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海公园仿膳饭庄要搬家了

20.04.2016  15:23

  在北海公园琼岛待了57年的仿膳饭庄,要搬家啦!新家还在北海公园,只不过到了北岸,就是1925年仿膳茶社的原址。4月18日,这家以制作宫廷风味闻名的老字号饭庄已经暂停营业。

  李女士昨天和家人一起去仿膳,打算好好撮一顿,没成想被饭庄一纸“敬告宾客”挡在了门外。上面写着:“仿膳饭庄自4月18日起至5月下旬,将迁至北海公园北岸(1925年仿膳茶社原址),期间暂停营业,预计于5月下旬重张营业。届时我们会继续为您提供优质的菜品和服务。”记者登录全聚德集团官网,也发现了“仿膳饭庄迁址暂停营业”的消息,内容与仿膳饭庄前的“敬告宾客”通知完全一致。

  北京晚报记者上午从相关人士处了解到,由于仿膳饭庄目前的经营场所处于古建筑群中,房屋架构不适合经营餐饮,出于对古建筑的保护,因此决定搬离,回到北海北岸1925年仿膳茶社的原址。仿膳饭庄腾退之后,漪澜堂将举办北海公园园史文化展,适时对游客开放。

  今天上午,记者在北海北岸的仿膳饭庄新址看到,外面还围着围挡,但里面已经装饰一新,溥杰题写的仿膳饭庄匾额挂在正门门楣上,古色古香的漆门廊、彩绘,吸引了不少游客的关注。两辆搬家公司的厢式货车正在卸东西。

  一位熟悉情况的老先生告诉记者,仿膳搬过来,有两个变化,一是面积小了三分之一,只能容纳300多人就餐;二是原来老舍先生题的仿膳老匾,换成了溥杰题的这个新的。目前,新址内外装修已完成,将于5月下旬开业。开业后,仿膳只有这个面向湖面的大门,在北面不设门脸。

 公园里的京味记忆

  北海公园仿膳、颐和园听鹂馆、中山公园来今雨轩……这些栖身于北京各大公园的老字号餐饮,早已成为老北京的文化符号,藏着几代北京人深深的舌尖记忆。

  北海公园仿膳

  1925年,北海公园正式开放。原在清宫御膳房当差的几位厨工,在北海北岸开设茶社,取名仿膳,意为仿照御膳房的制作方法烹制菜点,经营品种主要是清宫糕点小吃及风味菜肴。仿照御膳但又不直称御膳,是因为清朝皇帝刚刚被推翻,对于皇帝的专用词语仍不敢随便使用。

  1955年,仿膳茶社由私营改国营;1956年,仿膳茶社更名为仿膳饭庄;1959年,仿膳饭庄由北海公园北岸迁至琼岛漪澜堂、道宁斋等一组乾隆年间兴建的古建筑群中。这里背山面水,游廊环抱,用餐别有一番情趣。

  仿膳饭庄厅内装饰均以龙凤为主题,饰以大型彩绘宫灯,配以明黄色的台布、餐巾、椅套,餐具采用标有“万寿无疆”字样的仿清宫瓷器或银器,宫廷特色浓郁。

  仿膳饭庄经营的宫廷菜肴约800余种,一般菜不可零点,只有套餐。为了确保传统菜点的质量特色,肉末烧饼、豌豆黄、芸豆卷等招牌点心,一直坚持手工操作,以保持传统特色与口味。

  为不断挖掘开发宫廷名菜,仿膳多次前往故宫博物院,在清宫御膳档案中整理出乾隆、光绪年间的数百种菜肴,据此研制成燕尾桃花虾、一品豆腐、海红鱼翅、金鱼鸭掌等著名菜肴。

  多年来,仿膳饭庄接待过周恩来、邓小平、叶剑英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以及美国前总统尼克松、英国前首相希思等重要外宾。

颐和园听鹂馆

  听鹂馆饭庄位于颐和园万寿山南麓,是园内13处主要建筑之一,门前翠竹掩映,玉兰、海棠迎宾,是一个颇有历史文化价值的老字号宫廷风味饭庄。

  听鹂馆,借黄鹂鸟的叫声喻音乐优美动听而得名。听鹂馆饭庄始建于乾隆年间,慈禧太后常来欣赏戏曲和音乐。牌匾是由慈禧太后亲笔手书。新中国成立后,听鹂馆被定为专门接待中央首长和外国贵宾的场所。满清皇族溥杰先生曾为听鹂馆题字:宫廷寿宴。目前,听鹂馆仍对游客开放。

 中山公园来今雨轩

  位于中山公园内东南侧的来今雨轩茶社建于1915年。名称为北洋政府内务总长朱启钤所定,取自杜甫《秋述》诗小序,这里的“”指友人,意谓新旧朋友来此欢聚。

  来今轩建成后,先由赵升承开设华星餐馆和茶社;1952年归公园管理处直接经营管理;1954年到1990年,由中山公园经营中西餐;1990年,饭庄迁到公园西侧杏花村新址,后停业;2004年12月,来今轩原址重新装修,恢复为茶社,营业至今。(来源:北京晚报 记者:杨滨 龙露  )  【编辑:刘文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