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推动长城运河西山三个文化带建设
光明网北京8月2日电(记者张景华)“今后5年,北京将发挥京津冀地域相近、文脉相亲的地缘优势,统筹推动长城文化带、运河文化带、西山文化带建设,实现历史文化遗产连片、成线整体保护。”在2日举行的《“十三五”时期北京文化中心建设展望》发布会上,北京市文物局副局长于平透露。
据介绍,长城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和文化标识。北京域内长城始建于北齐,大规模修建于明代,东起平谷西至门头沟途径北京6区,全长573公里。于平表示,北京将计划用5至10年的时间,将历史上拱卫京城的军事设施建设成为当今北京北部的历史文化体验带和生态环境保护带。
大运河由“京杭大运河”、“隋唐大运河”和“浙东运河”组成,是世界上最长的人工河流,2014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是中国古代重要的漕运通道和经济命脉。北京段大运河由昌平至通州途经六区,南新仓、什刹海等10处点、段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通惠河北京旧城段、通州段所含5处运河水工遗存,玉河故道、澄清上闸等列为世界遗产点段。北京将加强运河沿线城市合作。以京津冀保护运河倡议书为纽带,2020年实现京杭大运河通州-香河-武清段通航。
历史上的“西山”,泛指京西南太行山余脉“大西山”和京西石景山八大处至香山及部分山前地带的“小西山”,涉及昌平、海淀、石景山、门头沟及西城等部分区域,现存各类文物430余处,包含皇家与私人园林、寺庙、遗址、墓葬、民居、军事设施、近现代学校、水利设施、交通道路等多种类型。“西山文化带”文化遗产十分丰富:以清代“三山五园”为代表的皇家文化,以大觉寺、卧佛寺为代表的宗教文化,以妙峰山为代表的传统民俗文化,以景泰陵为代表的陵墓文化等,文化遗产十分丰富。
于平表示,长城、运河、西山三个文化带的建设,将有利于疏通古都北京的历史文脉,为构建北京历史文化景观与自然生态景观相结合的古都风貌全面保护的基本格局奠定基础。
[责任编辑:王宏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