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绿色时报:北林大梁希班创新人才培养常态化
本报讯 记者铁铮报道 以著名林学家梁希先生命名的实验班,在北京林业大学校园里无人不晓。记者日前从北林大召开的有关会议上获悉,在本科新生中选拔优秀学生开办的实验班,经过7年探索与实践,已形成了选拔制、学分制、导师制等系列富有特色的改革和运行机制,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上取得了丰硕成果。
北林大的梁希实验班目前已涵盖林学、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园林、风景园林、观赏园艺、林产化工、木材科学与技术、农林经济管理等多个优势专业。学校组织专家对资格审查通过的学生按学科方向进行测试、优中选优,重点选拔综合素质优秀、具有创新思维和科研培养潜力的学生进入实验班。
7年来,已经有4届实验班学生毕业,为国家林业和生态环境建设储备了一批后备拔尖创新人才。学生们在课程学习、学术科研、学科竞赛等方面取得了优异成绩,多次被评为全国、北京高校先进班集体。在各类学科竞赛中,获国家级奖32项、省部级奖励43项;获批国家级、北京市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57项;发表学术论文100多篇,8篇被SCI收录。重要的是实验班发挥了在本科人才培养中的示范和辐射功能,促进了全校整体教学质量的提升。
按照“加强基础、淡化专业、因材施教、分流培养”的方针,学校多次修订了专门的培养方案,采取一系列举措培养实验班学生的创新思维。不但实行学分制管理、专业选修课通选,而且强化外语教学,加大双语教学授课比例,积极使用外文原版教材。同时拓展思想政治类课程授课内容,注重培养时代精神,增加国际形势分析,开拓学生的国际视野。加强了实验、实习等教学环节,以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还把“梁希学术大讲堂”纳入教学计划,定期邀请院士、教学名师、知名学者与学生们面对面交流,从更高层次、更宽领域拓展他们的视野,激发他们的专业热情和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实验班实行导师制,坚持因材施教,导师从思想品德、专业学习等多方位指导、教育学生。学校积极为实验班搭建科研平台,建立学生科研创新活动的保障体系、激励机制。实验班的学生优先进入实验室。学校还单独设置各级科研训练项目名额,提高学生参加科研项目的比例。学生们在导师的指导下参与科研项目,在科研中提升自己。梁希10-2班吴维妙开展的癌症干细胞研究,发表了影响因子达到6.7的SCI学术论文,本科毕业后被美国哈佛大学录取。(Ab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