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日报:言传身教 让孝延续

02.12.2014  13:07

  “每个人都会变老,我自己也会有走不动的那一天,敬老孝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希望用我们自己的行动,将这份美德延续,让老人老有所依,老有所归。”任全来的一番话,像他的人一样朴实。昨天,任全来一家获得2014年“首都最美家庭”称号。

  今年70岁的任全来与现任妻子刘克清是再婚重组家庭,22年前,两人结合组成了一个新家。中年再婚,面临着很现实的困难——要照顾4个孩子和6位老人。

  任全来的前妻和刘克清的前夫均已去世,他们各自孕育了两个孩子,结婚那年,4个孩子里最大的21岁,最小的才12岁,基本都还在上学;而除了双方的父母外,刘克清还带来了自己的前公公婆婆,因为前夫是家里唯一的孩子,照顾老人的重担自然就落在了刘克清身上。

  那时候,任全来和刘克清两人每月的工资加起来才不到200元。面对照顾一家老小的重担,夫妇俩毫不犹豫地选择亏待自己,经常一个月都舍不得吃一顿肉,生活上也是处处节俭,把最好的留给老人和孩子们。

  虽说和两位老人没有血缘关系,但任全来和刘克清都把他们当作亲生父母般照顾。任全来夫妇家住石景山,两位老人住在门头沟,还没退休那会儿,夫妇俩轮班,当天谁有空谁就赶回家照顾老人的日常生活。逢年过节,他们还把老人接到家里住上一段时间。任全来夫妇自己的父母身体都还不错,而刘克清前公婆的身体相对差些,他们就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照顾这两位“无亲无故”的老人身上。

  没过多久,刘克清的前公公去世了,留下了70多岁的前婆婆。那会儿,老太太的身体情况还不错,行动也方便,任全来和爱人每天赶回去,只需给老人做做饭,帮她收拾收拾屋子、洗洗衣服。虽说既不是自己的亲儿子也不是自己的女婿,可老太太和任全来特别亲,他每次去老人都格外高兴,一口一个儿子叫着。任全来听着,心里暖暖的。

  5年前,任全来和刘克清的父母相继去世,6位老人一下就只剩下1位了,老太太的身体状况也急转直下:卧床不起,意识不清,吃喝拉撒全得让人侍候。任全来几乎把自己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了照顾老人身上。他每天往返于石景山和门头沟之间,给老人喂饭、洗衣、梳头、剪指甲,还坚持陪她聊天。任全来的儿子一家三口就在门头沟陪老太太一起住,方便照顾老人。

  一次,老太太发烧了,当时正值闷热的三伏天,老太太烧得迷迷糊糊,不时呻吟。任全来心疼老人,赶紧打来凉水,润湿毛巾,给老人从头到脚擦拭,帮她物理降温。“老太太现在92岁了,谁都不认识,话也几乎说不出来,但一看见任全来,能看出来她特高兴,有时还费劲地挤出一个坐字,让他坐下。”刘克清说。

  “有没有血缘关系对我来说不重要,最关键的是让老人家高兴,别让她觉得自己没儿没女特可怜。”任全来说,敬老孝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的行动对子女也是一个教育。

  如今,任全来和刘克清的4个孩子也都有了自己的小家庭,一家老少都对这位92岁的前婆婆特别关心,一大家子其乐融融。“我的愿望就是承上启下,让子女们将敬老孝老的美德延续,让老人们老有所依、老有所归。”任全来说。
 

编辑:ru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