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教育:学术不端,咋办?

13.05.2016  12:48

  

      李洪波(江苏大学副校长):
  
  解决学术不端问题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第一,抓基础,加强学术规范教育,解决学术不端的“不想”问题。完善学术规范教育体系,增强科研人员对学术规范和知识产权的了解,避免“无意”的学术不端;切实加强学风建设,积极倡导科学创新精神,提升科研人员的研究能力;强化科研团队的文化氛围建设,使科研人员在潜移默化中树立起良好的科学道德和学术规范价值观念。第二,立制度,建立科学合理的学术评价制度和学术管理制度,解决学术不端的“不能”问题。改革现行的科研管理评价体制,全面建立科研成果盲审评价制度;完善科研人员的考核和晋升制度,对科研产出不做数量要求,重在高质量的科研成果;改革学术出版体制,避免出现学术刊物权力异化。第三,重惩戒,加强对学术不端行为的监督和惩罚,解决学术不端的“不敢”问题。完善科研人员的信用信息体系,形成信息联动,切实提高学术不端行为的违纪成本;实行学术评价人员的责任追究制度,实现科研评价科学性和可信度;落实出版单位的连带责任,增强出版单位对学术成果审核的责任心。
  
  封林(三峡大学学生处处长):
  
  当代大学生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与接班人。他们能否遵守学术道德,不仅关系着个人的前途和命运,也会影响整个民族乃至国家的发展与未来。大学生若从学生时代就开始弄虚作假,参加工作后很容易依赖学术不端等不良“捷径”。所以,必须在萌芽阶段就得到整治和改善。遏制学术不端行为,笔者认为应该从两方面来考量:一要加强学术道德建设。良好的学术道德是大学生进行科研的基本素质要求, 是学校严谨治学的道德底线和生命线,是可持续科学研究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通过学校层面举办各种各样的学术道德建设宣传活动,树立学术道德模范典型,起到学术道德的标杆引领作用。二要对学术不端“零容忍”。现今学术不端现象屡禁不止,究其原因,还是在于对学术不端、诚信缺失没有做到“零容忍”。诚然,培养杰出人才是高校使命中的重中之重,但教会一个人如何“诚实做人”,才是最重要也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倘若国内高校都能够对学术表现差或学术不诚实者采取“零容忍”的态度,从学生阶段就造就其严谨对待科研的态度,培养出来的大学生才能真正称得上是杰出的。
  
  蒲怡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纪委办公室、监察处 }:
  
  从高校纪检监察的角度看,要对学术不端行为进行党纪政纪处理,也就是通过处罚,来达到学术上的“正义”。在程序上,首先,须经由高校学术委员会,或者是学术道德委员会对学术不端违纪线索进行调查,认定被调查对象是否属于学术不端行为,并依据严重程度提出处理意见。其次,由高校校长办公会对学术不端违纪的人员,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赋予校长对高校人员的处罚权,根据学术不端行为的相关处理规定,进行行政处分。若是党员,还涉及到党纪处分,即需由学校纪委根据《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进行党纪处理。最后,要依照“处理一个,教育一片”的原则,将案情在高校内部通报,消除学术上的不良影响,教育广大教师恪守学术诚信。在实际操作中,学术不端行为的认定往往比较容易,而在违纪的严重程度的认定上,却有较大的自由裁量空间。相对应的政纪党纪处分,也从最低的通报批评到警告,直至最严重的解聘或者开除。因此,学术不端违纪程度的认定,需要统一的尺度来统一处罚的力度,最终达到在处理上的公平公正,实现学术上的“正义”。
  
  铁铮(北京林业大学党委宣传部部长):
  
  教育部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研究起草的《高等学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行为办法》,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工作已于4月29日结束。据悉,该办法体现了坚持预防为主、教育与惩戒结合的原则。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是个巨大的系统工程,要综合治理、协同作战。仅靠高校的力量是不够的,全社会都要为形成积极、健康、向上的学术风气贡献力量;要深入开展相关的教育活动,从小学、中学抓起,而不能等到大学再算总账;要认真分析学术不端发生的深层次原因,并采取有效措施尽快加以解决;领导要以上率下,教师要为人师表。对于教师和担任领导职务者发生的学术不端行为,要从严处罚,而不能与“庶民”同罪;要以预防为主、关口前移,加强监控,不要等到出问题之后才开始处理 ;要研究、实施行之有效的办法进行全面预防。例如:广泛推行论著答辩前、结题前、发表前、出版前的查重机制,能在很大程度上预防抄袭和剽窃等行为;要建立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的长效机制,警钟长鸣,未雨绸缪,明确主责单位和责任人,全面实行责任制,真正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问责”。

来源:北京教育                    作者:铁铮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