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成就甘肃农机化发展最快速度

17.03.2016  18:31

十二五”时期,甘肃农机化持续快速发展,各项发展指标大幅提升,是全省农机化发展最快、装备扩张、效益提升、投入加大、农民受益最多的5年。

——发展水平进入新阶段。2015年全省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48.4%,比“十一五”末提高13.74个百分点,年均提高2.75个百分点。小麦生产基本实现全程机械化,玉米、马铃薯机械化率分别达到46.9%、36.2%,同比分别提高4.63个、4.98个百分点,河西地区机采棉实现了零突破,主要农作物薄弱环节机械化快速推进。农机化在中级阶段快速发展,为全省粮食生产“十二连增”和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持续提升提供了有力支撑。

——装备能力跃上新台阶。““十二五”期间农机补贴资金达到23.5亿元,补贴购置各类机具88.7万台,受益农户达到61.3万户。全省农机总值达到224亿元、农机总动力达到2685万千瓦、拖拉机达到77.4万台、配套农机具达到163.6万台(套),分别比“十一五”末增长80%、35.8%、44.9%、45.7%。小型拖拉机占比持续下降,比“十一五”末下降7个百分点;主要农作物生产环节机具占比提高。农机化在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显著增强,为发展现代农业奠定了装备基础。

——体系建设显现新成效。省政府出台《农机专业合作社建设方案》,并从2015年开始每年扶持发展装备规模100万元以上农机专业合作社150个。全省农机服务组织达到2778个,比“十一五”末增长6.73%。农机专业合作社达到954个,同比增长5.5倍。农机作业、信息、技术、维修等社会化服务能力不断提高,形成了管理、技术和作业服务三支农机人才队伍,建立了比较完善的管理体系以及科研、鉴定、推广、培训、监理、生产销售等支持保障网络,为农机化发展提供了技术、人力和组织保障。

——质量安全实现新提升。全省层层靠实安全监管责任,农机监理“三率”水平达到74.08%,5年共创建“平安农机”示范县58个,其中国家级30个,加强了对微耕机、联合收割机等危及人身安全农业机械的监管,农机事故持续控制在安委会下达指标之内,农机安全生产形势平稳。省农机鉴定站更名为省农机质量管理总站,农机质量管理、农机鉴定规范化建设和农机化标准体系建设取得新实效,有效维护了农民的合法权益和生命财产安全。

——法规建设取得新进展。甘肃省人大修订了《甘肃省农业机械管理条例》,省政府出台《关于促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工业又好又快发展的实施意见》,农牧及农机主管部门相继出台了22项相应的政策法规和规范性文件,规范了47项行政职权事项,优化了11项便民服务事项,基本构建起促进农机化发展的政策法规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