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单人毕业照事件续:古生物学专业调查
因一张毕业照而走红网络,又在校长致辞时被提及,很多同学慕名来求合影。作为北大2014届古生物学专业唯一的本科毕业生,薛逸凡最近很忙。
《法制晚报》记者调查发现,这个让她“真的很喜欢”的专业,其实没那么“高冷炫酷”。国内外很多高校都有开设,只是在本科阶段就选择古生物学的人,确属凤毛麟角。
感荣幸 校长致辞提及 主动邀请合影
“前段时间,‘一个人的毕业照’蹿红网络。很多网友赞她为‘女汉子’,纷纷留言‘一个人的寂寞谁懂’。”昨天上午,北大校长王恩哥在毕业致辞中的这句话,引发台下一片掌声。
坐在观众席上的薛逸凡,没想到自己会被校长提及,“还是当着全体毕业生的面。”她对记者回忆说,没人提前告诉她这件事,“现场的摄像师都没找到我。”典礼结束后,她还获邀与校长合影,“他问了以后的去向。”
薛逸凡对此感到很激动,也很荣幸。谈到自己的经历,她想到了典礼上致辞的校友代表、著名数学家张益唐。“他努力很多年,厚积薄发才有了现在的成就。”薛逸凡笑着说,自己大学四年也是平平淡淡,到毕业前突然“火了”。
但她意识到,自己和学界大腕还差得很远,“我只是顶着‘一个人的专业’这个名号,被大家熟知的。”她希望有一天,自己能厚积薄发做出科研成果,“到时候再上头条,心里也踏实。”
留遗憾 同桌如流水 独自拍毕业照
在燕园“独自”求学四年,薛逸凡表示“真的很喜欢这个专业”,但她也有些遗憾。古生物学是一门交叉学科,“要跟着生物和地质两个专业的同学上课。”四年间,身旁的同桌换得很快,“像流水一样”。就连毕业照中,也只有自己的身影。
“这也算是一种特殊的经历吧。”薛逸凡说,典礼上一名学生代表提到在食堂吃的饭、在图书馆看的书,甚至是一些小意外,“都是值得我们回忆的细节。”她认为,离开燕园时让她感到骄傲的,并不是头上“北大”这个光环,“而是我们在这个园子里的记忆。”
采访中,不时有毕业生慕名而来,和薛逸凡打招呼求合影。这次,终于不再是“一个人的毕业照”了。
谈未来 自学编程补缺 不介意做女博士
7月底,薛逸凡将赴美国卡耐基梅隆大学深造,念的仍是交叉学科——计算机生物学。出国前,她要给自己比较薄弱的计算机专业补课,“目前在自学编程,怕以后学习跟不上。”
未来,薛逸凡还有可能攻读博士学位,她也不介意别人戴着有色眼镜来看女博士,“只要自己喜欢,去做就好了。”她就是准备做科研的,“我喜欢一个人坐在那里钻研东西。”
记者调查 古生物学在国内“冷中有热”
薛逸凡和她的“一个人的毕业照”走红后,古生物学这个专业也进入大众视野,被网友形容为“高冷炫酷”。
记者了解到,国内在本科阶段开设古生物学专业的高校,目前只有北京大学、南京大学、沈阳师范大学等寥寥几家,且招生都是个位数。薛逸凡所在的北大元培学院的副院长卢晓东表示,北大的古生物学专业,本科阶段一个年级只有一名学生,有的年级甚至无人在读。
但记者调查发现,国内很多高校如中国地质大学、兰州大学、西北大学等,都在研究生阶段开设古生物学专业,被称为“专家型学科”。
据了解,古生物学是生命科学、地球科学和环境科学的交叉学科。研究该专业的意义,不仅是认知地球生命历史、探索生命演化规律,而且能为探寻化石能源、沉积矿产等自然资源提供重要的基础科学证据。
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的周老师介绍,近年来该专业“冷中有热”,不少高校、研究所、博物馆等单位,抢着来招收古生物学的毕业生。为此,南大考虑加大该专业的录取比例。
国外曾是“贵族专业”
在国外,古生物学最初是贵族们的业余爱好。因为古生物化石具备观赏性和收藏性,但对它的研究工作持续时间长、投入大,并不会产生直接的经济效益,只有贵族才玩得起。
中国留学生包童,今年刚被德国波恩大学有机生物学、进化生物学和古生物学专业(简称OEP)录取。他表示,波恩大学的OEP专业排在世界前列,而且德国有很多自然科学博物馆。“这既是研究素材的来源地,还有机会前去实习。”
对于北大古生物学只有一名毕业生,包童并不感到奇怪。“我在俄罗斯念的古生物学本科,毕业生也只有我和一位俄国同学。”他坦言,供求关系决定不同专业的毕业生,在社会上的需求量有差异。
“这个专业不能‘短期变现’,需要国家持久的投入,和学生长期的研究。”包童说,这是古生物学在国内尚未被充分认知的原因。他认为,欧美国家愿意大规模资助该专业,一方面是“科学自豪感”的推动。另外是考虑未来油气等资源的发掘和开发。
[责任编辑:金英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