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考试报:“状元”游街谁之过?

01.08.2015  13:36

  

 

      每年都在反对过度消费高考“状元”,但每年高考公布分数之后,有关“状元”的闹剧仍在上演。报载,7月25日,山西晋城皇城相府竟搞起了2015年全国高考“状元”敕封典礼。让人大跌眼镜的是,7省、市、自治区的10名高考“状元”不但接受了所谓的“康熙皇帝”敕封,还举行了盛大的“状元”游街仪式。我特别想知道的是,这样的闹剧为什么能畅通无阻?是谁给如此恶搞的“状元”游街大开绿灯?
  
  据报道,所谓的敕封典礼十分高调奢靡。“状元”身穿状元服,披红骑马,恭受“诏书”,领赏万元,在仪仗队的带领下招摇过市。这分明是一场名副其实的促销行为,这些“状元”在为景区大赚人气。商业活动的策划出新、出奇本无过错,最可恨的是,商家竟让涉世未深的“状元”出场,诓骗他们做了这类低俗闹剧的主角。
  
  把板子打在“状元”身上显然是不妥当的。客观地分析和评判,首先应该为这场闹剧承担责任的是商家。为了景区私利,竟引诱高考“状元”披挂上阵,的确太不应该了。他们不知,景区赚钱重要,良好的风气、正确的导向更为重要。游街闹剧不但毁了游街的“状元”,还会在社会上造成不良影响,给考生树立的不是励志榜样,而是追逐名利的反面教材。其次,有关部门也要承担相应的失察、失职、失控责任。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商家的确有依法决定自己行为的权利,但有关部门也需要监督、管理商家遵纪守法、恪守公德,而不能放任自流,任其为所欲为,既不能逾越法律底线,也不能逾越道德底线。这类直接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悖的活动,显然应该在取缔之列。管理部门的缺位和放纵,成了这场“状元游”闹剧的帮手,客观上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再次,家长、老师指导不当也该负一定的责任。虽然“状元”大多已经成年,但毕竟刚刚离开校门,还没有离开家门。在人生的关键时刻,家长和老师的善意提醒、谨慎告诫,在孩子成长过程中是必不可少的。参与这类出格的活动,即便是“状元”自己的选择,家长和老师也有予以劝导、讲明利害的责任。如果反过来是家长和老师动员孩子参与的,就更不应该了。孩子可能还不大懂事,但家长和老师不该在是非面前迷失。
  
  很久以来,“金榜题名时”一直被看成是人生的四大幸事之一。数载寒窗苦读,一朝名列榜首,自然是可喜可贺之事。但凡事都有个度。怎么喜、如何贺,不仅是个方法问题,更是素质、修养、道德水平的呈现。因为高考得了个第一就不知道天高地厚、就找不到北了,的确说明有些人的“高分低能”。这类不会独立思考、缺乏判断能力的“状元”走进大学校门之后,会发现“山外青山楼外楼,更多高手在前头”,之前的坐井观天、自以为是简直是太可笑了。我真担心,发现高考分数已成过眼烟云、大学校园里学霸林立之后,那些曾经的“状元”能否承受得住巨大的心理落差。相信有朝一日,他们长大成熟,万元出场费花完,一定会为自己当年的幼稚天真之举感到后悔。
  
  还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许多媒体都对“状元”游街进行了图文报道。遗憾的是,这些报道大多都采取了纯粹的“客观手法”,态度不清,褒贬不明,对不当的行为、做法起到了扩大影响的作用,而没有必要的舆论监督。这样的传播带来的副作用显而易见。这也是“状元热”年年升温的原因之一。(wp)

来源:北京考试报作者:铁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