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高院发布司法改革“微创新”案例
让“信息多跑路、群众少跑腿”的移动微法院,提升执行案款发还效率与精准性的“案款管家”,实现民意直通、服务直达的“诉源治理直通车”……这些与老百姓密切相关的微创新,却汇聚在一起带来了大变革。12月13日,北京高院召开新闻发布会,向社会通报20个司法改革“微创新”案例。
据了解,今年4月23日北京高院正式启动司法改革“微创新”优秀案例评选活动。经过推荐申报、集中展示以及初评、复评、公示等环节,共评选出北京市法院2019年司法改革“微创新”最佳示范案例和优秀案例各10例。
北京高院司改办主任赵瑞罡介绍,司法改革“微创新”优秀案例评选活动系首次举办,此次评选工作确定了“最高、最严、最好”的评选标准,采取“系统内部与外部相结合”的评选方式,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评选程序,在各院推荐报送的基础上,经过系统内部初评与系统外部专家复评两轮评选,最终确定了具有典型示范意义的优秀案例。
“此次评选将推出一批具有首都特色、饱含基层智慧、破解改革难题、富有实践理性的新举措、新做法,力促形成‘一马当先’带动‘万马奔腾’的改革局面”,北京高院副院长靳学军说。他表示,“顶层设计引路,基层创新探路”,是北京法院持续深化改革,不断推出“北京样本”的基本路径。此次评选出的“微创新”案例体现了发扬基层首创精神、坚持问题目标导向、紧紧围绕重点工作、值得复制推广等特点。
据介绍,入选的20个案例中,有7个案例突出了在“多元调解+速裁”、诉源治理等方面的探索,北京法院通过创新举措不断完善“多元调解+速裁”工作,实现了60%的民商事案件化解在诉讼前端的目标,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司法需求,与全市“吹哨报到”改革形成同频共振的效应。另外,还有6个案例与服务优化营商环境直接相关,着力提升司法程序质量。比如,一中院的“立审执破”一体化工作格局、二中院的“法庭调查与法庭辩论合并进行”庭审模式、知产法院的商标速审机制、海淀法院的随案生成电子档案、昌平法院的破产企业府院协调处置机制等,基本涵盖了从立案到审判,从执行到破产的“全链路”关键司法环节。这20个案例反映了北京法院改革创新的最新成果,对深化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和破解改革难题具有重要意义。
发布会上,丰台法院政治部主任林云、通州法院院长助理徐东还分别介绍了各自法院的示范案例。丰台法院创新打造“四化一体”信息集成系统,构建起审判事务智能化、集约化、系统化管理长效机制。通州法院探索“坐标式”诉调对接模式,积极打造立体化诉源治理新格局。
靳学军表示,下一步北京法院将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市委改革精神,以首届司法改革“微创新”优秀案例评选为契机,推广好基层创新成果,以真问题打造新亮点,以重点工作促进改革再深化,强化制度建设、制度执行,突出系统集成、协同高效,努力打造政法领域改革新亮点。
责任编辑:梅玉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