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语全方位积极推进“一带一路”建设

21.07.2015  12:08

      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实施以来,北语积极响应,全方位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工作。
      学校党委高度重视“一带一路”建设。本学期以来已多次召开常委会或党政联席会,研究部署“一带一路”建设的相关工作并作出重要决策。其中包括:一、在学校层面成立“一带一路”研究院,由崔希亮校长任院长;二、与临沧市政府和滇西科技师范学院在中缅边境的临沧合作共建“一带一路”研究院(西南);三、支持我校作为核心协同单位参加由浙江大学、北京大学和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联合牵头的“一带一路”合作与发展协同创新中心,具体承担“一带一路”国际化人才培养平台的建设任务。
      我校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合作与发展协同创新中心的培育组建工作。2015年6月6日,我校副校长曹志耘教授、校长助理兼汉语国际教育学部主任张旺熹教授、科研处副处长聂丹教授等应邀参加“一带一路”合作与发展协同创新中心理事会成立大会。曹志耘副校长代表学校签署了《杭州宣言》并当选为理事会理事,聂丹教授当选为中心管理委员会委员。2015年7月18日,我校校长助理兼汉语国际教育学部主任张旺熹教授、中国周边语言文化协同创新中心副主任郭风岚教授、科研处副处长聂丹教授等应邀参加“一带一路”合作与发展协同创新中心学术委员会成立大会暨第一次学术研讨会。会上,郭风岚教授当选为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张旺熹教授就“一带一路”国际化人才培养平台设计方案作了交流发言。
      为了配合浙江大学做好“一带一路”合作与发展协同创新中心的培育、组建与申报工作,2015年6月23日,曹志耘副校长召集全校各有关单位负责人会议,布置落实我校有关材料撰写的任务。此后,在科研处的具体指导下,在全校各有关方面的积极配合与大力支持下,汉语国际教育学部国际汉语教学研究基地的老师们积极努力、加班加点,在7月初顺利完成有关材料的整理与撰写任务并及时提交给了浙江大学。
      经过近三个月的准备和多轮互访商谈与沟通协商,我校与临沧市政府和滇西科技师范学院合作共建“一带一路”研究院(西南)的框架协议已经得到三方的一致认可,将择日举行挂牌仪式,进而开展实质性的研究工作。
      国家发改委国际合作中心已下达我校“一带一路”科研委托专项“孟中印缅经济走廊产业合作国别研究”,项目经费10万元。7月初,经校学术委员会科学研究专门委员会审议,确定以下三个选题作为今年学校拟立项的基础研究或应用研究重大专项进行招标:一、“一带一路”语言调查(语种、区域自选);二、“一带一路”语言状况报告;三、面向“一带一路”的语言人才培养研究。
      我校有关单位还组织了“一带一路”系列学术讲座。如外国语学部于2015年5月14日下午邀请魏凯丽(Carice Witte)博士作了题为《犹太人和中以关系》的学术讲座。
      我校围绕“一带一路”所开展的各项建设工作表明,全校上下服务“一带一路”建设的意识和能力都在不断增强,“一带一路”的实际建设工作也在逐步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