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申冬奥跨过新节点

07.01.2015  05:16

  新华社记者 张寒 张淼

  见证过无数重要时刻的国际奥委会总部顾拜旦厅6日再次与历史握手,来自北京和阿拉木图两座申奥城市的代表在这里提交了《申办报告》,意味着2022年冬奥会的申办工作就此走进新里程。

  国际奥委会顾拜旦厅,以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创始人顾拜旦命名,是国际奥委会内部最庄严、最神圣的场所,更数次亲历中国奥运史上的里程碑时刻。2001年1月11日,北京也是在此提交2008年夏季奥运会申办报告,前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口中“无与伦比”的北京奥运蓝图由此展开。

  如今,顾拜旦厅再次见证中国“奥运梦”上非同寻常的一刻。这一次,承载的是中国人的冬奥梦想。11时许,北京冬奥申委代表团递交承诺书和《申办报告》,正式向世界传递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走进中国的迫切期许与承诺。

  短短几分钟的提交过程,来自北京的代表们感受却尤其特别。当中国奥委会主席刘鹏将承诺书递交给国际奥委会奥运会部主任杜比,北京冬奥申委主席王安顺向国际奥委会申办城市关系处主任巴雷特提交《申办报告》,窗外飘扬着的,正是国际奥委会为致敬刚刚离世的中国申奥功勋何振梁而降于半空的奥运五环旗。

  从成功举办2008年北京夏奥会,到申办2022年冬奥会,讲述着中国从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的坚定步伐,也凝结着千千万万像何老这样心怀奥运的中国人期盼中国体育大发展、愿中国体育为世界贡献更大力量的“中国梦”。

  北京冬奥申委副秘书长、新闻宣传部部长王惠上一次来洛桑还是在6年多前,当时身为北京奥组委新闻发言人的她随团拜访国际奥委会总部,是来向国际奥委会提交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总结报告。

  相似的工作、不同的使命,令她心情格外激动。上午10时,距离北京冬奥申委代表团正式提交《申办报告》还有整整一个小时,王惠便率先赶到国际奥委会门口,见到了从日内瓦、巴黎、伦敦甚至北京专程赶来记录这一历史时刻的中国记者们。

  比中国媒体更早抵达洛桑的则是北京冬奥申委按照国际奥委会要求准备的足够份数的《申办报告》,这装满了整整一面包车后备箱的20箱文件3日便从北京出发,先乘飞机再转陆运,由奥申委工作人员人盯人、手递手地提到洛桑。

  除了对运送报告的方式进行精心安排,北京冬奥申委对申办工作的高度重视也体现在报告本身以及提交报告的人选上。

  “今天对我们来讲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时刻,”北京冬奥申委副主席张建东说,“这份申办报告不仅仅是我们对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规划蓝图的纲领性文件,更是我们对国际奥委会和国际社会的庄严承诺。这里凝聚了很多人的心血,每一个承诺、每一份声明、每一个数字都需要我们认真兑现。

  6日一早,新华社记者从日内瓦来洛桑的路上,天色从浓雾沉沉化作阳光普照,仿佛天公也在为当日迎来申奥重要节点的北京和阿拉木图送上祝福。

  (新华社洛桑1月6日电)


  京报网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京报网网:XXX(署名)”,除与京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5202099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京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