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新发地将变“公园市场”
作为首都的“大菜篮子”,新发地最近正启动“内升外扩”发展战略,历经5年筹建而成的高碑店分市场已于今年10月29日开业,与北京新发地本部市场将形成“功能互补”,并让进出北京的果菜运输车辆每年将减少80万辆车次。2016年,北京新发地还将全方位软硬件升级,未来北京新发地将变身公园式的绿色市场。
疏堵增益 39个大型商超进驻采购
北京新发地高碑店分市场是新发地在全国投资建设的分市场之一,已于今年10月29日开业。近日,北京晨报记者在高碑店新发地看到,现代化的香蕉库、进口水果交易专区、蔬菜水果交易大厅、电子结算中心、检验检测中心等一应俱全(见大图)。
在上货区,来自华北、西北、东北地区的采购商正忙着备货,一辆辆短驳车辆往来奔波在库房和大货车之间。连锁商超驻场采购中心设在市场北大门附近。市场相关负责人杨会东介绍,大型商超是采购的主力军,截至目前,共有39家大型商超都已经入驻高碑店新发地分市场,其中,来自北京的大型商超共13家,包括永辉、首航、超市发、物美、北京家乐福等。10月29日高碑店新发地开业首日,依据电子结算系统的后台统计,高碑店新发地市场当天车辆进出有2032辆次,而这部分车辆以前都是需要去北京采购。初步测算,高碑店新发地一期启动,当年就能减少80多万辆次进京。
“过去我们的采购基地在北京,各项成本都高,采购价格也高。今后转移到高碑店,房租、人工等成本都会下降,采购价格降下来,我们出售的商品价格也会随之下降,最终还是消费者受益。”首航超市相关负责人介绍,北京更多的超市签约高碑店新发地,理论上也能缓解北京新发地周边的交通拥堵。
大势所趋 未来还将对接冻品水产
新发地菌类批发大户张伟已经将主要业务移到了高碑店。菌类批发是张伟家的家族生意,从新发地只有“巴掌大”的时候他们就来了。张伟说,之前在北京批发菌类,每天销售约40万斤,供应北京市场只有10万斤,另外30万斤的采购商都是来自河北、天津、黑龙江、吉林、辽宁等“三北”地区,以供应外埠为主。
“在新发地,我成了家立了业。”现在他准备到高碑店,他说随着北京交通拥堵日益严重,导致综合成本较高,传统的农产品批发业升级改造是大势所趋。
来自内蒙古的采购商张春义就是跟随张伟转场到高碑店的。张春义今年40岁,11年前他开始在新发地驻场采购,每天蔬菜采购量大约在50吨左右。采购转移到高碑店新发地,最大的变化就是节约时间。“正常不堵车的情况下,从高碑店采购到鄂尔多斯,比从北京采购要节约1个小时。”另外租房也比北京要便宜很多,“1000元能租到三居室,总体下来采购的成本也在下降。”
据高碑店新发地市场相关负责人魏树俭介绍,“高碑店新发地目前共入驻商户3830个,其中有2000余户来自北京。未来达到8000余家,发展空间明显不足,为此我们规划了二、三期项目(见小图),全面承接北京冻品、水产等全业态大型批发,与北京锦绣大地、二商等大型农批市场对接,形成农产品全业态产业转移聚集的发展格局。”
保障供应 与北京市场形成功能互补
新发地农产品批发市场总经理张月琳说,新发地市场作为首都的“大菜篮子”,而高碑店分市场将作为北京新发地本部市场的供应基地,两地将形成“功能互补”。高碑店分市场在很大程度上增强本部的调控功能,避免农产品因天气原因价格大起大落,全力保障首都农产品供应。据介绍,在启动应急保障时,高碑店的储备量能保障首都15天以上的农产品供应。
另一方面,高碑店分市场将作为京津冀一体化南部功能拓展区的承接平台,通过对初级农产品的整理和浅加工,确保净菜进京,减少城市的垃圾,像香蕉、苹果、葱头等农产品的分级、加工、包装、储存等放到分市场,根据首都的实际需求量往新发地市场内运输,从而保障首都居民生活必需品供应。
“高碑店分市场也将设立严格的质量安全检验检测系统,层层把关,环环相扣,确保从分市场输出并进入北京新发地本部市场的农产品都是安全的、可靠的、放心的。”张月琳说。
同时,高碑店分市场还能拉动当地就业,对河北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以及调整河北农业结构,促进河北农业大发展,拉动当地经济发展将会起到重要作用。河北当地的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入驻市场,依靠大市场,不仅解决了销路问题,产销直供的模式,还卖出了好价钱。
优化绿化 北京新发地将原地升级
“新发地肯定是存在的,但不会是‘千军万马’的存在,而是‘精兵强将’的存在。”新发地农产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张玉玺说,新发地将在不影响首都农产品供应保障的大前提下,尽可能疏解非必要的、附加值较低的功能。通过一系列举措,新发地的商户将从现在的5000多家减少至2000家左右。
把部分不影响北京市场供应的农产品存储和加工移至河北高碑店新发地分市场,是北京新发地“内升外扩”方案的一部分,建在全国的200多万亩基地和10个分市场将承担起分级、加工、包装、储存的重任。比如山东烟台的苹果、甘肃武威的洋葱,都已在产地就完成分级包装,根据北京的实际需求量往新发地运输,做到首都农产品供应保障“关口前移”。
未来新发地将建一个占地229亩的蔬菜交易中心和181亩的果品交易中心,两大交易中心均为地上地下各三层,取代原先的露天摊位。按照设计方案,大车可以直接开进地下和大厅里,将从根本上缓解市场的交通压力。
此外,还有一个占地260亩的立体、现代化冷链群也在建设中,预计储藏能力在10万吨左右。“今年开始设计,明年动工,先蔬菜后果品,计划三年左右完成。”张玉玺说,露天商户进楼后,将腾出一半面积进行绿化,将新发地建成一家公园式的批发市场。
精简调整 固定商户扶大扶优扶强
硬件升级完成后,北京新发地将探索一些委托交易方式,每个大户帮助产地小客户销售,减少市场内的人流、车流。“扶大、扶优、扶强,按摊定商,按户定人。”张玉玺说,北京新发地市场的商户将改“千军万马”为“精兵强将”。
以猕猴桃这一单品为例,北京新发地市场一年要销售出五万吨左右,以前全市场里有百家左右商户、四五百人为此忙碌。现在这一数字已经缩减到三十家左右,最终将会减到十家。随着机械化水平的提高,届时只需要三四十人就可以完成原来四五百人的工作量。以此计算,预计北京新发地商户将从现在的5000多家减少至2000家左右。
此外,北京新发地已经调整了营业时间,改以前的24小时交易为现在夜间交易白天休息,这一措施的实施,已经大大减少了周边的交通流量。(来源:北京晨报 记者:陈琳)
【编辑:刘文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