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龙一号”出海 助力中国核电“走出去”

11.03.2015  12:11

 

  由国家网信办网络新闻信息传播局、国资委新闻中心和中核集团联合组织的“走进新国企 创新之核”活动日前在北京举行。活动当天,由人民网、新华网、光明网、中国日报网、中国经济网等19家网络媒体组成的代表团,以及来自清华大学、昆仑策研究院等高校与研究机构的专家代表们,就中核集团的发展历程与中国核电“走出去”的最新进展进行了深入探讨与交流。此次参观,重点展示了中国首个具备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三代核电品牌华龙一号(ACP1000)。

  十年磨一剑,“华龙一号”横空出世

  在国家积极推动核电出海战略的背景下,由中核集团和中广核集团合作研发的华龙一号的诞生足可以称得上中国核电“走出去”的最强音。但在这光彩夺目的成绩背后,凝聚的却是万千中核人“十年磨一剑”的心血与奉献。

  据中核集团有关负责人介绍,由于自主核电站设计是复杂系统工程,涉及几百个系统,光设计图纸就有几万张,每更改一个数据,牵一发而动全身,都可能意味着重新进行新一轮的分析计算,因此,在设计华龙一号(ACP1000)过程中,中核集团的技术人员们可以说是付出了无数的心血,经历了各种难以想象的挑战。

  举例来说,该品牌中有这么一项设计,该设计机制要求一旦发生运转事故,操纵员的“不干预时间”能够由原先的10分钟延长到30分钟。面对这项设计要求,课题组就曾先后对各种假想事故的薄弱环节进行清理、讨论、确认,提出改进措施,进行理论计算。中核集团的技术人员在一年多的攻关过程中,更是先后提出了各种可能的解决方案——“如何使核反应堆在事故过程中得到有效冷却”“如何使蒸汽发生器的补水既要足够又不能过多”等,并进行了一百多种方案的理论计算,终于攻关。在华龙一号(ACP1000)的研发中,类似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

  十年辛苦不寻常,在无数个日夜的付出之后,华龙一号(ACP1000)终于横空出世,给中国“打造首个具备完整自主知识产权的三代核电品牌”的目标交出了满意的答卷。

  自主创新,开启核电出海“新时代”

  具备完全自主知识产权,无疑是华龙一号(ACP1000)这一品牌最有力的竞争点,而这也是衡量中国核工业整体装备制造和工业水平的重要标志。为实现这一目标,打造中国核电出口的“拳头产品”,中核集团在创新研发的道路上付出了不懈的艰辛努力。

  中核集团新闻发言人潘建明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为了给华龙一号(ACP1000)贴上‘完整自主知识产权’的标签,中核集团先后开展了54项科研课题,与64家国内外大学、科研院所和相关企业开展了117项合作,并已在海外市场开发的目标国进行专利布局,国内自主研制的核电设备能够满足国内外工程所需,国产化水平高,至少在85%以上。

  中核集团华龙一号(ACP1000)总设计师邢继介绍:“按照最终确定的融合方案,华龙一号采用ACP1000技术和177堆芯,燃料采用中核集团开发的CF自主品牌。在设计创新上,华龙一号(ACP1000)提出‘能动和非能动相结合’的安全设计理念,设计了双层安全壳,安全和性能指标达到了国际三代核电技术的先进水平。一旦发生事故,能够保证堆芯安全,带出堆芯热量。而且通过电力驱动等方式循环,可以达到冷却效果。即便在电源等动力源丧失时,依靠自然循环,也可以达到冷却目的。”

  凝聚了无数心血与智慧的“华龙一号”,也逐渐获得了国内外各界的认可。2014年8月,国家能源局组织我国43位院士专家,对三代核电“华龙一号”总体技术方案进行评审。专家组一致认为,“华龙一号”以“177组燃料组件堆芯”和“三个实体隔离的安全系列”为主要技术特征,采用世界最高安全要求和最新技术标准,满足国际原子能机构的安全要求,实现了集成创新。

  2014年12月,中国自主三代核电技术ACP1000在维也纳接受并通过了国际原子能机构反应堆通用设计审查,这有利于“华龙一号”自身设计的完善和优化,对提高中国自主核电品牌的国际竞争力以及国际化水平将产生积极影响,意味着中国核电开启了“造船出海”的新时代。

  出口拉美,助力中国核电“走出去”

  作为中国自主三代核电品牌,“华龙一号”的诞生足可以称得上是“一鸣惊人”,而在其陆续获得国内外认可之后,华龙一号(ACP1000)也已经在出口方面不断斩获佳绩。

  全国人大代表、中核集团董事长孙勤日前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表示,春节前夕,中国和阿根廷两国已经签署了在阿根廷合作建设压水堆核电站的协议。中国自主的三代核电技术华龙一号(ACP1000)成功出口拉丁美洲,这不是中国核电走出去的第一步,却是关键的一步。

  “作为我国唯一具有完整自主知识产权的三代百万千瓦级核电品牌,华龙一号(ACP1000)技术上很先进,安全上有优势,经济上有竞争力,可以全方位参与国际竞争。”孙勤底气十足地说,华龙一号(ACP1000)从反应堆、燃料元件到辅助系统,从设计、建造到运营,完全不依靠国外。经过国际原子能机构审核评定,“华龙一号”达到符合当今世界最严格的安全标准。

  “核电走出去具有很强的牵引、带动作用,这在经济新常态下意义更重大。一台百万千瓦核电机组投资约250亿元,可以带动相关机电产品和材料出口150亿元。”孙勤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