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齐聚北京“支招”志愿者合法权益保障
中新网北京9月27日电 (记者 杜燕)志愿者为社会服务,那么谁来为志愿者服务?来自多领域的专家们汇聚北京共商如何更好得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志愿服务,规范各行业志愿服务行为,加强行业志愿服务管理,帮助志愿组织及志愿者开展社会服务并保障志愿者合法权益,从而促进全社会志愿服务健康可持续发展。
今天,记者从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志愿者发展基金举办的志愿者提供服务平台“志愿公社”项目专家座谈会上了解到,志愿服务在中国已经开展有20多年,中国志愿者人数达1.3亿,全国注册志愿者人数已达6700万,志愿服务团体数量40万多个。
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理事长戚学森表示,志愿服务是国家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特别最近几年来志愿服务深入人心,深入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已经成为社会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力推动志愿服务,是做好社会治理,同时也是推动社会经济、社会全面发展重要的举措。
作为志愿者,要为社会服务,谁来为志愿者服务?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志愿者发展基金秘书长岳琦称,政府为志愿者提供良好的政策、法律和平台的服务,同时也需要社会组织来为志愿者提供良好的服务环境、服务条件。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志愿者发展基金最近推出“志愿公社”项目,就是为志愿者服务的项目,包括为志愿者提供大病援助、灾难救助、法律援助、维护保障志愿者组织和志愿者的合法权益;开展志愿者技能培训;支持扶持志愿者公益项目创业;开展志愿服务;发展志愿者(在国家相关机构登记注册);引入“时间银行”管理机制等实现了国家公益基金平台对志愿者事业发展的支撑作用等。
京师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崔莉谈到,志愿者法律援助作为志愿者发展基金的功能之一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社会需要一支专业的志愿者法律团队能够让志愿者安心地去服务,放心大胆勇敢地做善事做好事,这也正是其服务方向。今后,会继续发动全国的律师事务所加入到志愿律师团队中来,推动法律援助板块健康快速的发展,帮助更多的志愿者。
北京语言大学教授卢德平指出,这个公益平台用APP的方式技术化处理,把志愿服务的流动性和可交换性提取出来很好,希望今后进一步完善相关功能,更好得保障志愿者权益。
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志愿者发展基金执行主任吕培力称,将梳理和研究相关建议和意见,积极吸收到为志愿者提供服务平台“志愿公社”项目的完善中,为志愿服务体系的科学化、规模化、标准化做一份贡献。(完) 【编辑:刘文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