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体中心等6区域将打通慢行系统

31.07.2015  11:20
  •   原标题:奥体等6区域将打通慢行系统

      慢行系统将分区域大片儿改造,7月30日,从“精心保障 无痕服务”路政宣讲活动上了解到,2015年率先疏通的慢行系统区域将包括奥体中心、三里河地区、中关村区域、什刹海、南锣鼓巷和青塔区域。

      这些慢行系统示范区内,非机动车道和人行步道将打通,原本只在路口施划的“红毯”也有望延长到路面上。北京市城市道路养护管理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年内疏通的慢行系统累计有82条路,共计167公里。

      2988平方米步道拓宽

      三环辅路丽泽桥至玉泉营桥段,一处过街天桥的梯道几乎霸占了整个步道,行人只能走上非机动车道;京通辅路大望桥至高碑店桥附近,一条860米的路段机动车道和非机动车道时窄时宽,人、自行车、汽车偶尔还需混行。不仅车开不起来,行人也总是抱怨危险。

      类似的慢行系统的小尴尬并非个例,如果单独治理,并不划算——看着只是几十米路,改造起来却往往牵扯路政、交管、绿化、市政等十多个部门。2015年,养护部门将这些“小病”纳入道路大修整治范畴。结合上半年6项道路大修工程,市城养中心已经拓宽人行步道2988平方米,拓宽自行车道440平方米。

      上述两处也在改造范围。如今,三环辅路这处天桥旁的绿地里,新开辟了一条步道;京通辅路上,非机动车道改移至最外侧,人行步道则设置在机动车道和非机动车道中间,人车分离,各行其道。

      下半年,类似随着道路大修疏通的慢行系统还将有5段,大约长8公里。

      示范区铺彩色自行车专用道

      市城养中心相关负责人直言:“慢行系统存在的问题主要是道路不连贯,一些报亭等设施摆放位置随意,还有就是路侧停车严重影响非机动车行驶。”由于自行车和行人出行环境被挤压,自行车出行比例已经从1986年的62.7%下降到不足15%。

      为了改善局面,市交通委2015年首次推出了慢行系统示范区。以奥体中心区域为例,北辰东路、北辰西路、安立路等13条路,约30公里将同步治理,步道和自行车道将增宽、无断点,彩色的通行带将明确自行车路权。“考虑到成本问题,不会全程铺彩色专用道,但是一定会在地面上施划更明显的标志。

      同时,维修更换的步道全部为抗冻融的挤压型防滑砖。“旧步道砖也将清理再利用,避免养护资金浪费。

      一年减排3672吨CO 2

      路通,带来的直观效果是天更蓝。路政部门表示,2013年本市启动慢行系统整治,预计2017年全部完成。届时,更多人将选择绿色出行。每年预计可以节约汽油136万升,减少二氧化碳排放3672吨。

      2015年,路政部门还给慢行系统制作了“规范”。比如人行步道宽度不小于1.5米,自行车道宽度不小于2.5米。“这些都是有讲究的。”市城养中心负责人说,“1.5米是两个人可以并肩的距离,可以比较顺畅地错身。

      目前,本市已经完成地铁4号线、5号线、6号线、1号线、2号线和10号线沿线,共454公里市管路慢行系统的治理。官园桥、广安门桥等11座立交桥下也已经铺上“红毯”,明确非机动车路权。

      相关新闻

      6条城市道路大修7月31日竣工

      7月31日,本市6条市管城市道路大修竣工。包括三环辅路丽泽桥至玉泉营桥、赵公口桥至劲松桥、莲花池西路莲花桥至南沙窝桥、京通辅路大望桥至高碑店桥、知春路海淀南路至健德桥、八达岭西辅路6项,大修总里程32公里,维修总面积107万平方米。完成燃气、自来水、排水、路灯等各类管线随路项目共计约10公里。

      市交通委路政局介绍,2015年下半年本市还将有6条道路大修。其中,建材城西路、建材城东路工程正在办理交通手续,南池子大街、北池子大街、西土城路、莲石西路工程正在组织招标工作。(刘冕)

    习近平致2022年六五环境日国家主场活动的贺信
    值此2022年六五环境日国家主场活动举办之际,法院网
    习近平会见李家超
    国家主席习近平30日下午在钓鱼台国宾馆会见了新当选法院网
    习近平致信祝贺中国宋庆龄基金会成立40周年
    习近平致信祝贺中国宋庆龄基金会成立40周年强调 法院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