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装配式建造公租房项目获得2017年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
近日,北京市装配式建造公租房项目获得住房城乡建设部公布的2017年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同时,北京市成为住房城乡建设部认定的第一批装配式建筑示范城市,北京市保障性住房建设投资中心也成为第一批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
◆北京市保障房装配式建造领域多项突破
2013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转发发展改革委住房城乡建设部绿色建筑行动方案的通知》,要求全面推进城乡建筑绿色发展,重点推动政府投资建筑、保障性住房以及大型公共建筑率先执行绿色建筑标准。
北京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市住建委会同有关部门先后制定了《关于在本市保障性住房中实施绿色建筑行动的若干指导意见》(京建发〔2014〕315号)、《关于在本市保障性住房中实施全装修成品交房有关意见的通知》(京建法〔2015〕17号)等相关政策,加强保障性住房质量管理,全面提升保障性住房建设品质,打造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色建筑和健康、适用、高效的使用空间,有效提高保障性住房的安全性、健康性、舒适性,推动住有所居向住有宜居稳步迈进。北京市在全国保障房领域率先实现多项突破:
率先在保障房中实现绿色建筑行动、住宅产业化“两个100%”全覆盖。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的推广应用,不仅实现建筑节材20%、节水80%、节能70%,而且可缩减内装工期约50%。目前全市建设规模已超2200万平方米。
率先实施保障房全装修成品交房,配备简单家具后居民即可拎包入住。据测算,平均每套房可减少二次装修建筑垃圾2吨以上,年度竣工5万套即可减少排放10万吨以上。
率先将新纳入保障房建设计划项目全面实施装配式建筑,目前全装配式建筑规模已达240万平方米,居全国首位。
◆本次获奖装配式建造项目知道多一点
本次获奖的北京市装配式建造公租房项目,是由北京市保障性住房建设投资中心建设的,以通州马驹桥、海淀温泉C03及郭公庄一期(北区)等3个公租房项目为典型代表。这些项目适应建筑业和绿色建筑发展需求,全程实施住宅产业化,采用装配式建造和装配式装修,实现了设计标准化、生产工厂化、施工装配化、内装一体化和管理信息化。通过快速高效的新型技术为中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提供适用、经济、安全、绿色、美观的人居环境,让保障家庭入住安居的港湾。
◎通州马驹桥项目,“开窗见景”“户户南向”。项目位于通州区台湖镇水南村,住宅总建筑面积137365㎡,可提供公租房3004套。该项目秉承了“开窗见景”“户户南向”的理念,整体规划设计布局合理、空间紧凑、利用充分。单元式板楼不仅南北通透,并且90%以上的户型南向开窗,打造具有良好的日照、采光和通风的健康的环境优美的住区,充分满足了居住的舒适度和卫生条件。该项目2015年获得“创新杯”建筑信息模型(BIM)设计大赛荣获最佳BIM普及应用奖。2016年列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016年装配式建筑科技示范项目”。今年,又摘取了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金奖和“全国优秀示范小区”金奖。
◎海淀温泉C03项目,“两轴一心”空间结构。项目位于海淀区温泉镇规划中心区,公租房建筑面积43987㎡,可提供公租房1046套。该项目按照“两轴一心”空间结构,形成北部4栋楼的“住宅轴”和南部3栋楼的“居住服务轴”,两轴合围成中央绿地广场,成为住区的“景观中心”。两大功能轴距离适中、动静区分,呈现出一篇生机、和谐、活力的社区。该项目全过程实施住宅产业化,采用装配式建造方式。该项目2016年列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016年装配式建筑科技示范项目”,同时还获评全国绿色施工示范工程和北京市结构长城杯银奖。
◎郭公庄一期(北区)项目,首个开放式街区公租房。项目位于丰台区郭公庄六圈南路,公租房建筑面积64257㎡,可提供公租房1418套。该项目是我市第一个采用开放式街区空间结构建设的公租房小区,打破了全封闭的管理模式。小区内分成9个街区,街区直接面向城市公共空间,同时沿社区中心景观活动轴布置公共服务设施和商业,形成丰富的复合型公共交往空间,通过居住、商业、办公的功能混和,打造具有人文关怀的活力社区。该项目主体结构和内部装修全部按照装配式建造方式进行设计和建造,2016年列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016年装配式建筑科技示范项目”,同时还获评全国绿色施工示范工程和北京市结构长城杯金奖。
下一步,我市将扎实推进保障性住房装配式建筑各项工作,及时探索总结可复制、可推广的装配式建筑发展经验,切实发挥示范引领和产业支撑作用,并严格按照《公共租赁住房建设与评价标准》及《共有产权住房规划设计宜居建设导则(试行)》要求,推动我市保障房建设品质再上新台阶,以其卓越品质,推动职住平衡,营造更加和谐、宜居、绿色的生活环境,为建设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贡献力量。
◆延伸阅读: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是综合评价一个城市在改善人居环境方面总体成就的全国最高综合性奖项,有着“中国城市环境奥斯卡”之称,是旨在鼓励和推动城市高度重视人居环境的改造与建设,为居民提供良好的生活和工作环境,以适应我国城市居民由小康向更高层面迈进的客观需要,并借此提升城市乃至国家的现代形象的一项大奖。