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破解社会治理“最后一公里”难题
中新社北京12月10日电(记者 杜燕)宽7米、长约200米的北京市西城区达智桥胡同,有10多处历史遗迹坐落在青砖灰瓦间。而一年多前,这里仅二三米宽,胡同两侧被无照经营摊位和违法建设挤占,环境脏乱,人车混杂。
73岁的居民韩宝森住在胡同89号院,他说:“我出生在这条胡同,这些年眼见着许多问题找不到人解决。而今一‘吹哨’,占道经营、私搭乱建没了,就连家里下水道堵了,也有人马上来修。”
胡同重拾古韵,居民生活环境改善、生活便利度提升,得益于韩宝森口中所说的“吹哨”,这是北京市大力推行的“街乡吹哨、部门报到”工作机制。
街道乡镇是基层治理的一线,但在实际工作中,主要是完成上级下派的任务。与此同时,受制于条块分割、权责利不统一等问题,往往面对各类问题“有心无力”,基层治理缺位、推诿现象时有发生,民众抱怨最多的就是“家门口的事情没人管”。
“街乡吹哨、部门报到”这项创新机制发端于2017年的北京市平谷区。为治理屡禁不止的盗采金矿、盗挖山体、盗偷砂石问题,平谷区摸索出一套各部门联合执法的“乡镇吹哨、部门报到”工作机制,要求相关执法部门必须在乡镇“吹哨”后30分钟内“报到”,并将执法主导权下放到乡镇。
“这一做法是破解基层治理‘最后一公里’难题的探索创新。”中共北京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张革表示,北京去年9月把平谷区及其他地区基层社会治理的经验做法总结提升为“街乡吹哨、部门报到”。目前,北京市已有169个街道乡镇进行试点,占总数的50.1%。
“街乡吹哨、部门报到”让街道乡镇有了权。各职能部门不得随意向街道乡镇安排工作,而街道拥有综合指挥权、决策建议权、财政自主权,以及对派驻机构拥有人事建议权和考核评价权等。同时,派驻机构人员“下沉”到基层一线,实现了各部门有机整合,能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中共北京市石景山区委组织部长晋秋红称,这项机制拯救了“垃圾堆”里的文化瑰宝。
有“千年古道、百年老街”之称的北京市石景山区模式口,是京西多元文化的荟萃之地,法海寺、承恩寺、冰川馆等文物保护单位和30余处保护民居坐落其中。然而,伴随着城市发展,这里原有的文化历史形态逐渐消失,违建密布、游商盘踞、环境脏乱等问题凸显,这里被形容为“埋在垃圾堆里的国宝”。
晋秋红指出,有关部门连续多年开展整治,但由于属地街道无权执法,职能部门不能长期驻守等原因,执法者和违法者之间的“游击战”一直在延续,整治工作也陷入屡治屡返的怪圈。不过,在“街乡吹哨、部门报到”机制下,街道依托综合执法指挥中心,集结了城管、公安、工商、卫生、交通、消防等职能部门开展常驻式执法,实现了无流动商贩、无路边占道、无店外经营,初步恢复了地区环境秩序。同时,街道与相关职能部门建立长效管控机制,确保治理不空档、乱象不回潮,让“头疼医头、脚疼医脚”转变为“全身检查、彻底根治”。
民众的需求就是“哨声”。晋秋红表示,在街区改造设计中,居民就建筑风格、业态进驻、发展定位等提出意见,在驼铃古道的历史风韵中融入地区文化传统,这更符合地区居民的生活习惯。
“‘街乡吹哨、部门报到’的工作机制将在全市推广。”张革表示,北京在“赋权”“下沉”“增效”上下功夫,赋予基层更大的资源统筹调配权,使其有权管事、有人干事、有钱做事,破解城市基层治理“最后一公里”难题,真正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完)
【编辑:陈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