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政协委员谈“中国心”

15.01.2020  00:51

  中新社北京1月14日电(记者 杜燕 刘文曦)“一首小诗、一段旋律、哪怕一个口耳相传的故事,往往传播得久远。”来自无党派界别的北京市政协委员、中国国家话剧院创作部导演王剑男认为,文化具有深远和广泛的传播力量,建议增进北京与港澳地区的文化交流与认同。 

  承担庆祝澳门回归20周年文艺晚会导演任务的王剑男,曾多次赴澳门工作。在进行中的北京市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上,他多次提到一个小故事:在与工作车司机、一位约50岁、热情健谈的澳门大姐闲聊中,大姐讲了许多澳门与祖国之间的小故事,“大姐还很严肃地和我说,‘我们从来没有过一秒钟,认为自己不是中国人’。” 

  王剑男称,文化传播的效果和范围是深远的,以文学、美术、音乐、舞蹈、戏剧等各类艺术形式为载体进行沟通,可以促进北京与港澳地区民众“温润”“柔软”地展开交流。他建议,让文化、共识的种子传播出去,让以共同语言文字和审美意蕴铸就的文艺作品,滋养中华儿女的心田。 

  去年11月,圆明园马首铜像由港澳知名企业家、爱国人士何鸿燊捐赠国家文物局,且马首是首尊回归圆明园原址的兽首铜像。 

  “我率领家族成员将国宝级文物马首铜像带回祖国,在北京市妥善安排下归藏圆明园,藉此唤起民众对文物的珍视,传承中华民族的数千年文化。”北京市政协常委、信德集团有限公司行政主席兼董事总经理何超琼在本次会议期间表示,这是香港和澳门家国情怀的表现。 

  她说,京澳经济文化交流促进会、香港北京交流协进会,每年均与北京市政府部门和企业合作,携手安排港澳学生到京工作实习、举办青年创科论坛等,经过多年努力已取得很多成绩。今后,要继续组织各种交流和考察活动,增加青年对国家的认知,让国家意识和家国情怀在青少年心中扎根。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港澳委员、澳门京阳有限公司董事长何敬丰谈到,澳门将爱国爱澳教育与澳门中小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学习紧密结合,师生对国家和特区都有强烈的认同感。他建议北京进一步搭建港澳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平台,引导港澳青少年到京,在社会实践中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增强“我和我的祖国,互相依存,彼此成就”的感受。 

  特别邀请人士界别的港澳委员、香港合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总裁洪明基表示,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举办带给港人骄傲,他建议,选拔香港年轻人做2022年北京冬奥会志愿者,进一步增强向心力、凝聚力。 

  港澳委员、香港圣公会港澳教省秘书长管浩鸣建议,借助北京冬奥会契机,为香港师生、教育工作者创造更多来京交流的机会。 

  “我的学生里,有很多港澳学生和内地学生在入学之前就通过参加各类数学竞赛熟识了。”来自北京市青年联合会界别的北京市政协委员、北京大学数学科学学院教授宋春伟谈到,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现今时代,全世界的文化传播生态已发生深刻变革,建议以适合年轻受众的方式加强教育,提升他们对国家、对中国人身份的认同。 

  对此,青联团体界别也有同感。据介绍,共青团北京市委员会作为京港青少年交流项目的重要载体,2019年全年,共接待香港方面9个团组1082人来京学习实习。 

  北京市团委表示,这对于全港几十万大中小学生仅是冰山一角。建议扩大交流规模,丰富人员构成,适当增加教师、社工、律师等群体,尤其加大小学生来访比例,使爱国主义教育的覆盖面更广。同时,建议项目承办部门开展港澳青少年需求调研,让他们在首都的历史遗存和创新创造中,感受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灿烂文化和生生不息的时代活力,并通过“联谊交友”进一步增进理解与共识。(完)   【编辑:陈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