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田径有苗不愁长

14.08.2015  13:42

  再过十天,就是田径世界锦标赛在北京开幕的日子。这也引出一个话题,北京能办水平最高的田径赛事,可北京还有练田径的小孩吗?这在北京跳远名将李金哲看来不是问题。昨天在先农坛北控田径俱乐部,他陪着各区县优选的50位田径青少年新秀连玩带练,T恤衫都湿透了。但这问题里还有问题,有多少孩子愿意全情投入职业体育,甚至放弃学业?田径运动又能否给这些苗子有保障的成才之路?转型之路上,孩子们在摸索,先农坛体校同样在摸索。

天生素质难自弃

  昨天的北京迎来又一个晴热天气。先农坛室内田径馆跑道上,跑圈的孩子群中,能听见的只有开心的笑声。这次来先农坛参加北控田径俱乐部协办的青少年训练营的,是从北京13岁到17岁年龄段优选出的田径苗子。他们除了热爱田径,还有着出众的身体条件。

  “你看这些孩子,看这腿,看这腰,看这比例,不练跳高说得过去吗?”王宇的教练王嘉陵点评着自己的小队员。这次参加青少年训练营的孩子,都是近一年在全市青少比赛中,有突出成绩的尖子。而在跳高、短跑等项目,教练们还考虑了家长的身高等遗传基因。“利用这次训练营,给营员进行形态、机能、素质和专项测试,并建立青少年选材培养档案库。”先农坛体校副校长景雪竹说。

  仅仅目测就能看出,孩子们普遍好动活泼,对田径训练有着浓厚的兴趣,更重要的是身体天赋很好。好到前来授课的李金哲、张培萌与王宇都自谦说比自己小时候强。李金哲说,“其实我的身体素质在小学时候并不拔尖,15岁了才开始展露天赋。”张培萌说,练田径,兴趣很重要。“我一直最喜欢短跑,这是田径里最具观赏性的项目,我觉得它像一种艺术,有独特的力量美。现在看这批孩子底子好,而且训练环境、保障条件都比我们当年强。”张培萌说。

体教结合有难点

  无论和先农坛体校教练交流,还是询问来自北京十几个学校的孩子,发现在初高中阶段,在学校系统练习田径的学生,数量不少,水平不低,兴趣也不差。田径毕竟是基础大项,设备门槛也不高,学校都会开展,田径传统校也不少。

  在训练课的间隙,小朋友们纷纷追着北京田径三杰要起了签名。有的拿着笔和本,有的拿着T恤衫,最奇葩的拿出一本初三语文书。“宇哥,我就带着课本,你也只能在这上签了。”面对惊愕的王宇,杨镇中学的初三小姑娘回答得理直气壮。

  学习为主,训练为辅,这是目前这批年龄段田径苗子普遍的体教状态。以北京顺义杨镇中学为例,该田径传统校鼓励学生从事田径训练。本次训练营中有5个孩子来自该校。几个孩子即将升初三,谈到未来升高中,她们说也不会放弃田径训练。“比赛好了,有成绩,学校升高中还有特长生鼓励。”800米选手王司琪说。

  李金哲几人也说,青少年时期他们周围练习田径的苗子不少。真正到高中阶段面临职业转型的十字路口,才会出现真正的流失。李金哲坦言自己是爱田径,不爱学习,所以转职业就非常坚决。“从小练田径,还是奔着减轻学习压力,偷懒。”学习偷懒,李金哲训练从不偷懒。“我住大兴榆垡,高一开始在先农坛训练,来回公交车啊,没空调啊,往返100公里啊,没叫过苦。所以小学生最初阶段能拿田径当成兴趣,将来就可能继续发展。

  田径三杰中学历最高的是张培萌和王宇。两人一个北体大研究生毕业,一个即将上清华体育市场方向的研一。李金哲称,王宇这样的学霸,在田径圈里凤毛麟角。而王宇承认,他的体教结合路,不适合所有人。“训练肯定会耽误学习。有时比赛还会耽误期末考。所以走上这条路,你注定要比常人付出更多。

  付出多,收获也多。“学习文化课是培养自己的思考能力,这些可以运用到训练和比赛里,你的想法会更细致,细节上可以做得更好。”王宇说。

先农坛的俱乐部转型

  这次田径夏令营,主办方是北京市体育局青少处,承办是先农坛体校,协办和教练则是北控赞助的福莱竞技运动俱乐部。略显复杂的组织关系背后,是先农坛意欲在田径训练方面转型的决心。

  训练营现场,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领着他的小孙女,成了全场的焦点。记者刚看过训练馆张贴的历届冠军名人榜,觉得老人面熟。一问,这是北京田径队初创期的英雄,首届全运会就拿下4×100接力冠军的高正铨。“这还是头一次带小孙女来田径馆,让她感受感受田径的氛围。”高老说。

  老人说,自家孙女的体育基因应该不会差。“你想我是练短跑,我老伴吴浮山,当年是世界女子跳高最好成绩的第二名。我们亲家,那是带过张怡宁的教练。”小女孩得天独厚,不到六岁已经尝试过乒乓球、轮滑、自行车,唯独没有接触过田径。“即使她未来有兴趣,我也会犹豫,”老人说,“毕竟希望她在文化课方面别落下。

  先农坛体校方面,听到学生家长类似的担忧和抱怨就更多了。先农坛的管教练坦言,现在体校招生难是普遍现象。“这么多年,体校的任务就是培养职业顶尖选手。现在家长要求孩子文化课也要好,向体校要文化课成绩,我们也只能联系老师补课,但这终究不是我们的强项。

  这次夏令营,可以看做政府向先农坛体校购买服务,培训青少年田径选手的尝试。这种方式下,先农坛体校可以发挥优势资源,为全市的田径爱好者提供培训服务。“我们有优秀的田径冠军,我们有冠军教练,还有专业的田径训练馆。现在就是在摸索,怎么盘活我们的教学和训练资源。”体校副校长景雪竹坦言转型不易,“大家都没经验,纯摸石头,但是不转型那肯定不行。”(来源:北京青年报 记者:褚鹏) 【编辑:刘文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