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法院:千份司法建议堵管理漏洞促安定和谐

24.09.2015  16:41
  为提高社会管理水平,增强全社会法治意识,北京法院紧紧抓住社会热点和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问题,大力开展司法建议工作。三年来,共发送司法建议1616份,被建议单位积极整改,研究制定防范措施,有效堵塞了管理漏洞,促进了社会安定与和谐。

  针对机关、企事业单位内部管理问题,北京法院共发送司法建议1071份,约占总数的66%,内容包括建议有关公司企业增强法制意识,规范合同行为,完善内部风险防控体系和制度以及加强对内部人员的教育管理等。去年,北京高院在审理一起走私普通货物案件中,发现机场海关内部工作人员利用在隔离区内工作的便利夹私入境,为此向机场海关发送司法建议。机场海关对建议高度重视,开展对内排查,制定整改措施,有效防范了违法走私风险的发生。市三中院针对运输毒品刑事案件中发现的被告人采用快递包裹邮寄方式运输毒品的行为,向国家邮政局发送司法建议,建议从落实快递物流实名制和当场验视检查制度、建立快递物流跟踪网络体系、加强快递物流从业人员监管、严格执行快递物流公司市场准入制度等方面规范快递物流市场秩序,有效打击毒品犯罪。建议发出后,国家邮政局高度重视,回函对法院的建议进行了逐条梳理和回应。

  针对药品管理、基本医疗保险、完善折扣机票的退改签制度,规范保险理赔制度、简化理赔程序等与广大人民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普遍性问题,北京法院近年来共发出司法建议74份。其中,朝阳法院在审理一起案件过程中发现处方药宣传、销售、包装及说明书中存在问题,该院及时向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送了司法建议,促使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和制药企业对处方药的说明书和包装加以改进和完善,减少了消费者误用处方药的机率,保障了广大患者的生命健康安全。市二中院在审判中发现,电信公司工作人员存在个别违反职业道德和保密义务,将公民个人信息出售牟利或者出售给他人获取非法利益的行为,故及时向涉案被告人所在单位发出司法建议,建议其完善内部规章制度,加强教育管理,尽力避免公民个人信息泄露情形的发生,更好地维护了广大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北京高院相关负责人表示,司法建议工作是人民法院延伸审判职能,推进社会矛盾化解和参与社会管理的重要方式。北京法院将进一步建立健全司法建议办理情况跟踪制度和落实情况通报制度,明确书面反馈期限,被建议单位对司法建议置之不理超过规定期限或拒不接受司法建议的,可向相关主管部门、上级机关、行业协会予以反映和通报。 责任编辑:梅玉兰
习近平致2022年六五环境日国家主场活动的贺信
值此2022年六五环境日国家主场活动举办之际,法院网
习近平会见李家超
国家主席习近平30日下午在钓鱼台国宾馆会见了新当选法院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