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考试报:多给专家点版面

20.09.2014  22:04

  学界又一位大师离我们远去。同一天,不少媒体把刘翔结婚的消息炒得火热,而对学养深厚、著作等身的国学大师汤一介先生的逝去则吝啬版面。两相对照,天壤之别,让人不平。

  随机询问了一些人是否了解这位大师,回答是否定的。许多青年人甚至连他是做什么的都不知道。原因之一,媒体报道得太少了。

  有人说这是个娱乐至死的时代。的确,许多媒体对各类明星(专家除外)的大事小情,报道起来总是不遗余力。一些编辑、记者片面追求收视率、点击数、阅读量,而在迎合受众中迷失了自己。他们忘记了自己的社会责任,忘记了仅仅满足受众的需求是远远不够的,更需要引导受众的需求。

  事实上,并不是所有的受众都喜欢明星的琐闻轶事。在教育兴国的时代、在科技腾飞的时代,在文化繁荣的时代,人们需要专家、需要学者、需要大师。这种需求媒体绝不能也不应该视而不见。媒体应该加大对专家、对学者、对大师的报道力度,让他们的成果、他们的思想、他们的精神被人民所了解、让社会所周知,成为推动社会前进的动力。

  对专家、学者、大师的报道别等着他们远去之后。媒体要把关注点适当地转移,加大报道力度。一方面是量的增加,另一方面是质的提高。多一些这类鲜活的、生动的、有意义的报道,不但是媒体之责,更是社会之福和受众之幸。(A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