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文物建筑活化利用,如何成为城市“新窗口”?
新市区泰安里改造前后对比图。北京市西城区供图
改造后的新市区泰安里。中新社记者 杜燕
改造后的新市区泰安里。中新社记者 杜燕
中新网北京新闻7月15日电 (记者 杜燕 徐婧)保护好传统街区,保护好古建筑,保护好文物,就是保存了城市的历史和文脉。作为中国首都,北京近年来不断探索文物建筑活化利用新路径,让这些文物建成能成为居民休闲休憩的文化空间,成为外地文化游客观察和体验首都文化旅游和城市发展历史的窗口,成为文化交流的平台。
“高质量发展调研行”北京主题采访活动日前走进位于北京市西城区的新市区泰安里,这里是西城区第一批文物建筑活化利用计划中首个亮相项目。
位于北京市西城区的虎坊桥至天桥一带曾是民国初年香厂新市区的所在地。泰安里建于1915年至1918年间,是仿上海的里弄式格局,由两排六座带内天井的二层围楼组成,突破了北京城市四合院的建筑形式,是民国时期建筑主动西化的代表。
据《宣南鸿雪图志》记载,泰安里最初是达官贵人的聚集之地。后来由于民国政府南迁、经济萧条以及自身商业定位失准等原因,香厂新市区逐步衰落,泰安里也逐渐衰落而变成居民住宅。
2009年,西城区政府启动泰安里腾退工作,2018年完成腾退,2019年修缮竣工。2020年,“西城区首批文物建筑活化利用计划”对外发布,就包括新市区泰安里。2021年4月,西城区举行了首批文物活化利用计划项目签约仪式,新市区泰安里等6个文物活化利用项目实现签约,标志着西城区首批文物活化利用项目落地。2023年4月3日,新市区泰安里变身为泰安里文化艺术中心,以独特的新貌呈现在公众面前。
泰安里弄堂长约70米的小道把6座小楼分为两排,整体格局依然没变,小道上的绿植和装饰石材让这个半开放式空间充满了生机。
两排小楼里,“弄堂SPACE”作为公共文化交流基地,为周边居民提供艺术展览、运动生活、戏剧绘画体验;“悦读纪春暖花开”作为沉浸式阅读空间,定期举办文学沙龙、读书会、新书推荐会等活动;“石库门岁月”作为民国文化体验站,举办传统建筑专展和临展,将大学深厚的学术氛围融入社区……这里如今成为一个集社交、创意、阅读、美食、文化体验于一体的综合文化艺术空间,“活”起来的文物与城市现代生活融合发展,成为代表着新文物、新青年、新生活的城市新地标。
北京市西城区文旅局文物利用科科长曾芳表示,泰安里的活化利用意味着文物建筑的开放和利用,其使用的首要功能是向社会提供公共文化服务。这里提供多样化多层次的公共文化服务,能为周边居民增加一个休闲休憩的文化空间,为周边社区提供便利的社区文化服务,为外地文化游客提供一个观察和体验首都文化旅游和城市发展历史的窗口,一个文化交流的平台。
记者从北京市文物局了解到,近年来,北京文化遗产保护活化利用取得新进展。北京加强革命文物保护利用。推进“进京赶考之路(北京段)”整体保护利用,清华园车站旧址、颐和园益寿堂于今年3月对社会开放。同月,蒙藏学校旧址腾退修缮后以中国共产党民族工作光辉历程和伟大成就主题展和中华民族共同体体验馆向社会开放。
北京坚持“文物+”融合发展。不断拓展文物工作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的途径与领域,涵盖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文化内涵挖掘、生态环境治理、文旅融合发展、区域交流合作等诸多方面,在创新文物保护利用模式、利用疏解腾退空间提升文化功能等方面的改革力度不断加强。创造性实施文物“活历计划”,涌现出“会馆有戏”“白塔夜话”等依托文物建筑打造的文化品牌。同时,坚持连片保护、主题打造,三大爱国主义教育主题片区建设成效初显,“三条文化带”的文化影响力日益增强。
北京还探索文物建筑活化利用新路径。东城区与西城区利用各自文物资源,积极打造文物活化利用项目。比如,东城区发布《东城区焕发会馆文化活力伙伴计划》,与多省市签订焕发会馆文化活力的合作意向书,打造会馆文化体验群落,为会馆文化注入新的活力和生机;西城区分两批公布文物建筑活化利用计划,像新市区泰安里率先实现文物活化利用项目签约并成功变身为泰安里文化艺术中心,并通过市场化运作引进多种业态,力争实现文物活化利用自给自足、可持续发展。
北京有着50多万年的人类史、1万多年的文化史、3000多年的建城史、870年的建都史,现有7处世界文化遗产,有3840处不可移动⽂文物,北京历史文化是中华⽂明源远流长的伟⼤见证。今后,北京将持续擦亮北京历史文化遗产“金名片”,而众多的文物建筑将在活化利用中重焕新生,融入民众的新生活,成为城市的新窗口。(完) 【编辑:杜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