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砥砺奋进看北大】培养引领未来的人——人才培养素描

27.10.2017  04:40

编者按: 五年来,北京大学全体师生在校党委和行政班子的领导下,守正创新,砥砺前行,在党的建设、人才培养、教学科研、国内外交流与合作、后勤服务、综合改革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北大新闻网特推出“砥砺奋进看北大”专题,回顾总结近年来学校奋力前行的实践、成就和足迹,展望未来发展蓝图,助力北大创建世界一流大学事业,迎接党的十九大和北大第十三次党代会的胜利召开。

深化以元培学院为试点、“加强基础、尊重选择”的本科生教育改革,推进以“国家需要、北大特色、国际前沿”为纲领的研究生教育改革,拓展“第二课堂”等全方位育人形式……近五年来,北大逐步建立起“中国特色、北大风格”的教育体系,明确了全方位育人的更高目标:培养重基础、跨学科的人,培养创新型、复合型的人,培养有理想、有情怀的人——培养引领未来的人。

我的课堂我做主

初秋午后,元培学院2014级本科生邱丽颖准时赶到光华2号楼,参加当天的博士生讨论班。以本科生的身份走进博士生的课堂,看似充满挑战,邱丽颖却早就习以为常:“我对市场营销特别感兴趣,一学期要在光华管理学院上好几个这样的讨论班呢。

三年前刚入学时,邱丽颖本想学习数学,谁知一年后她就被经济学吸引,由理转文,确定了金融方向,而大二暑假,一次到加拿大参加暑期学校的经历又让她迷上了市场营销,回国后便常常跑到光华管理学院听课,求教于那里的老师们。她对专业的选择和调整在元培学院颇具代表性:“元培最重要的教育理念就是自由,我们可以在学校教学资源允许的条件下任意选择课程,并在经过一段学习之后再决定专业方向。

邱丽颖

除了自由,元培赋予邱丽颖的还有主动和勇敢。“元培和其他院系最大的不同点是,学院里同学们的专业都不一样,可当我们跟着其他院系上课时,我们又不属于那个院系,和周围的人还是不一样。这些‘不一样’迫使我们必须打破自己的舒适区,不断与他人主动融合。”邱丽颖很喜欢在元培“人文经典”通识课上读过的麦尔维尔的名著《白鲸》,“融合需要勇气,这本书教会我勇敢。

2014年,北京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鄂维南就任元培学院院长。学院推出一套整体、全方位、面向未来的教育改革计划,包括自由选择专业和课程、设立交叉学科专业、建立前瞻性课程体系、加强通识教育基础课、实施弹性学制、开展新生入学教育、推行全方位导师制、完善住宿制书院、打造国际交流平台等一系列新举措,尽最大努力实现北大教学资源的优化配置,促进元培学院和国际一流大学的交流合作,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创新、实践能力的优秀复合型人才。

本科期间赴澳门大学、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京都大学的游学之旅给邱丽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35号宿舍楼地下室由元培学院学生自主管理的电影院、健身房、元培书房也令她津津乐道。元培学院学生会主席、2015级本科生毛基恒亲身参与了住宿制书院学生空间的建设,他认为,元培的学工体系很有特色:“我们除了学生会和团委,还有专门负责学习的学生学术委员会和负责图书馆的元培书房,几大组织各司其职,学生参与程度很高。

修读金融、数学双学位的毛基恒很享受元培的课程体系——降低对必修课和总学分的要求,引导学生充分发挥积极性,不仅满足于教学计划,而要追求更高的目标。“光华管理学院金融专业的本科生需要修满140多个学分,而我只需要修120个学分,不感兴趣的课程可以不选,腾出时间来学习数学和计算机。”毛基恒致力于量化金融研究,希望能多上一些理工科课程,以促进学术的交叉,“元培重视基础教育、全面发展,相信这种跨学科视野对我今后的研究会有长远的影响。

毛基恒

对于元培的导师制,毛基恒也深有体会:“我们的宿舍楼设有导师办公室,由来自各院系的专职导师轮流值班,随时为同学们解决学习和生活上的问题。”除了专职导师,大家的学业发展方向定下来后,还会有各自的专业导师。毛基恒的专业导师也是通过自主选择确定的:“我阅读老师的论文,打听他近期的研究,上老师的课,也咨询过学长学姐们的意见,然后找到老师,说明自己的意向。当时挺忐忑的,担心被老师拒绝,谁知道他很快就答应了。

作为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圳特区”,元培学院集中体现了北大“尊重选择”的人才培养理念。在元培人才培养模式的带动下,其他院系也纷纷开展了本科教学改革。近年来,院系间加强合作,为学生的自由发展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和机遇,“古典语文学”项目就是其中的成功案例。该项目由中文、历史、哲学、考古文博、外语、元培和艺术七大院系共同设立,旨在打通文、史、哲、外院基础课程,实现跨学科人才培养,培育人文基础学科的拔尖学生。

在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实践中,北大逐渐探索出了包含学科大类培养、元培模式培养、拔尖创新学生培养、交叉学科人才培养、辅修双学位培养等模式在内的多样性人才培养模式。目前,共有16个院系设置了双学位/辅修专业,其中双学位专业19个,辅修专业21个,涉及中文、历史、哲学、心理、经济、数学、计算机等各大领域。为鼓励教师把更多精力投入到教学与人才培养中,学校通过本科生科研、实习实践、读书班、讨论班、小班课、导师制等举措,进一步加强教师对学生的个性化指导,促进师生互动与教学相长,而教学评估体系的引入,则为教学质量的不断提升注入了活力。2013年以来,北大又在国内外平台上推出50余门慕课,利用信息手段变革传统的教学模式。

在总结教学改革经验、研究世界高等教育发展趋势的基础上,学校提出了新时期本科教育改革的十六字方针——“加强基础,尊重选择,促进交叉,卓越教学”。以此为纲,北大正开拓创新,不断深化改革进程,努力为祖国培养引领未来的人。

创新平台显身手

又一个晴朗的早晨,汪定走进理科1号楼自己和团队的实验室,开始新一天的工作。这位信息科学技术学院信息安全专业2013级的博士研究生,曾在这间实验室里证明了被多位国际著名学者关注的多因子认证协议实现匿名性的本质计算复杂度,发现了成为普度大学等多所欧美高校授课内容的人类口令分布函数。他关于定向口令在线猜测的研究颠覆了工业界和学术界的认知,被200余家国际媒体报道,立即引起美国国家身份认证标准的修订。他博士期间以第一作者在信息安全领域国际重要刊物发表论文19篇,累计被引用900余次,受邀担任两个信息安全领域国际重要刊物的客座主编……

北大自由的学术空气给了我许多创新的灵感。”谈到这些科研成果,汪定常怀感恩之心,“学院对科研的行政干预很少,大量研究思路都是我和导师、团队商量、讨论的结果。”北大丰富的学术资源也赋予了他“跨学科”的广阔视野。在导师王平教授支持下,汪定带领着一支近20人的校际院际团队,涵盖密码学、计算机、数学、社会科学等多个学科,每周六下午组会,雷打不动。

2015年,网络空间安全成为国家一级学科,与计算机并列。“信息安全已经从单纯对互联网本身的影响,变得涉及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了。”汪定相信,无论在企业研发、高校教育还是科研领域,网络空间安全这一学科都将大有可为,“导师强调我们做科研要‘顶天立地’,既能体现学术高度,又能落地应用,创造社会价值。梅宏院长倡导的‘做有用的研究’的理念也一直影响着我。”如今,汪定及其团队在口令破解、隐私保护领域的创新成果已经开始直接服务于国家安全需求,也引起了工业界的浓厚兴趣。

汪定与团队成员探讨课题

当选为“2016北大年度人物”的汪定身上,有自信、勤奋,有执着、严谨,更有一种北大人的使命感和家国情怀。四年来,最令他难忘的是,在一次外出参加学术会议时,一位教授曾当面对他说:“你符合我对北大学生的印象。”这句话让他深感做为一名北大学子所肩负的社会期望和责任:“我们努力做研究的一个原因是,口令安全领域里程碑式的贡献几乎都是由欧美学者完成的,中国大陆在这一重要领域几乎还是空白,这是多么可惜的一件事。”在汪定眼里,投出去的每一篇论文从某种意义上就是代表北大、代表中国在国际上发出声音,不能不做好。带着这份情怀,2017年,博士毕业的他又申请了首届博雅博士后项目,留在北大继续从事自己热爱的科研工作。

近年来,北大研究生教育紧紧围绕“国家需要、北大特色、国际前沿”的总体布局,以提高培养质量为中心,坚持守正创新、崇尚学术的理念,不断将综合改革推向深入。除强化课程教育之外,学校还实施了“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以研究生暑期学校、博士生学术论坛、博士生学术会议、教学模式改革为载体,建设多学科培养体系和创新平台,同时积极推动在校师生与海外名校的交流活动,大力建设研究生国际交流平台。2016年,研究生学术交流基金项目已资助3300余名研究生赴全世界60个国家和地区参加高水平国际学术会议;博士研究生短期出国研究项目已资助340余人进行中期访学;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共计派出2300余名研究生赴世界一流高校学习交流;以博士生为主要参与者的“国际专题学术研讨会”已召开近50次 。

北大在很多科研领域都已经成为世界前沿的平台。”生命科学学院2012级博士生侯宇凌晨4:00刚下实验,匆匆休息了几个小时,便又回到综合科研楼的办公室,“在这个平台上,我们不仅有先进的实验仪器,还经常举办国际会议,邀请国际知名专家讲学,视野非常开阔。

博士期间,侯宇加入汤富酬研究员实验室、谢晓亮教授实验室、北医三院乔杰教授实验室开展的人类受精卵极体细胞的单细胞基因组高通量测序分析课题,与团队紧密合作,进行这一高难度研究。她在课题中积极主动,认真刻苦,短短半年多时间就完成了8个捐赠者的近200个单细胞基因组高通量测序工作。课题成果2013年发表于 Cell 杂志,侯宇是论文的共同第一作者。该项研究获得了国际同行的高度评价,被评为2014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

此后侯宇及其团队又在国际上率先发展了单细胞基因组、DNA甲基化组、和转录组的多组学平行测序技术,并将该技术应用到人类肝癌患者肿瘤单细胞的多组学研究上:“我们的课题都是生命科学与医学交叉创新的成果,目前它已应用于临床实践,帮助了许多病患,这让我感到自己的研究是有价值的。”2016年,侯宇荣获吴瑞奖学金,2017年,她又荣获北大“学术十杰”称号,现在正准备前往哈佛医学院继续深造。

侯宇

侯宇在北大读书的五年,见证了北大研究生教育发展的日新月异。拥有多学科综合优势的北大,以基础学科和交叉学科建设为重点,建设了理论与系统生物学、生物医学工程、纳米科学与技术、化学基因组学、计算科学、分子医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儒家思想与儒家经典、欧洲学等一批交叉学科平台和科技创新平台,推动了跨学科复合型人才培养。目前,学校正通过推进研究生资助体系改革,积极构建具有鲜明北大风格和示范引领作用的研究生教育体系,努力为科技强国、文化强国作出更大贡献。

祖国就是大课堂

专业教育是学生的立足之本,社会更是大课堂,北大重视学生胸怀天下,在社会的熔炉中锻炼成长、全面发展。

五年来,北大重视创新“思政课”教学,引领学生正确的社会价值观,开设“教授茶座”启迪人生,同时,更鼓励学生,走出校园,参加志愿服务、社会实践、扶贫支教。祖国大地无处不是北大育人的课堂:在APEC峰会、“一带一路”论坛上,出现了北大志愿者年轻的身影;在云南弥渡的热土上,留下了北大学子爱扶的足迹;在暑期社会实践时,北大百团竞发,学子感受祖国进步的脉搏;在西部支教中,北大研究生支教团薪火相传,书写一个个感人的故事。

秋风劲草,长云雪山。海拔2000多米的青海西宁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早7:30,周志鹏走进朔山中学的教室,开始上当天第一节课。讲台下是一群十五六岁的高一学生,眼里闪烁着西北人的质朴、热情,对他们来说,经过一个多月的相处,台上这位新教师已然成了老朋友,亲切、默契,沟通无阻。

周志鹏是北大法学院2013级本科生、第19届研究生支教团团长。在朔山中学,他负责高一年级6个班的政治课,一周12节课,此外还在学校办公室担任行政工作。在周志鹏看来,这里的孩子基础确实非常薄弱,但他们最需要的东西不是基础知识,而是学习的目标和态度:“开学第一堂课,我问大家为什么要学习政治、对自己的未来有什么预期、将来想选择做什么,学生好像完全没有概念。所以我一直努力引导他们在学习之前对自己有更加清醒的认识、懂得为什么学习。

周志鹏和他的支教团队

周志鹏来到这里,就是为了给孩子们的成长带来改变,他希望自己能够用一年时间认真做一件不求回报的事,全心全意为西部教育尽一份力。“以前只在北大校园里活动,根本无法体会到某些地区教育水平的落后。”一次去大通县极乐乡看望贫困学生的经历让周志鹏感慨不已。那是一个下雨的午后,村里泥泞的道路、简陋的房屋“就像电视里看到的一样”。一名生活在单亲家庭的女孩,父亲为生计整日奔波,女孩不仅要做家务、干农活,还要照顾残疾的祖母和年幼的弟弟妹妹。今年中考,她遗憾落榜,想要再考一次,却又担心家庭的负担。望着女孩坚强的笑容和她身后没有一件像样家具的屋子,周志鹏很受触动:“只有看到最底层的真实景象,才能明白我们的生活是多么幸福。”从这以后,他常常在课堂上告诫自己的学生务必珍惜眼前的学习机会。

周志鹏与支教结缘,得益于一位传奇师兄的影响。这位师兄在北大读书期间,曾花两年时间去西部支教,正是他讲述的那些支教故事,让周志鹏决心到祖国西部好好看一看,真正到基层体验一番,体验那些不一样的人、不一样的理念、不一样的成长环境。

周志鹏所说的传奇师兄叫邵子剑,北大国际关系学院2014级硕士生,第15届、第17届研究生支教团成员。2013年,他选择到新疆支教;2015年,他又选择去西藏支教。由于支教,两年制的硕士,他断断续续读了四年。很多人问他:“当看到自己的师弟师妹都已经硕士毕业的时候,你后不后悔自己的决定?”邵子剑回答说:“在北大那么多年,我觉得教育不仅仅是为了有好工作、好收入、好前程,更重要的是完善普通人的认知,丰富普通人的阅历,拓宽普通人的视野。我不想毕业后立即工作,更不想单纯地在校园里坐而论道,混混学位。我想去认识中国,去边疆认知中国。大家都说要有全球视野,但我倾向于先拥有中国视野。每个人都无法控制自己生命的长度,我能做的,就是尽情折腾我的青春,来增加自己生命的厚度。因为我坚信,行走在祖国边疆的路上,才是我生命中最受用的大学。

新疆和西藏是中国最远、最大、最神秘的两片土地,民族识别度最高,基层维稳压力最大。在那里,邵子剑成了“少数民族”——新疆一个班,只有他不会讲维吾尔语、哈萨克语;西藏一个班,只有他不会讲藏语。他用汉语教孩子们英语,孩子们则用汉语讲维吾尔、哈萨克、藏民族的故事给他听。为了更好地理解和融入孩子们的生活,邵子剑也阅读当地书籍,遇到不理解的,就在课堂上请教自己的学生。他始终相信,相互了解才会有共同话题,而拥有共同话题则是将心比心的良好开端。

邵子剑

在新疆,邵子剑及其团队发起“言传远疆”在线教育项目,组织汉语流利的当地少数民族大学生对南疆合作小学开展远程汉语教学,受益学生逾600人。在西藏,他指导学生开展课题研究,组织学生赴京参访游学,还为学生讲授党课,被评为优秀德育导师。2016年底,邵子剑获得第11届中国青年志愿者优秀个人奖,面对荣誉,他谦虚地表示,自己只是一个极其普通的支教者,在支教工作中所得到的远比付出的多得多:“我没有资格喊出奉献祖国、服务人民的伟大口号,也达不到改变基层教育的宏伟目标,我的力量极其微小。然而,关注本身就是改变的开始。十几年前,我们的前辈们走向西部,走向基层,走向边疆,比起我们,他们的开拓进取、无私奉献更不容易,因为他们的条件更差,基础设施更不完善。十几年后,当使命传承到我们肩上的时候,我们为什么不能去关注、去实践、去体验?每个人的一年,将是一个人的几十年。几十年的力量,将会让一切的改变成为可能。

北京大学研究生支教团自1998年成立以来,已派遣19批共计300余名志愿者奔赴新疆、西藏、青海、内蒙古、云南、河北等地开展为期一年的支教扶贫工作,为各地教育事业作出了贡献。五年来,支教团更涌现出一批先进典型、青春榜样,他们中间,有第10届中国青年志愿者优秀个人、首位主动延长服务期的志愿者宋文轩,第10届中国青年志愿者优秀个人、首届“太行山-燕山计划”联合支教队队长潘援,还有首位主动申请并成功入选研究生支教团的台湾籍博士生张立齐……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一批批北大学子,正年复一年接力着支教这项平凡而又高尚的事业,不负初心,勇往直前。(校报记者 王紫微)

专题链接: 砥砺奋进看北大

编辑:拉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