转型种植中草药,但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因为雨水较多,当地土壤透水、透气性较差,导致药苗容易发生根腐病。对此,植保学院硕士生邓杰和农学院硕士生石晓宇对村民开展了丹参种植培训:1、选择土壤肥沃、地势高燥、土质疏松、排水畅通的地块种植丹参,现育种红壤土质地粘重,可通过增施绿肥、有机肥、施用石灰、增施氮磷钾等矿质肥料改良土壤;2、栽种前,将带有病害的种子全部筛选掉,并对种子进行消毒,用健壮无病虫害的丹参植株作移栽种苗。育种过程中,及时拔出病株,并用石灰进行穴窝消毒,针对苗根腐病,除注意排水外,还可用丙森锌或苯醚甲环唑兑水喷雾;3、加强田间排水,减轻农田渍、涝灾害,建议采用明沟排水并适当深挖排水沟,将靠近农田的河道作为容泄区,尽快完善农田排水系统,为作物创造适宜的水、肥、气、热生长环境。

冬瓜猪特色养殖,科学饲养是保障

河边冬瓜猪是极具当地特色的畜牧资源,相较于其他猪种,它既具有耐高温高湿、耐粗饲、抗逆性强、屠宰率高和肉品质好等特性,也具有性情较野,饲养周期长和饲料转化率低等不足之处。通过对河边村冬瓜猪的观察和入户调研,博士团了解到河边村目前主要采用小范围集中饲养模式,共有6个半开放猪舍,圈养约200头冬瓜猪,每5-7户人家一洞猪舍,每个猪舍又分为大约10个小舍,平均每个小舍约3头猪,饲养密度合理。但养殖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农户疫病防控与科学饲养知识仍然匮乏。

针对以上情况,动科学院博士生龙沈飞与动医学院博士生曲胜华结合专业知识向养殖户开展了针对猪传染病、预防措施和不同细菌性疾病症状的养殖培训,并建议:1、尽量在条件较好的集体猪舍饲喂,给母猪舍和保育猪舍适当铺垫干草,并适当增加断奶仔猪与泌乳母猪优质饲料的饲喂量;2、清扫粪便的扫帚每舍一把,一旦有疑似症状发生,应做到隔离观察治疗;3、加强对冬瓜猪的饲料质量管理,环境卫生管理,并适当增加饲料中多维的比例,选择合适的添加剂,提高冬瓜猪的免疫力;4、将仔猪,生长肥育猪和母猪分阶段分舍饲养,并调整饲养密度,避免弱仔的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