匠人精神与心性育成

16.11.2015  23:26

  光明网讯(记者杜羽 通讯员陈轩) 11月14日,由活字文化策划、中信出版集团刊行的《匠人精神》新书发布会于北大博雅国际酒店举行。发布会上,日本“秋山木工”创办人、七十二岁的秋山利辉先生通过讲述自身成长及创业经历,阐释了“匠人精神”的意义;北京大学高等人文研究院院长杜维明则以“修身与立人”为主题,追溯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匠人精神”之源。

匠人精神》作者秋山利辉先生

  一流的匠人,人品比技术更重要

  “秋山木工”于1971年成立,以高质量的订制家具闻名,客户包括日本宫内厅、迎宾馆、国会议事堂、知名大饭店等,年销售额达11亿日元。同时,秋山利辉所自创的一流 人才 培养制度也因其独特的观念与模式在社会各界备受注目。

  在秋山利辉看来,“一流的匠人,人品比技术更重要”,一个人首先要淬炼心性,养成自己,唤醒体内的一流精神,才能达到一流的技术。因此,“秋山木工”实行八年学徒制,通过集体生活、师徒传习等方法,将品行和技术传授给弟子。

  每一个前来学习的学徒都要背诵并遵守由秋山利辉定制的“匠人须知三十条”。“三十条”是秋山利辉对其人才培养制度的核心总结,其中有一些要求看似严苛,例如学习期间无论男女都要剃光头、不许使用手机等,然而,正是这样刻苦的研修,让每一个学成的学生都成为了行业内的顶尖“匠人”。

  每一年,秋山木工所收到的学生报名人数都是录取名额的十倍。同时,遵循“守破离”的原则,当八年学满,秋山利辉就会让学生们自立门户,他认为,培养人才是为了贡献于社会。至今,已有五十多位学生从秋山木工毕业,活跃于日本手工业。

杜维明先生在《匠人精神》发布会现场

  从传统文化寻找失落的“匠人精神

  事实上,“匠人精神”所针对的,不仅是家具工匠,正如秋山利辉在《匠人精神》中所说:“所谓‘执着’,就是对事情‘不放弃’;所谓‘不放弃’,也是一种‘思想的深度’。”在杜维明看来,“匠人须知三十条”虽然阐述的是一些具体的行为准则,但本质上是以做人的道理作为真正杰出的工匠必备的条件。因此,其中包含着的是现代社会普遍失落的某些传统文化的神髓,比如倾听的能力、面对面沟通的能力,而最为重要的,是如何身体力行承继长者的 智慧 的能力。

  杜维明认为,所谓“匠人精神”,体现在秋山利辉身上,是将技术不仅内化到自身,而且展现成为德性,然后以培养德性来创造在技艺上有卓越贡献的匠人。这种身体的传播,与知识的积累、信息的增加不同,是一种特殊的传递智慧的方式。

  其实,这样的教育方式,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处处有迹可循。例如,《论语·学而》说“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意为仁爱之心要想推广,必须从最亲近的人开始。而王阳明讲学提出的四个准则“立志、勤学、改过、责善”与秋山利辉的教育理念也基本一致,要求学生从追求人生意义和终极关怀开始,承继、坚守、创造。只是,在杜维明看来,中国传统文化在经历了百多年的断裂之后,如何在精神与 实践 层面进行接续仍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或许,“匠人精神”能为我们提供一个这样的契机。

活字文化董事长董秀玉先生在《匠人精神》新书发布会现场

[责任编辑:李国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