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开启垃圾分类新时代
中新社北京5月1日电 (记者 于立霄)5月1日是新修订的《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正式实施的第一天,意味着古老京城开启了垃圾分类新时代。
在朝阳区的呼家楼北里社区的一处垃圾投放点,一名女士熟练地将一袋子菜叶菜帮投进了厨余垃圾桶内,将塑料袋投放至其他垃圾桶内。她说:“从去年开始,我就进行简单的垃圾分类,平时注意收看垃圾分类相关知识,时间长了就会分类了。”
她同时坦言:“对于日常接触比较少的垃圾,分类时也会犯难,投放前要查一查。”
为做好垃圾分类工作,北京市安排了2万余名垃圾分类指导员在社区垃圾分类驿站和固定桶站值守监督,指导居民正确投放生活垃圾。
北京生活垃圾分为厨余垃圾、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其它垃圾四大类。对于绝大多数居民,可回收垃圾和有害垃圾都有一定认知,操作起来比较简单。如何把厨余垃圾和其它垃圾处理好,成为正确垃圾分类的关键一环。
北京市城市管理委员会为此制作的“垃圾分类指南”显示,厨余垃圾主要包括菜帮菜叶、剩菜剩饭、鱼骨鱼刺、残枝落叶等,其他垃圾包括食品袋、大棒骨、创可贴、污损塑料袋、烟蒂等。
面对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北京不少社区开启了“定时定点集中投放”新模式,就是每天有两辆分别装载厨余垃圾桶和其他垃圾桶的收集车,定时定点停靠在社区内等待居民投放垃圾。
目前,北京多个社区实施了垃圾定时定点投放、厨余垃圾就地处理、积分兑换等个性化垃圾分类措施。
据北京市朝阳区六里屯街道甜水西园社区负责人介绍,该社区实施了“三集中”垃圾分类法,即居民生活垃圾集中时间投放、集中地点精拣、集中收集清运。在社区内设置“厨余垃圾集中投放站”,要求居民在定点时间投放厨余垃圾,过时不候,如果随意投放将受到惩罚。
北京市城市管理委员会副主任李如刚表示,北京市垃圾处理设施处理能力稳步提升,可满足垃圾分类处理需求。截至目前,全市设置了垃圾分类桶站、分类驿站11.3万余组,共有厨余垃圾运输车1259辆,其他垃圾运输车6412辆,密闭式清洁站、小型垃圾中转站980座。
目前,居民产生的每一类生活垃圾,都要求由专门的运输车辆进行收运。生活垃圾收集、运输单位如果出现混装混运、随意倾倒、丢弃、遗撒、堆放等行为,将由城管部门责令清除,处以人民币2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由城管执法部门吊销生活垃圾收集、运输经营许可证。
作为厨余垃圾生产“大户”,北京的餐饮企业如何做到垃圾分类?按照新规,达到一定规模并具备就地处理条件的餐饮单位,应建设符合标准的厨余垃圾就地处理设施,对厨余垃圾进行就地处理和资源化利用。
5月1日至7月31日,北京市将集中开展为期3个月的生活垃圾分类强化执法专项行动,重点查处生活垃圾混堆混放、收运企业混装混运等行为,将为生活垃圾分类常态化执法奠定坚实基础。(完)
【编辑:陈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