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绿”出新河南
12.03.2018 08:24
本文来源: 林业网
十年“绿”出新河南
洛阳上清宫森林公园是市民骑行赏景的好地方
林果业有力带动了乡村旅游业
森林城市建设走在全国前列
三门峡黄河湿地成为白天鹅的乐园
郑州绿博园节假日人流如潮
廊道绿化提升道路颜值
十年很短,一个孩童从咿呀学语转眼蜕变为风华少年。
十年很长,小树苗经历十载风霜方能成长为参天大树。
十年之计,莫如树木。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林业建设是事关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性问题。2007年我省作出了建设林业生态省的重大战略决策。从2008年始,我省相继实施了《林业生态省建设规划》和《林业生态省建设提升工程规划》。10年来,河南林业系统以林业生态建设为重点,以深化改革为动力,统筹抓好林业产业和资源保护,扎实推进林业生态省建设,规划目标全面完成,取得了显著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
十年砥砺奋进,截至2017年年底,全省有林地面积净增1295.8万亩,森林覆盖率净增5.17个百分点,森林蓄积量增加4958.44万立方米,全省森林生态服务功能价值达2297.89亿元,对改善河南省生态环境、提升水土保持能力、发展林业产业、增加就业机会、带动农民脱贫致富发挥了重要作用,有力促进了全省生态建设与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
这十年,河南平均每年完成营造林650多万亩,人工造林、封山育林、飞播造林、抚育中幼林,林业人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在中原大地努力播种绿色,收获希望。
这十年,全省每年森林蓄积净增长831.67万立方米,商品材产量568万立方米以上,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这十年,平均每年提供4560万个就业工日,年增加就业价值52.93亿元,全省农民来自林业的纯收入年均增长13%,造林就是造富。
这十年,增加了10个国家级森林城市、11个国家级绿化模范城市、28个省级以上森林公园,老百姓身边一天天地绿起来、美起来,获得了看得见、摸得着的生态福利。
这十年,省级以上湿地公园增加了47个,林业系统自然保护区面积增加了100多万亩,野生动植物得到有效保护。白天鹅在我省多地留下倩影,金钱豹、中华秋沙鸭、青头潜鸭等重点野生动物频频现身,不少过冬候鸟从“过客”留成了“住客”。
…………
生态省建设及提升工程范围涉及全省所有县级单位,造林任务分解到全省每个乡级单位。对于一个缺林少绿的农业大省来说,这十年,是奋力拼搏克难攻坚的十年,是城乡颜值不断刷新的十年,是群众绿色获得感迅速提升的十年。
这十年,你真的知道身边发生了什么?
数据最有说服力。
森林资源持续增长生态效益显著增加
2008年到2016年的9年间,全省共完成造林面积3724.34万亩,完成森林抚育和改造面积2029.26万亩。累计造林成林面积2389.85万亩,成林率64.17%,促进森林覆盖率毛增长9.54个百分点。净增有林地面积1192.4万亩,森林覆盖率净增4.76个百分点,达到24.12%,净增森林蓄积4158.44万立方米,9年间向社会提供商品材5112万立方米。
●河南森林年涵养水源总量121.34亿吨,约相当于小浪底水库的库容
●年固土量2.39亿吨,年土壤肥力损失减少量1012.36万吨
●年固定二氧化碳2391万吨,相当于燃烧1494万吨标准煤排放的二氧化碳量
●年增加氮、磷、钾营养物质40.95万吨
●年吸收二氧化硫、氟化物、氮氮化物、滞尘7809.64万吨
2009年-2013年期间,河南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在全国的排序为第18位,与2004年-2008年期间的清查相比,上升了3位。我省在固土、保肥、固碳、提供负离子、吸收污染物和滞尘等方面,与其他省份相比增长幅度在全国排名前三。
林业产业快速发展经济效益明显提升
为达到生态优良、产业发达的目的,在营造大面积生态公益林的同时,我省根据当地群众的意愿和市场需求,选择立地条件较好的地块营造大量商品林和经济林,对群众脱贫致富、区域经济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全省林业产值由2007年的841亿元提高到2016年的1808亿元
●林木种苗和花卉面积达263.48万亩,种苗花卉生产规模居全国前三位
●年销售收入10亿元以上林业产业化集群2007年为空白,至2016年迅速发展到23个
全省建成了豫西苹果、西峡猕猴桃、南召辛夷、新郑内黄大枣、林州花椒等一大批特色经济林生产基地,以及以郑州为中心、许昌花木、洛阳牡丹、开封菊花、南阳月季、濮阳鲜切花等花卉苗木生产核心区。
全省森林旅游蓬勃发展,年林业旅游悠闲康养人数1.2亿人次,森林旅游年产值达到165.9亿元,直接带动其他产业产值119.6亿元。
有力支持社会发展社会效应更加明显
推动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各地将生态建设与地方经济发展、群众增收相结合,逐步走出了一条生态经济型的林业发展道路。各地立足区域特点,大力发展林果经济,建成一批特色经济林基地。通过工程建设,在改善农业生产条件的同时,大量的木材和林副产品带来巨大的财富,大大改善工程区内单一的产业结构,为广大农民脱贫致富开辟新的途径。全省农民来自林业的纯收入人均由469元提高到1021元,年均增长13%,对区域经济发展起到一定促进作用。
增加农村就业,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工程的实施,加快了林业发展,不仅进一步扩大林产品供给,促进区域经济发展,而且拉长了林业产业和旅游等第二、第三产业链条,使富余劳力得到妥善安置,拓宽了农民增收的渠道,增加了就业容量,维护了社会稳定。
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为进一步招商引资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条件,吸引外地客商,投资办厂,增加物流,带动消费,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为当地广大群众提供了健康、优美的生活园区,也为工程区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条件。
据统计,河南省生态省建设及提升工程平均每年提供4560万个就业工日,相当于每年为18万个项目区群众提供了就业机会,年增加就业价值52.93亿元。与2007年相比,就业机会、就业价值分别增加了174%和199%。
生态保护能力不断增强
生态省建设以来,全省生态文化建设蓬勃发展,生态保护意识和生态文明意识明显增强,自觉“爱绿、植绿、护绿”、崇尚生态、崇尚自然的良好社会氛围初步形成。在落实党的十八大提出的“五位一体”建设总体布局中,有力地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进程。
森林进城环城,城市生态环境明显改善,人民群众幸福指数明显提高,享有更多的绿色福利、生态福祉。
自然保护区建设取得新进展。林业系统国家级和省级自然保护区2016年达到25处,其中国家级11处省级14处。自然保护区面积由2007年的654.2万亩增加到763.1万亩,数量和分布均有增加,需要保护的野生动植物都得到了有效保护,对于强化群众的自然生态保护意识,起到了良好的效果。
野生动物救护明显增强。全省林业系统救护野生动物的数量由2007年的50939头(只),增加到2016年的389812头(只)。全民爱护、救护野生动物的社会风尚逐步形成。
资源保护手段有新突破。2012年开展了首次林地保护利用规划工作,将林地落实到了山头地块。编制了《河南省林地保护利用规划(2010-2020年)》,开展了年度林地变更调查,突破传统管理模式,实现了森林资源由数字管理到“一张图”管理、由静态管理到动态管理、林地由粗放管理到分级管理。
林业改革稳步推进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深入推进。集体林地确权登记工作基本完成,全省已建立县级以上林权管理服务机构80个,省级林权管理示范中心12个,建立林业合作社和家庭林场4374家,流转林地766.95万亩,林权抵押贷款累计达33.6亿元。
国有林场改革全力推进。2016年6月,全面启动河南省国有林场改革工作,全省93个国有林场统一定性为公益一类事业单位,将力争在两年内完成国有林场的定性、定编、定岗工作,逐步建立国有林场新体制新机制。
●推进森林保险工作,全省重点公益林参加森林保险面积2319.3万亩,参保率达到97.45%
●深化行政审批改革,省级林业行政职能由206项精简到134项
积极推进林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逐步调整经济林林种、树种结构和苗木、花卉产业结构,降低林业生产成本,应对市场需求补齐林产品短板。
支撑保障能力得到加强
出台了两部地方性法规,《河南省森林防火条例》《河南省湿地保护条例》
全省林业科技成果转化率达68%,科技进步贡献率提高到52.3%
林业防灾应急能力明显增强,新增了航空护林防火监测,全省森林火灾受害率控制在0.8‰的历史最佳水平,森林火灾当日扑灭率达100%
林业有害生物无公害防治率达到89.77%,成灾率控制在0.53‰最好水平
森林公安队伍正规化建设成效显著,纳入公安序列,不断加大刑事立案破案力度,2016年全省刑事案件立案1540件,破案1115件。
因第三方评估机构于2017年对生态省建设及提升工程进行绩效评估,除注明外,数据对比截至2016年。(图片均为资料图片,由河南省林业厅提供)
本文来源: 林业网
12.03.2018 08:24
山东宜林荒山荒地443.4万亩 植树造林难度增加
3月24日,记者从山东省林业厅获悉,近五年,林业网
林业扶贫:万安:林业扶贫助红土地绿色崛起
万安:林业扶贫助红土地绿色崛起 中国绿色时报林业网
亚太地区森林恢复国际会议举行高级别对话
中国绿色时报3月28日报道(记者 潘春芳 焦林业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